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员工自曝:每到一家公司,干了两三年,就有一种想辞职的感觉

自由小乌龙 2024-05-14 18:01:59

在国内职场,流传着一种观点称作"三年职业律",意指无论你在哪家公司任职,超过三年就难免产生辞职或换工作的冲动。起初认为此言不过是笑谈,亲身步入职场后方知,这是事实。

无论你曾为得到这份工作付出了何等努力,或是对它有多少热爱,甚或是曾誓言只要能得到这份工作任何条件都能接受,当你真正成为这家梦想公司的一份子时,

随时间流逝,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转变成第二年的处事懒散,不愿多做一分,最终到了第三年,发现薪资停滞不前,心中便开始萌发跃跃欲试的跳槽念头。

从朋友们的反馈中,我统计出产生"三年职业律"的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企业倒闭

在国内,不仅员工面临激烈竞争,企业同样如此。胜负往往在短短一两年间分晓,成功者能多撑几年,失败者则可能迅速倒闭。根据官方数据,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存期仅为2.5年,因此,企业的倒闭是"三年职业律"背后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公司的薪资增长远低于市场

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赚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能更高。但大多数企业的薪资增长速度远不及市场整体。市场上某个职位的薪酬可能已经增长了30%,而公司内部可能只提供了10%甚至更少的增幅。

许多员工的薪资水平在入职时就已达到顶峰,难得有增长的机会,导致他们的收入水平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尽早跳槽,岂不是等着被公司无偿利用?

且如今许多企业对求职者年龄有所限制,大家都希望趁年轻多赚些钱,以备将来之需。所以,常言道:“跳槽是薪资增长的唯一途径”,这个道理由此而来。

第三个:领导只会画大饼,而从未兑现

为了激励员工,领导们常常会承诺各种福利,员工们为了这些承诺而努力工作。但是,当年终总结时,却发现承诺的福利一一落空,这种情况下,谁还能持续投入工作?于是,摸鱼成了常态,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第四个:新鲜感消失,工作变得乏味重复

刚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对于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学习和掌握。然而到了第二年,所有新鲜的东西都已经熟悉,日复一日的工作变得枯燥无味。

第五个:难以忍受的同事

最近我深有体会,某些难以相处的同事让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除了身体上的劳累外,还得承受心理上的压力。他们的行为可能包括在领导面前给你穿小鞋、无意中抹黑你、不仅自己喜欢努力工作,还要拉上你一起加班等等。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离开,不想再多待一刻。

大家是否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而选择跳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0 阅读:31

自由小乌龙

简介:和小乌龙一起奔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