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先到算法:知识到底是怎么传播的?

张文举的元宇宙 2024-01-19 12:11:28

《从祖先到算法》一书通过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视角,探索知识传播的内在逻辑。

作者亚历克斯-本特利不仅探讨了当前知识传播的手段,如阅读、对话和网络等,更重要的是,他在广阔的时间尺度上,考察了知识传播的根本动力。

例如,人们常说“话越传越多”,但有些故事却能跨越千年,几乎不变地传播。

《小红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本文共计5532字

阅读时长约8min

根据人类学研究,这个故事已有2000年历史,并在全球拥有58个版本,它们的核心内容惊人地一致,仅在细节上略有差异。

这种对比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为何有些信息在短时间内在小范围传播时会迅速变形,而有些故事却能在全球范围内、跨越数千年稳定传播?

回答这一问题需深入了解知识传播的基本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本书不足200页,但其阅读难度不低。

它基于复杂的人类学研究,类似于一栋大楼的入口设在二层。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书,读者需要先熟悉相关前期研究。

通过将这些研究串联起来,我们可以获得一场精彩的人类学思辨旅程。

本书作者本特利是田纳西大学的人类学家,专注于人类知识传播方式的研究。

他的前作《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探讨了人类早期通过模仿同类行为来传播知识的方式。

《从祖先到算法》则是对前作的延续与升华,深入探讨了知识传播的历史和现代形态。

本文将分为两部分:

首先,我们将探讨知识传播的过程及相关研究,阐述各种观点与理论;

其次,我们将分析知识传播的逻辑,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从祖先到算法》一书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知识如何传播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要探讨一个人类学的问题:知识是如何在人类之间传播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人类学家兼科学探险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他是与达尔文并驾齐驱的进化论大师,他提出的自然选择理论与达尔文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深刻。

例如,他解释了孔雀为什么开屏的问题。

孔雀开屏会损失飞行能力,这对鸟类来说是很大的代价。

达尔文认为,开屏是为了吸引雌性。

华莱士则进一步问,为什么雌性会喜欢开屏的雄性?

他的答案是,羽毛的美丽反映了鸟类的健康状况。越漂亮的羽毛,说明越健康。

所以,开屏其实是一种健康信号,雄性用它来吸引雌性。这个答案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然而,这样的人类学巨匠,却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被称为华莱士问题。

华莱士问题的核心是:

人类的大脑为什么总是延迟发挥功能?

如果你问,20万年前的原始人为什么没有发明蒸汽机?

你可能会说,因为他们不够聪明,大脑不够发达。

但是,考古学家发现,20万年前的原始人的大脑,已经和现代人一样了。

他们和你一样聪明,能够掌握你能掌握的知识。

但是,他们却几乎什么都不会。语言、绘画、使用火,这些能力都是后来才突然出现并迅速发展的。

在此之前的十几万年,我们的大脑就像沉睡了一样。

你看,人类的大脑早在20万年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探索太空,但是我们直到今天才登上月球。

为什么大脑的功能会滞后这么久呢?

这个问题困惑了学界很长时间,直到1992年,一个脑科学的发现,揭开了谜底。

那就是,大脑里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细胞,它们让我们能够模仿同类。

比如,你看到别人造了一把斧头,你也能学着造一把。这种模仿能力,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再比如,镜像神经元也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因为语言的前提是感知对方的意图。

感知就是对感受的模仿和再现,你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因此,信息、情感、文化,能够在人类之间快速传播,都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有镜像神经元。

这个发现让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拉马钱德兰,解决了华莱士问题。

他说,人类学习一个知识,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少数人遇到了问题,想出了解决办法。

比如,有个部落经常遭到大型猛兽的袭击,他们用手斧,也就是最原始的那种,只能拿在手里的尖石块,来对付它们。但这样很危险,必须靠近猛兽才能用。

于是,他们想到,可以把石块做成细长的尖头,绑在木棍上,就能远距离投掷了。这就是早期的长矛。

第二个阶段是,其他人通过镜像神经元,快速模仿这个技术。

比如,有个部落发明了长矛,不久,其他部落也都会造长矛了。这样,一个新技术、新知识,就在人类中迅速传开了。

也就是说,知识的产生是偶然的,是少数人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发明了某个知识。

但知识的传播是必然的。因为人类的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模仿。并且通过模仿,来学习这个知识。

这就解释了华莱士问题。为什么大脑的功能会滞后?

