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金玉良缘她们有多掉价?女儿为宝玉绣肚兜,母亲假意关心黛玉

小冰读日常[已注销] 2022-03-15 18:12:38

在《红楼梦》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故事情节,那就是有关贾宝玉的婚姻大事。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可以说,故事的情节,始终围绕着这条线索。

在封建社会,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讲究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因为他身份的特殊,所以有关他的婚姻大事,并非这样简单。

对于贾母所支持的“木石前盟”,也就是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关系,我们并不能在原文中,明确找出其背后有没有贾宝玉的父亲贾政的影子。同样,对于薛姨妈母女所追求的“金玉良缘”,我们同样也找不到其背后是否明确得到了王夫人的认可。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端午节赐礼,贾元春将宝玉、宝钗所给的礼物给成一样,而将黛玉同假府三春的给成一样,其态度不是非常明显吗?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次试探,试想,无论端午节赐礼是王夫人在幕后主使还是这本身出于元春的意图,但作为贵妃娘娘的她,若真的认可宝钗与宝玉的婚姻,她是完全有能力为她们主持婚姻大事的。

当然,有关这一点,并非我们讨论的重点。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在追求“金玉良缘”的路上,薛家母女所显示出了的丑态。

为何将她们母女二人所显示出来的称之为丑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处于封建社会,讲究礼仪规矩。薛姨妈母女所展现出来的丑态,最明显的,莫过于这两点。

1、薛宝钗大中午的跑到宝玉的房间为他绣肚兜。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大中午的,薛宝钗从王夫人这里得知袭人待遇提升到准姨娘的标准,便特意赶到了怡红院。

按常理而言,如此的喜事,当宝钗来到怡红院,见到袭人时,理应告诉她这个好消息才是。但我们从原文中来看,可以发现,她并没有,而是同袭人坐在宝玉睡觉的卧室中,有说有笑的聊着天。

不一会儿,袭人借有事起身离开。作为个人的理解,小白认为她的离开,是对宝钗的一种示意,毕竟宝二爷睡觉,需要一份安静的环境。

只是,对此她毫不在意,并淡定地坐在宝玉卧室的房间里,为他绣肚兜。

如此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成何体统?尤其是,薛宝钗还一向以端庄知礼出名。

曾经有不少朋友遐想过,若宝玉突然醒来怎么办?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只是仅从宝钗大中午的为宝玉绣肚兜,刻意地营造出这种犹如夫妻关系的温馨场面来看,她一贯所提倡的矜持似乎也有待商榷。

当然,如此亲密的相处,在宝玉黛玉二人的身上同样发生过,比如他们二人躺在一张床上嬉笑打闹。但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那是作为男子的宝玉主动的,并且黛玉,仅就他提出的共用一个枕头,都明确表示出了反对的态度。这与作为女子的宝钗如此主动,俨然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作风。

2、薛姨妈对林妹妹的刻意关心。

薛姨妈对林黛玉的关心,是从紫鹃情试宝玉这件事后发生的。在这之前,无论林妹妹健康与否,她都未来潇湘馆半步。

而最有意思的是,薛姨妈一来到黛玉的房间,最先提出的,便是她那番自相矛盾的有关婚姻的言论。

薛姨妈道:“我的儿,你们女孩家哪里知道,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按薛姨妈所说,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是命中注定的,是冥冥之中的月老牵线搭桥的。

只是,相信朋友们同小白都有一个疑问。既然薛姨妈深信男女之间的婚姻由天定,为何还如此执着地为女儿的婚姻大事而大肆宣扬“金玉良缘”呢?

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低着头过去了,到了王夫人那里,坐了一会,然后到了贾母这边,只见宝玉在这里呢。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仅从这番有关婚姻的矛盾言论,便足以看出,她对林妹妹的关心并非出于好意。

正如她同林妹妹所说的: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说得不正是宝黛二人吗?

紧接着,她们母女二人,还自认为幽默,接连两次打趣林妹妹,可谓恬不知耻。

(1)宝钗打趣黛玉要做薛家的儿媳妇。

作为书香门第出身的林妹妹,在与人相处中,还是少了一些防范之心。不然,如宝钗这样情敌般的存在,怎么可能与她成为朋友。

更可气的是,薛宝钗正是仗着她与黛玉之间的友谊,而无所顾忌地拿她的婚姻大事开玩笑,没有底线,不知分寸。

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才好。”宝钗忙道:“认不得的!”黛玉道:“怎么认不得?”宝钗笑问道:“我且问你,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反将邢妹妹先说与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

林黛玉年幼丧母,所以见薛姨妈与宝钗母女二人的温馨场面,才会潸然泪下,并希望认薛姨妈做干妈。只是,面对她的要求,薛宝钗所开的玩笑,实在缺少分寸感。

林黛玉与薛蟠二人,家庭根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一个是书香门第;一个是商人之家,薛蟠还因冯渊的人命案成为了黑户。

真不知薛姨妈母女哪里来的自信?竟然拿薛蟠来提林妹妹的婚姻大事?

(2)薛姨妈假装为宝黛二人做媒。

薛姨妈的虚伪之处,最明显的,莫过于她提出要给贾宝玉与林黛玉做媒。

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她的人,谁知她的人没到手,倒被她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玩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若她真有心,只怕也不会这么说了,毕竟做才更有说服力。

只是,让她想不到的事,此话一出口,却尴尬的下不台了。

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哈哈笑道:“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

面对紫鹃的追问,她尚且能够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回击。毕竟,作为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如此的表现,确实欠妥。

只是,当面对潇湘馆中婆子们的追问时,她又该如何呢?

婆子们因也笑道:“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我们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道:“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或许,也只能如此尴尬自嘲的收尾吧。

从薛姨妈对黛玉这一次的慰问中,我们显然能够看出,她关心黛玉病情是假;试探她与宝玉的情意、趁机动摇她与宝玉的情意是真。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宝黛二人的深情以及贾府众人的态度,岂是她三言两语便能改变的呢?

0 阅读:0

小冰读日常[已注销]

简介:喜欢记得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