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内地,追求国际,吴宇森的国际电影梦碰了一鼻子灰

娱人纪 2023-12-05 11:49:32

最近几年,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一度认为是内地观众和电影环境的问题,但实际上,正是内地观众的支持让香港电影得以延续。

回顾过去,港片曾在内地市场大放异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口味变化,香港电影未能及时调整,逐渐失去了光环。

事实上,许多香港电影人开始寻求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却忽视了内地市场的重要性。

梁朝伟、周润发等香港电影大咖纷纷转战国际舞台。例如,梁朝伟参演好莱坞电影《尚气》,周润发在釜山电影节大力推广韩国电影。

然而,这些国际尝试并未如预期般成功。《尚气》的票房表现不佳,而周润发的作品《别叫我赌神》也收获了差评和低迷的票房。

陈可辛曾宣称要放弃内地市场,专注于拍摄国际视野的大片,但他的作品《酱园弄》最终还是回到了内地市场,成为一部国产片。

吴宇森的新作《静夜厮杀》成本高达4亿人民币,但在票房上仅收获了2100万,成为一次显著的失败。

这部电影在北美首映,与其他热门作品如《碧昂丝:文艺复兴》和《哥斯拉1.0》相比,几乎被市场忽视。

吴宇森决定不在中国内地上映这部电影,这被认为是他的一大败笔。他曾在华语地区享有相当的票房号召力,但这次却未能利用这一优势。

吴宇森曾是香港电影的标志性人物,他的经典作品如《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深受喜爱。

后来,他在好莱坞取得了一定成功,如《断箭》和《变脸》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和票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宇森的作品开始失去往日的光芒。他的近期作品在内地市场的表现不佳,如《太平轮》和《追捕》均遭遇票房困境。

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市场的衰退和国际市场的挑战反映了电影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事件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如涉及事件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0 阅读:0

娱人纪

简介:看娱乐,聊娱乐,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