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与探春,一样的出身、不一样的境遇

石中毛 2024-04-14 15:40:23

贾环和探春是“亲姊妹”,都是赵姨娘和贾政所生;“出身”是一样的,都是“庶出”。但是,这二人的境遇、在贾府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贾环,被人称为“小冻猫子”,连丫环都瞧不起贾环。比如:贾环和宝玉的丫环芳官要一点“蔷薇硝”,芳官给“茉莉粉”,贾环伸手去接,芳官不屑递给贾环,就把茉莉粉扔在炕上,贾环只得自己去炕上拾取。

这场景,连读者都看不下去了;贾环再不好,也是贾政的儿子,而芳官,不过是个唱戏的“戏子”,戏班解散,成了服侍贾宝玉的丫环、奴才,可是,芳官却不屑于“递给”贾环,而是扔在炕上,让贾环自己去拾取。就是对待一个“小厮”、“下人”,也不能这样“无礼”。

如果是探春,芳官敢那样吗?

探春,连王熙凤都得“畏她五分”,更不要说奴才丫环了;至于芳官之流,更得“仰视”探春。

探春因为赵姨娘“争闲气”,哭了一场;事后洗漱、补妆,丫环“双膝跪下,高捧沐捧”。

王熙凤生病期间,探春负责“管事”,发号施令、“威权”不亚于王熙凤;试想,丫环芳官敢像对待贾环那样、对待探春吗?

如果说探春是“姑娘”、“小姐”,“身份”尊贵;可是,贾环还是“公子”呢。而且,在古代,男人的身份要高于女人。

为什么贾环和探春一样的出身,在贾府的地位情况却不一样呢?

首先就是“人”的因素了。探春很“厉害”,很有才干、能诗善文、又懂人情世故,是个“皇后级”的女人。而贾环,性情歹毒又胆怯、软弱,没有什么才干。

其次,是探春在贾府“混的好”。探春和王夫人搞好了关系、为王夫人说话,和贾宝玉也处得好,和迎春、惜春也姊妹情深,和林黛玉、薛宝钗也挺好,也博得了父亲贾政的好感,几乎贾府所有有头有脸的人,探春都处好了关系。而且,该“厉害”的时候,也“厉害”,王善保家的“无礼”,探春就打了王善保家的;可谓“刚柔相济”、“有勇有谋”。

而贾环,就差远了;仅凭把热油灯扑向贾宝玉的脸上,要烫瞎贾宝玉的眼睛,就“人心大失”,从长辈到小辈、到奴才下人,都不会尊重贾环;这是失败的“政治举措”。

再次,贾环的容颜,是无法与探春比的;贾环形容猥琐、长相一般,探春相貌出众、神采飞扬。所以,人的外形条件,也是极为重要的。

至于年龄,贾环是比探春小,但是,也小不了几岁,估计是小两三岁。

贾环有可能是赵姨娘和贾赦“通奸”所生,但是,这是“机密”,一般丫环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不是不尊重贾环的原因;况且,贾赦的“威势”还高过贾政,是“世袭继承者”。

再就是人性的“厉害”程度了,王善保家的侵犯探春,探春打了一耳光,贾环未必能做到那样。贾环的性格,虽然“恶毒”,却没有探春那么“厉害”。

在古今中外,一个人如果“厉害”,那是谁也不敢欺负;如果一个人“懦弱、软弱”,不管是谁、什么身份,都是会被欺负的。

如果说因为贾环是“庶出”,也不是主因,探春也是庶出。

从贾环与探春的“境遇”来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出身底层,并不是什么问题、也决定不了什么,一个人要想成功、受人尊重,还是得“向内求”,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只要一个人“厉害”、有才干,就必然受人尊重;再如果掌握一点权力、取得一点各类成功,那就是受人尊敬的人。

就算一个人出身高贵,父母当官、或有钱,可是本人不学无术、只知吃喝嫖赌,除了谄媚之人、逢迎之辈说“好”,可是,实际又能干什么呢?不过是花花公子、无用之人。

如果一个人出身“低微”,父母是工人、农民、小商贩,可是,如果刻苦努力、勤学苦练,以这样身份、获得成功的人,古往今来也是不计其数的。

青年出身“寒微”,那不是自己的错,人是无法自由选择父母的;但是,任凭别人如何冷嘲热讽、贬低讥笑,自己并不自轻自贱、敏感哀伤,而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去奋斗、去拼搏,进而取得各式各样的成功,此时,谁又能奈何?嘲笑讥笑,反而成了奋进的动力。

所以,青年要像探春那样,以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而不是悲观绝望、自暴自弃。反之,就会像贾环那样,被人凌辱、轻贱。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