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3元饮料!史上最严“饮料分级”!娃哈哈或成最大赢家?

有品研究所 2024-04-22 17:04:53

状态不在?脉动回来!

人在工位,心在远方,虽然今天是星期二,但是这已经是这周搬砖的第三天了。缓不过来,根本缓不过来……

一般这个时候,小Yoo都会选择去楼下小卖部买瓶可乐或者脉动。当小甜水灌进我的嘴巴,魂儿都回来了……

灵魂拷问:大家觉得哪一款可乐最好喝?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其他可乐(崂山可乐、天府可乐……)

此处不接受反驳,小Yoo最爱的就是——可口可乐。“肥宅快乐水”,YYDS!!!

但是,有一天,“肥宅快乐水”也没有逃脱“塌房的命运”!这,就是命啊……

史上最严的“饮料分级”来了!

原来,前不久,上海市率先推行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以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的糖、脂肪等含量,并对它们进行评定和推荐。

其中,A级最佳,B级次之,C级再次,D级垫底。好家伙,这年头,内卷的风终究吹到了饮料界。小时候门门功课要得A,长大了喝瓶水都要选A级。

图片源自上海发布公众号

值的一提的是,此标准适用于瓶装饮料,也适用于现制茶饮。只不过,目前,只有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乐柠檬、杭州乐源四家企业参加了上海的饮料分级。也就是说,只有这四家的瓶装饮料和现制茶饮会被打上A、B、C、D级。

图片源自小红书@霸王茶姬

消费者在瓶装饮料包装、奶茶杯子上、点餐小程序上、店内菜单上就能直接看到分级。而其他品牌的瓶装饮料和现制茶饮还没有标注等级,只能靠大家自行根据标准测算。线下商超中的瓶装饮料大部分还在沿用此前的三色标识。

图片源自小红书@干脆面好好吃

当然,小Yoo相信,这套饮料分级标准精准落实到每一瓶瓶装饮料包装上的那一天,也是指日可待。

图片源自小红书@饮料菌

试想一下,以后每当你高高兴兴地拿起一瓶冰镇可乐,然后就看到瓶身上大大的C级橙标(按照划分标准,一瓶普通可乐应为C级),提醒着你喝它不健康。

此时,相信你的心会比冰镇的可乐还要凉……突然就不想喝了,这是怎么回事?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喝饮料就是为了让嘴里有味,口感第一,该喝就喝。”

不过,总的来看,支持饮料分级的网友还是占绝大多数。大家不仅支持,而且还期待着饮料分级向全国推广起来。

毕竟,前两年新加坡搞这一套的时候,就已经让国内网友沸腾过一波。当时,大家就希望国内的饮料也搞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是个啥?有科学性吗?

不过,小Yoo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A、B级≠完全健康,C、D级≠不能喝。

不论是新加坡的饮料分级标准,还是在上海试点的饮料分级标准,都是看的饮料的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

当然,上海标准中,还增加了反式脂肪含量和是否添加了非糖甜味剂(代糖,如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等)。

图片源自上海发布公众号

但是,在上海标准中,是通过取其“短板”来进行评级的。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看该饮品超标最多的一项。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有营养的东西不一定达标。

图片源自上海发布公众号举个例子,水牛奶(母水牛生产出来的乳汁)这种既稀罕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的饮品,由于其每100ml中含有4.6g饱和脂肪,所以只能被评为D级饮品。

图片源自知乎@营养师顾中一

所以,仅仅看饮料分级的级别本身不能代表着该饮料一定不健康、不能喝、没有营养,只能说含糖量或者饱和脂肪含量比较高。

大家可以把这一套评级当成一个挑选饮品的参考,毕竟低糖低脂更适合大家现下追求健康的潮流,相对来说更干净更没有危害。

但是,大家也不必盲目迷信这套饮品分级标准。

这些常喝的饮料,都不能喝了?

当然,等全国推广了饮料分级以后,还是很有好处的。

以前大家还要拿手机算一算,哪些饮料脂肪高、糖分高,尤其是健身人士、糖尿病人,还有减肥的小伙伴们,以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一个评级,大致上也让大家对这些东西一目了然,心理有数。选择A、B级饮品,至少“出错”的概率不大,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这套评级势必会影响着大家以后在饮品方面的挑选。据央视新闻报道,当试点分级标识后,部分高等级饮品的销量有所提升。

图片源自央视网

同时,小Yoo其实还想到了一个问题,越高等级的饮品,可能会伴随着销量提升而实现“身价暴涨”。说白了就是——涨价。

事实上,不少饮品曾经就是靠着“健康”的标签而给自己哄抬身价,比如经典的翻了车的“0糖、0脂、0卡”的元气森林。

图片源自元气森林官方公众号

所以,大家在挑选高等级饮品的时候,还是需要擦亮眼睛。

那么,什么饮品,能够获得A、B评级?C、D级又是哪些饮料呢?

根据新加坡和上海的饮料分级标准来看,纯茶、苏打水一类的饮品,如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三得利的乌龙茶都属于A级饮品。

但是,这两个,emmm……怎么说呢,小Yoo:“晦气”……

无糖可乐、元气森林气泡水则或许能拿个B级,普通可乐、王老吉凉茶、“屌丝饮料”冰红茶则被列为C级,而果汁类的饮料含糖量比较高,一般也被放在C、D级。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的AD钙奶竟然也能获得B级。小Yoo:又可以幸福地炫一排了。

在茶饮、咖啡品牌店中,纯茶、美式咖啡一般能拿A,其他饮品在B、C中徘徊。

图片为网易数读根据新加坡标准自制参考图

然而,蜜雪冰城中约有一半的饮品,估计得拿D级。

雪王:完了!这波高端局,居然是冲我来的!

图为网友根据新加坡分级标准划分蜜雪冰城饮品图片源自小红书@小北今天吃什么

不过的不过,话说回来,饮料分级只能说给了大家在挑选饮品的一个额外的维度进行参考,特别是对于部分要减脂、控糖的人群来说。

总的来说,大部分人喝饮料还是想要更好的口感。毕竟,部分C、D级的饮品确实能够让大家获得A++++级别的心情。只要不把饮料当成水来喝,偶尔喝喝好喝的,也没有那么可怕。大家也不必谈饮料色变……

当然,为了健康,大家还是多喝白开水就完了。

0 阅读:65

有品研究所

简介:研究一切有趣又有品的消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