很多知识为什么要等很久才被人类掌握?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碰到,能激发这个知识的问题。

同时,这个研究,也得出了另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跟我们今天的主题很相关。那就是,知识是怎么传播的?根据镜像神经元的发现,结论是,模仿,是人类传播知识的主要方式。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提过类似的理论。

只是这次,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从脑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个理论。这个结论,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

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本《从祖先到算法》的作者,亚历山大·本特利。

他的上一本书,是2013年出的《窃言盗行:模仿的科学与艺术》,就是基于这个理论,探讨了人类的知识、信息和文化是如何通过模仿传播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理论很合理。它既有社会学的依据,也有脑科学的支持。但是,后来,作者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只有创新和模仿两种行为,一个族群里,创新者的数量要适中。

如果创新者太多,新知识太多,就会乱套。

人们不知道,哪个知识更有效,更值得传播。如果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成本太高。

如果创新者太少,模仿者太多,一个知识一出现,所有人都接受,就会导致,一个族群的技能千篇一律,缺乏多样性。

在传播学上,这种因为传播单一的信息,导致整个群体的信息质量下降的现象,叫做回音室效应。

就像你在一个空房间里,说一句话,听到的全是自己的回音。这些反馈没用。

所以,创新者的数量要适中。

后来,人类学家算出了一个比例,5%。

也就是,一个族群里,有5%的创新者,和95%的模仿者,这个比例是最好的。

但是,作者发现,很多族群不是这个比例,也没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在人类的知识传播史上,其实有两种传播方式。

第一种是复制,比如阿舍利手斧,这是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人类用了150万年。

在这150万年里,阿舍利手斧几乎没变,只是大小不一样。

这是第一种传播方式。第二种是变形,就像我们开头说的,一句话从村东头传到村西头,就变了样。

其实,工具的制造,也常常这样。你发明一个工具,别人学了再造,总会跟你的有点区别,但又不太大。

这说明,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还有第三种,知识传播的方式。那么,这个方式是什么呢?

这个答案是这本书的核心,也是我解读这本书的原因。

作者说,人类在模仿和创新之间,还有第三种行为,叫效仿。

效仿不是复制结果,而是再现思考过程。

效仿的关键是,多问一个为什么。

比如,我看到你用石头造长矛。模仿就是我也用石头,做一样的长矛。如果没有石头,我就做不了。但效仿就要问,为什么用石头?

因为要杀猎物,所以要坚硬。那么,如果没有石头,我能不能用硬木?如果用木头,我是不是要削尖一点?

这样,我不是在照抄,而是在重现造长矛的知识。我要的是杀猎物,不是复制工艺。

这就是效仿,也是微创新。我不颠覆原来的知识,也不完全照搬。而是用这个知识为蓝本,加上我自己的思考,做一些改进。

效仿还是一个知识的纠错筛选机制。当一个新知识出现,模仿者可能盲目接受。但效仿者会问,为什么这么做?目的是什么?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作者认为,很多动物会模仿,比如大猩猩。人类和大猩猩的区别,就是人类会效仿。

其实,你可能已经发现,现在的知识传播,也是这样的。

我们常说,一个知识或技术,要小步迭代,就是一点点改进。这个小步迭代,就是效仿的微创新。

这就是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识的传播,是怎么发生的?

人类学家思辨了很久。

起初,人们认为知识靠模仿传播。但现在,作者提出,还有第三种行为,叫效仿。

效仿的本质,是基于原有知识的微创新,也是人类对新知识的完善纠错机制。那么,我们在效仿时,遵循着什么逻辑呢?

知识传播的逻辑

我们开头提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红帽》的故事,流传了2000年,几乎没变?

其实,很多故事都是这样。比如《白雪公主》,各个版本都差不多。

只有一些细节不同,比如爱尔兰版的魔镜,是一条鳟鱼。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效仿行为的第一条规则,叫幸存者效应。

也就是,我们在传播信息时,会保留那些,跟生存有关的知识。

你看,《小红帽》《白雪公主》看似是故事。

但是,它们其实包含了很多,跟生存有关的知识。比如《小红帽》告诉你,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独自居住,森林是危险的,等等。

再比如《白雪公主》告诉你,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这些情节,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通用的生存知识。因为实用,所以它们不会轻易改变。

毕竟,这关乎生存。

同样,我们在效仿一项技术时,也不会改变那个,关系到生存的关键部分。

比如,你想效仿别人,造一张弓箭。

那么你不会把尖头改成圆的。它一定还是尖的。因为只有尖的,才能杀死猎物。

这样,我们就知道,那些跟生存有关的信息,会在效仿中保留下来,不会变形。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最容易变形呢?

比如开头说的,一句话从村东头传到村西头,为什么会变样?

