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击万恶资本家,乐视“神级营销”翻红了

读者人物 2024-03-12 12:33:28

前有20年不上朝的皇帝,今有“下周回国”的老板。

但这个下周什么时候来,仍然是个未知数。七年过去了,贾廷跃的“下周回国”让债权人等得花儿也谢了,却让员工乐开了花。假若老板不在,打工人的日子能有多快活?乐视就给出了答案。

1

今年三八妇女节的各类营销活动琳琅满目,有好评出圈的,有惨烈翻车的,还有无声无息“糊”了的。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乐视,我愿称之为一次“勇敢”的变革尝试。即使过了三八妇女节,其留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值得和大家探讨一番。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乐视发布了一个“乐视关于继续促进妇女职场发展的措施和倡议”。

图源:微博在两年前的版本基础上,新增了一条:女性应聘者无需在简历中填写年龄、婚姻等情况。

图源:微博

也就是说,女性去乐视求职,除了面试时不会被问及婚育情况,填写简历时也可以省去了交代隐私的这个步骤。可以说,乐视的一个小改变,寄托着万千职场女性向前一大步的夙愿。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54%的职场女性表示曾遭遇过性别歧视,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婚育的数据比例仍然比男性高出16.7%。

图源:智联招聘

单身的被问有没有谈男朋友,谈恋爱的被问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已婚未育的被问计划什么时候要小孩,已婚已育的被有没有意愿生二胎三胎,统统逃不过灵魂拷问。年龄、性别、婚育成为女性求职道路上无处躲避的“三座大山”,残酷而现实。对此,乐视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是:

年龄、婚育情况都不应成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评判标准,也不应成为阻碍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绊脚石。

我们倡议更多企业与乐视一起为争取妇女在职场中的平权而努力,积极应对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未来。

不仅为女性发声,乐视还特别指出“中年危机”和“失业焦虑”问题,给全体打工人撑腰:

“中年危机”和“35岁焦虑”问题严重,如何延长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周期、让大多数四五十岁劳动者处于事业稳定期,是当下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没有通过“优胜劣汰”转移矛盾,没有鼓励“职场内卷”,反而坦荡荡扛起企业使命,乐视这份声明足以让每一个打工人热泪盈眶,品牌格局打开了。随即,乐视的倡议书冲上了热搜,被网友夸爆。

在三八妇女节,乐视敢于打破职场性别壁垒,倡导缓解大龄就业焦虑,即使是品牌营销,大众也喜闻乐见。

2

相信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乐视,一直处在“半死不活”的边缘挣扎。很难相信,这么一家经历过大规模讨债热潮、老板出走异国、大楼被拍卖的公司,竟然能通过营销“神仙公司”的形象再次活跃在大众眼前。去年,乐视布公告称,2023 年 1 月 1 日起,乐视将执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给员工送上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

具体来说,乐视员工在每周三弹性工作半天,并且工资不变。推行每周四天半工作,乐视认为好处多多:

有利于员工和家人及时就医;

有利于缓解「周一工作焦虑症」;

有利于员工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

有利于提升家庭幸福感;

在公告结尾,乐视还喊出了一个充满温度的口号——「生活绝不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但工作一定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遍地大小周、向大厂996看齐的严苛职场环境下,乐视优先推行四天半工作制,不得不说,这波操作算得上一股清流,极大提升了品牌好感度,戳中打工人的心坎。试问,谁不向往工作日的带薪“躺平自由”呢?同为打工人,真的很难不化身柠檬精。

无独有偶,在疫情时期各大厂频繁曝出降薪、裁员的节点,乐视还曾高调宣布全员涨薪,并称薪资水平对标互联网大厂,背刺资本家的反向操作引起不小的轰动。

让打工人过上“神仙日子”,乐视摇身一变“香饽饽”,获得了品牌热度和人气,实现屡次刷屏出圈。给员工提供人性化的职场待遇,成为乐视最好的广告。

3

乐视的翻红,恰恰是抓住了打工人题材的“流量密码”。2020年,“打工人”这一互联网热梗横空出世,比“社畜”少一点卑微,比“打工仔”多一份气势,更能反映人们对上班的真实感受,一度霸占热搜榜。“打工人”,可以是自嘲玩梗,也可以是一种自我接纳。

这几年来,“打工人”话题频频出现于品牌营销和消费场景植入中,品牌洞察打工人生活,找到和用户沟通对话的切入口,以达成情感上的共鸣共振,拉近和用户的距离。因此,品牌逐渐成为打工人的发声聚集地,传达受众群体的心声。龙年复工第一天,饿了么推出一组“躺平”文案,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犒劳自己,让心情继续放假,每个金句仿佛都在演打工人的精神状态。

图源:饿了么

今年立春,饿了么以“立春宜吃春卷”的民间习俗出发,举办食物界“反内卷”大赛。巧妙地将时令美食与职场题材结合起来,看似在描绘馋人的美食,实则句句都在映射打工人的职场生活现状,幽默又不失深意。

图源:饿了么乐乐茶的“养生奶茶”联名,喊出了“不建议加班”“多吃喝、少内耗”的品牌主张,将“发疯文学”诠释得淋漓尽致,温暖打工人一整个寒冬。

图源:小红书

此外,鸿星尔克还高举“00后疯狂下属整顿职场”旗帜,制作职场向创意视频,让大家看到了老国货品牌进行年轻化的探索和创新,大幅度提升品牌好感。

图源:疯狂下属抖音可以说,与大众息息相关的“打工人”话题,自带流量热度,能够反哺品牌,助力营销传播,不失为提升品牌曝光的有效路径。当然,爆火的“打工人”题材,也不意味着是品牌营销的通用法宝。还需要契合品牌自身的定位和调性,与受众群体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大化借势效果。不然,很有可能就是宝马冒犯打工人、李佳琦的“努力论”和麦当劳口中的穷鬼吃“穷鬼套餐”的后果,品牌立场与受众群体身份的错位,酿造公关危机。不得不感慨,“打工人”营销何其多,但挑战职场规则的只有乐视一个。靠着反向营销翻红,乐视值得。

1 阅读:63

读者人物

简介: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