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常用术语解释

文锦汇 2024-05-03 14:08:08

考古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门深奥而广泛的学科,其丰富的专业术语往往让人们摸不着头脑。实际上,这些术语大多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例如,“画像砖”、“唐三彩”、“地层学”和“土墩墓”等词汇,只要通过简单的检索,我们便能对这些术语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由于考古学涉及面非常广,本文无法详尽列举。接下来将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解释考古学中的常用术语,以便我们有一个初步理解。

人工制品:指人类制造、使用或对人类有益的物品,例如石制工具。

BP:在现代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中,"Before Present"(缩写为BP)已经取代了传统的“BC”(公元前)和“AD”(公元后)来表示年代。这种表示方法的好处在于,它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时间线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的参照框架。为了实现日期的标准化,1950年被选定为考古时间尺度的基准点,即“现在”。

陪葬品:与死者遗体一同被埋葬的物品,对考古学而言,这一习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葬式:尸体的放置方式,包括仰身直肢、侧身屈肢、蹲式葬等多种形态。

沙葬:新疆沙漠地区曾经流行的一种葬俗,即将逝者遗体装入麻袋后,置于流动的沙丘中,使其逐渐沉入沙中。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干燥气候,尸体能迅速脱水,从而在沙中自然保存,可维持数百至数千年不腐。

悬棺葬:古代少数民族特有的葬式,将装有逝者的棺椁悬挂在江河沿岸的悬崖中部。这种葬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及东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史前:文字记录出现之前的人类社会阶段。

陶片或瓷片:尽管看似无足轻重,这些破碎的陶片或瓷片对于确定历史年代序列具有关键意义。

抢救性考古:为了在遗址因开发活动而遭破坏前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进行的紧急考古发掘。

相对年代:通过将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对比,以此来推断出其大致的年代,而无需给出具体的年份。相比之下,绝对年代则需要明确指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年代。

石器:采用石材制造的工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在人类历史的漫长时期中,石器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细石器文化:一种以小型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考古文化,例如石髓、玛瑙、燧石等材料。该文化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中石器时代达到鼎盛,我国最早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发现于河南灵井和陕西大荔沙苑等地。这一文化与当时人类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有紧密的联系。

贝丘遗址:古代遗址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文化层中含有大量的海生和淡水生贝壳,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这类遗址反映了渔捞活动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从辽东半岛向北,到两广及云南东部和南部的省区。具有代表性的沿海遗址包括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和台湾台北大坌坑遗址等。

夏文化:据文献记载,夏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始阶段。由于夏代的文献资料稀少,考古学的方法对于揭示夏文化尤为关键,它为夏代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据《史记-夏本纪》等记载,夏族主要在今天的河南伊河、洛河及颍水上游地区以及山西南部活动。在这些区域,考古学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发掘工作,重要的发掘地点包括河南登封的王城岗遗址、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以及山西的夏县东下冯遗址和襄汾陶寺遗址。特别是二里头遗址,不仅是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地,而且已被初步认定为夏代的都城遗址。

夏商周断代工程:本项目是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1996年5月16日正式启动,并于2000年9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

地层学:又称层位学,属于考古学的基础研究方法。该学科通过分析遗址堆积的形成顺序,确定遗存间的相对年代关系。其核心在于层次划分和层位关系的确认。

类型学:又称标型学,同样是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该方法专注于遗迹和遗物形态的演变过程,旨在揭示其发展的规律性,辅助地层学在年代判断上的应用,并进一步明确遗存的文化特征。类型学尤其适用于研究生命周期短、形制变化显著的物品,如陶器和瓷器,从而推断古人的生产生活模式、社会结构以及精神文化活动。

探方:考古发掘中,为了明确遗址的地层结构和各类遗迹现象及其相互关系,通常会布置一种称为“探方”的方形挖掘坑。这些探方的标准面积通常为5米×5米。在探方的结构设计中,通常会包括隔梁和关键柱,以确保挖掘过程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探沟:一种考古调查手段,与探方相仿。探沟的特点是具有较为“狭长”的规格,通常尺寸为2米x10米,被称为探沟。