这就要说到,效仿行为的第二条规则,叫社会地位效应。

也就是,一个信息越能吸引注意力,越有争议,人们就越容易忽略事实。

为了成为焦点,占据优势,人们可能会把这个信息改得面目全非。

想想你就会发现,那些变形的信息,往往很八卦。比如明星绯闻,家长里短。

对这类信息,我们很好奇,总想打听。

而且,在传播这类信息时,如果你实话实说,别人不感兴趣。只有你添油加醋,他才会听得入迷。

也就是说,如果一套知识里,有些八卦,或者有争议的内容。

它在传播时,这些八卦的部分,就容易变形。比如,牛顿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

这是一套,包含知识的信息。

它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万有引力这个知识,这部分不会变。

另一个是牛顿被苹果砸中,这是个八卦的故事。

它到底是不是真的?直到今天,这还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谜。据说牛顿本人,从没提过这件事。

但是,我们仍然乐于传播。这就是社会地位效应,在起作用。

这只是一定时期内的传播趋势。

如果我们放眼一百年,甚至一千年,看人类知识的演进。

你会发现,人类的知识,是不断提升的。

这是因为,在知识传播上,人类有一套牢靠的纠错机制,让我们排除错误,逼近真相。

这套纠错机制,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种知识传播的规则,叫作贝叶斯规则。

也就是,人类会用贝叶斯推算,搜集证据,更新知识。

贝叶斯是18世纪初的一位苏格兰神父,也是一位数学家。

贝叶斯推算,是他发明的一种数学方法。这套公式很复杂,我们就不多说了。

只要知道,贝叶斯推算的核心,是先建立一个假设的因果模型,然后用新证据来更新它。

这种思考方式,就叫贝叶斯推算。

我们今天说的,不是具体的贝叶斯公式,而是这种思考方式。

而且你会发现,贝叶斯不只是数学推算,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

贝叶斯做的,是把这种方式数学化。

那么,什么是贝叶斯推算呢?

要弄明白,首先,我们得知道,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是弄清世界运转方式。什么叫运转方式?其实就是一套因果模型。

也就是A和B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比如地震,是地质变动的自然现象,还是鬼神的作用?

再比如草木生长,是阳光雨水的作用,还是上帝的恩赐?

人类获取的知识,都是为了建立一套,反映世界真实运转方式的因果模型。

当然,很多因果模型在今天看来,不靠谱。

那么,在现代科学之前,人们是怎么修正因果模型的呢?

就是用贝叶斯推算,先建立一个假设的模型,然后用新证据来修正它。

比如,张三家的房子被龙卷风吹倒了,他怀疑是邻居李四在诅咒他。

李四的诅咒是原因,龙卷风是结果。

这是初始的因果模型。然后,你就可以搜集证据来修正它。

怎么搜集证据?

最简单的方式是,对原因做一个干预动作,看看结果有没有改变。比如,找村长让李四也诅咒别人,看看别人家的房子有没有事。

再比如,一个原始人,发现每到春天,小草和树木都变绿。

这两件事有百分百的相关性。但是,有没有因果关系呢?

用贝叶斯推算,很简单,只要对其中一个对象,做一个干预动作就行了。比如把草拔了,看看树还变不变绿。

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类不需要学贝叶斯推算,我们天生就会这种思考方式。

比如,你在公交站等车,第一趟车是6点半到的,第二趟车是7点到的。

你本能的就会觉得,第三趟车,应该7点半到。但是,如果7点半没到,而是8点到。

你会更新这个模型,觉得发车间隔,可能是成倍的延长。

第一趟和第二趟间隔半小时,第二趟和第三趟间隔一个小时。

那么第三趟和第四趟间隔2个小时。那么,下一趟车可能是10点到。

注意,这个推算准不准确,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

我们天生就会搜集新证据,来更新因果模型。

也就是说,在知识的传播中,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证据,来验证和更新知识。

贝叶斯推算,是人类传播知识,最基本,也最有效的一种纠错机制。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种,知识传播的规则,贝叶斯规则。

要说明一下,贝叶斯规则这个词不是书里的,它完整的表述是,人们会本能地用贝叶斯方式,来验证知识。为了方便,我们简称为贝叶斯规则。

好,这就是第二部分的内容。

效仿遵循着哪些规则?

其实,我们探讨的是人类传播知识的规则。

我们说了三个规则,幸存者效应、社会地位效应和贝叶斯推算。这些刚说完,就不重复了。

最后的话

在整本书里,我个人最喜欢,也最希望你拿走的一句话,就是那句关于模仿和效仿的定义。

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

因为这句话,其实反映了两种很常见的思维模式。

我们在看到别人的创新时,到底是在揣摩对方的思考?

还是在刻板地模仿某个结果?

我相信,把实现成功的能力学到手,比试图直接模仿成功本身,要更加可行。

0 阅读:27

张文举的元宇宙

简介:一个爱好元宇宙的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