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是一种斗虫,但并非所有的蟋蟀都好斗,战斗蟋蟀有哪些?

科学信仰 2024-05-18 08:40:42

昆虫是生物界的一个大家族,在这个家族之中有超过100万种以上的成员,而在这些成员之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恐怕就是蟋蟀了。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们就发现蟋蟀是一种非常好斗的昆虫,于是便开始便开始捕捉这些小虫子当做娱乐,久而久之甚至发展成为了一种极为盛行的活动:斗蟋。要想在斗蟋活动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一只好虫,那么什么样的蟋蟀才算是一只好的斗蟋呢?蟋蟀虽然是一种斗虫,但并非所有的蟋蟀都好斗,而有些战斗型的蟋蟀品种则非常珍贵。

说到珍贵的斗蟋品种,第一个要提的就是“中华斗蟋”。

在古代斗蟋活动盛行的时代,品相好的中华斗蟋不仅是普通人想要得到的珍宝,就是达官显贵,乃至皇帝都会痴迷其中,所以中华斗蟋又被称为“中华第一虫”。那么中华斗蟋的打斗能力为何如此出众呢?这与中华斗蟋的习性是密切相关的。中华斗蟋是一种具有极强领地意识的昆虫,一个洞穴之中只能容纳一只雄性斗蟋和一只雌性配偶,这就导致在自然界中,中华斗蟋之间总是会因为争夺领地和配偶而发生战斗。

中华斗蟋之间的战斗通常都是生死搏斗,这就导致了这种昆虫拥有一种强烈的斗性,是斗蟋活动绝佳的选择。

中华斗蟋除了打斗能力出色之外,鸣叫声也十分悦耳,这也是惹人喜爱的一个关键因素。与中华斗蟋齐名的另一种战斗型蟋蟀名为“双斑蟋蟀”。双斑蟋蟀,拉丁学名Gryllus bimaculatus,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蟋蟀种类。它们主要生活在草丛间、树皮下、落叶及石头间,如果人们不注意,很难发现这些小巧玲珑的生命。双斑蟋蟀的体色通常为黑色,前翅基部各有一明显的黄斑,这也是它们得名“双斑”的原因。

此外,它们的前胸背板略鼓起,边缘稍带黄褐色,前翅略黑色而带赤褐色,这些特征使得双斑蟋蟀在昆虫世界中独具一格。

双斑蟋蟀的鸣声清脆响亮,强劲有力,声如“渠、渠、渠、渠(Qu)……”,节奏匀速,鸣声连续无间断。这种鸣声是双斑蟋蟀特有的交流方式,尤其是雄虫,它们通过前翅的相互摩擦发出声音,以吸引雌虫的注意。

双斑蟋蟀善斗。在自然界中,雄虫之间常常为了争夺配偶或领地而展开激烈的斗争。

这种斗性使得双斑蟋蟀在人工饲养中备受青睐,人们常常饲养它们作为斗蟋使用。在比较知名的斗蟋品种之中,有一种比较特别,名为“长颚斗蟋”。长颚斗蟋与中华斗蟋相似,也有独占领地的习惯,所以自然也就十分好斗。单从战斗能力上来讲,长颚斗蟋可以说不输于任何一种知名的斗蟋品种,甚至可以与著名的迷卡斗蟋相媲美,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家伙的长相十分普通,没有什么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

当然,长颚斗蟋还是有一个地方十分出彩的,那就是它的上颚很长,它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前面说过了长颚斗蟋比较特别,也就是特别在了这个地方,因为它的上颚太长,所以在一些斗蟋比赛之中会被禁止上场。为什么呢?因为上颚长就更容易咬伤对手,在很多有长颚斗蟋参与的比赛中都出现过导致对方致死致残的现象。要知道,一只品相好的斗蟋是十分珍贵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谁也不想看到的,所以只好拒绝这个家伙参赛了。

1 阅读:84

科学信仰

简介:科学是一种规律,信仰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