研究生多到住不下,“人才过剩”遭区别对待?

成长秘密全科阅读 2024-03-04 10:27:44

随着考研成绩的出炉,研究生数量连年上涨的现实情况也引爆舆论,相关话题引发热议。

高学历人才增加由此带来的“竞争困境”渐显,人才涌入、高校资源短缺,宿舍竟都住不下,更有高校明确表示,将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让不少人大呼:研究生竟也“分级”分配资源?

此现象的出现是否预示着未来将出现“人才过剩”的局面?

新人才如何才能破局、逆流而上,占据高地?

01

人才溢出,竞争加大

数据表明,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虽然2024年考研人数较2023年减少了几十万,但高校扩招的态势暂时是不会变的,也就是说未来人才溢出的情况可能是常态。

*数据来源网络

这就导致许多高校住宿资源越来越紧张,部分大学只能勉强保证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制内有校内宿舍,就连清华北大也不例外。北京大学不为校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以及人事档案不转入该校的研究生安排住宿;清华大学则表示:学校学生宿舍资源紧张,定向就业类别(不转档案)硕士生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诸如此类的行为招致高学历人才间的“区别对待”被广泛讨论。

高校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生现象其实早就屡见不鲜,现象背后实则是人才溢出下高校没办法的体现。人才竞争压力加大,对人才的“分级”也早已是各行各业不成文的默契,对人才的筛选规则多样化,但归根结底是一看学历、二看能力,学历能够体现人才对于新知识的涉猎以及各行业的适应能力的强弱,而能力则唯有内核强大才能外化体现,优势的差异化十分必要。

02

内核强大形成人才优势

自chatgpt问世应用以来,关于未来人才与AI对垒的讨论从未停歇,人才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而如何才能顺势培养、扩大孩子的未来竞争力也成了家长们培养的重点。关于《未来,什么样的人最具有竞争力》这一话题,网络上不乏讨论之声,结合国家“科技强国”这一战略以及近年来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创新能力必是考察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也曾在某次研讨会上表示: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创新能力能够让孩子在行业变化中以不变应万变,也是彰显内在能力的重要能力,但前提是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库的支撑,创新能力强的人往往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创新,从而在未来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

阅读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快速、更全面地获取各种领域知识,未来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能够快速学习新知识也是关键,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会接触大量信息和案例,能够从中汲取启示和灵感、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少不了要倚仗以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真实信息为主的【非虚构阅读】类书籍,非虚构类读物能够在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多方面助益孩子,在一线城市中小学阅读体系中已是主流,牢固的优势力基础离不开非虚构阅读的助力。

03

非虚构阅读打造底层优势力

想要打造未来人才的底层优势力、进行充分的非虚构阅读,首要的事就是给予孩子多元化的阅读资源,让孩子通过广泛的领域涉猎见识到非虚构阅读的多样魅力,以便帮助他们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顺势培养跨学科阅读、学习的思维,找到未来事业兴趣所在。智慧的家长,会巧妙借助阅读的力量,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非虚构阅读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且吸引力十足的知识体验,激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们主动去寻求信息和了解新事物的过程就是建立学习兴趣的过程。

因为非虚构阅读资源的专业性以及难度,更多孩子对阅读的体验不仅限于阅读文字,深度阅读让孩子产生思考,定向培养孩子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如果阅读后家长参与阅读讨论,通过与孩子讨论书中的主题、观点和背后的故事也能塑造分析事情的能力,带孩子走入线下历史博物馆、科技馆更是能够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应用所学知识,环环相扣地进行非虚构阅读,这些所学知识将汇聚成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让孩子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中更具竞争力。

无论有无AI对垒亦或是与AI友好相处,未来人才竞争力加大是必然趋势,高学历人才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细微差别可能待遇则千差万别,优质的阅读可以帮助孩子打造未来人才的底层优势力,但成功尚需过程,不在于短期跑多快,而在于能够持续多久,只有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帮你甩开大多数的竞争对手。

0 阅读:1

成长秘密全科阅读

简介:打造全科学习力,轻松读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