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海外充电桩市场的狂潮

快出海 2023-12-27 10:13:07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升,海外充电桩市场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新能源产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国外,充电桩的建设存在巨大的缺口,而国内市场则面临严重的内卷问题。许多行业人士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红利期为充电桩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抓住机遇的企业来说,海外市场将成为他们发展的主要方向。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欧盟国家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42万辆,但充电桩的建设并未跟上,导致车桩比高达16:1。美国的情况更为严峻,截至2022年,美国拥有公共充电桩13.1万个,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330万辆,公共车桩比从2011年的5.1上升至2022年的25.1。这些数据揭示了海外充电桩市场的巨大潜在增长空间。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里,海外充电桩市场的需求持续激增,成为全球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的热门商品。仅今年3月,海外充电桩的采购需求就暴涨了218%。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企业在欧美充电桩市场的占比有望达到30%-50%。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逐步加速。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中,中国充电桩企业纷纷加快了出海的步伐。据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海外商机快速增长了245%,预计未来还有将近3倍的需求空间。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纷纷成立与充电桩出口相关的企业。

在众多出海的充电桩企业中,快充成为重点布局对象。目前,中国企业已开发出多种类型的产品,包括快充、慢充、光储充检一体化等。然而,要想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中国充电桩企业还需克服一些挑战。

首先,电池认证是出海的第一道难关。业内主要需要关注的行业标准分别为欧标CE认证和美标UL认证。CE认证是强制认证,认证周期在1-2个月,主要的适用区域是欧盟成员国,认证费用约为几十万元;UL认证是充电桩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主要认证标准之一,认证周期周期在6个月左右,费用高达上百万元。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充电桩接口标准也各不相同,企业需要重新立项进行研发和调整接口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

其次,渠道建设也是一大难点。国外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客户壁垒,中国企业需要克服品牌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客户。不少中国厂家另辟蹊径,通过参加国际充电桩展会等渠道拓展业务。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充电桩展会也是展示自身产品和技术的良好机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欧美市场,快速补能一直是电车车主的迫切需求。除了住宅和工作地点外,高速公路、商场停车场等场景都需要快速充电服务。然而,欧美市场的交直流桩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公共充电桩中仅有约10%为快充直流桩。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需求增长,快充直流桩市场的增速将不断加快。东吴证券研究所预计,到2025年欧洲和美国的市场空间将分别达到187亿元和79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和11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海外充电桩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认证标准和渠道建设等难题。中国充电桩企业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德国政府为高功率充电桩提供了高额补贴,而美国政府的联邦政府也提供了50亿美元的补贴,支持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这些政策不仅刺激了市场需求,也为中国充电桩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国内主要充电桩企业纷纷加速海外标准认证,抢占市场份额。其中,能链智电创始人兼CEO王阳观察到,去年不少充电桩出海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欧洲CE、美国UL等标准认证,为今年的市场放量做准备。

可以说,欧美市场对充电桩产品的要求十分严格,认证周期漫长且费用高昂。这也是中国充电桩企业在出海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充电桩接口标准也存在差异,需要企业重新进行产品调整和研发。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中国充电桩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和产品创新、拓展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了解当地市场和政策走向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甘春明总结道:“对政策风向保持敏感、与行业协会、本地组织、政府部门保持沟通本身就是企业经营的一部分。根据市场需求、规则风向的变化去提前调整业务和产品布局这种预判即是出海风险所在也是机会所在。”

随着欧美市场对大功率直流桩超充桩需求的增加,充电模块液冷充电枪线等配套部件也有望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但同时,也要注意美国要求所有获得补贴的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欧洲也在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这些政策一旦实施,将对充电桩出口产生直接影响,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中国充电桩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抓住政策机遇,加强研发创新拓展渠道合作等方式,中国充电桩企业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 结

综上所述,中国充电桩企业出海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了成功进入海外市场并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关注当地标准和政策变化、加强研发和产品创新、拓展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抓住快充市场的机遇和满足车主快速补能的需求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0 阅读:2

快出海

简介:快出海,中国领先的出海综合性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