探铲:又称“洛阳铲”,是现代考古勘查中常用的一种工具。起源于河南洛阳地区,最初为盗墓者探测古墓埋藏物时所用工具。该工具由铁制成,铲头为半筒形,并配备有木质或铁质的长柄。长柄末端可系上长绳,便于深入地下进行探测,其探测深度可达10至20米。通过分析铲头带出的土壤样本,可以推断出地下的堆积情况。

青铜器: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制品。通过将红铜与锡、铅合金化,形成一种新合金。这种合金经过几千年的化学反应,表面会形成青灰色的锈,今人谓之青铜。青铜的特点包括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和色泽光亮,这些特质是制作各类器具的理想材料。

编钟: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分类法中的金部。编钟是由一组大小有序的钟组成,悬挂在木制钟架上。常见的有青铜质,但也有瓷和铁制的。编钟的钟柄是空心的,与钟体内腔相连,钟体上装饰有兽面条纹或花纹。编钟通过木槌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编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西周时期开始兴盛,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直至宋代,编钟的使用逐渐减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湖北随县(今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失蜡法:一种传统的金属铸造工艺。该工艺用蜡制作模型,然后以耐火材料覆盖,形成铸模。加热过程中,蜡模融化消失,留下空腔。最后将液态金属注入空腔,待冷却凝固后得到铸件。此工艺适用于铸造形状复杂的金属制品。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中期云纹铜禁是已知最早的失蜡法铸造实物。

帛书:一种白色丝织品为书写载体的文献形式。在汉代,丝织品被称作“帛”或“缯”,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被称为缯书。现存最早的帛书出土于长沙楚墓。

简牍:泛指中国古代书写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竹制书称为“简策”,木质的则称作“版牍”。自西汉至宋代,简牍的出土大约有八到九次,其中两起发现尤其重要:首先,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发现了《尚书》、《礼记》、《论语》在内的多篇战国文字书写的简册,这些文献后来被称为“壁中书”。

其次,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一个叫不准的人盗掘了战国时期魏安釐王的墓穴,出土了数十车的竹简。这些竹简被编纂成16种古书,共计75篇,即“汲冢书”。

我国多次发掘出重要的简牍文物,其中包括居延汉简、云梦秦简、曾侯乙墓竹简等珍贵文物。

土墩墓:古代墓葬的一种形式,主要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盛行于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这种墓葬的主要特征是,要么设有墓穴,要么是平地堆土成坟。陪葬的文物多是印纹陶器、原始瓷器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器。土墩墓的形成,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多河流湖泊、地下水位较高的自然环境。

瓮棺葬:一种以陶器,如瓮、罐等作为葬具的埋葬方式,主要流行于史前时期。这种葬礼形式主要是用于安葬婴幼儿和少年。瓮棺葬的位置多选在居住地附近,例如房屋旁边或室内地面之下,同时也存在专为儿童设置的瓮棺葬墓区。

此外,为了容易区分,人们将洗骨葬和火葬后的骨骸或骨灰存放的陶器,称之为藏骨器或骨灰瓮。

人殉、人祭:即用人殉葬及杀人祭祀。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人殉、人祭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奴隶制出现之后,人殉、人祭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广泛流行。盘庚迁殷以后进入鼎盛时期,用人数量最多,武丁之后逐渐减少。两周仍有少数杀殉入葬的。春秋末期以后这种制度逐渐消退,西汉中期以后,人殉人祭已被废除。

画像石:古代墓葬、祠堂及墓阙建筑中雕刻有图像的石构件,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建筑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画像砖:采用拍印或模印制作的砖块,表面装饰有多样图案。这种艺术形式始于战国晚期,并延续至宋元时期。虽然其文化内涵有所变化,但是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墓俑:即古代用于随葬的陪葬品,主要流行于秦汉至隋唐时期,宋代以后逐渐减少。这些墓俑的材质主要是木质和陶质,也有瓷、石、金属或纸制的。墓俑的种类多样,包括奴仆俑、舞乐百戏俑、士兵俑、官吏俑、仪仗俑等。此外,墓俑还常常配有鞍马、牛车、兵器、工具、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数千件武士俑,是我国陶俑作品的杰出代表。

镇墓兽:古代墓葬中的一种典型遗物,是为镇慑鬼怪、守护逝者灵魂,防止其受到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根据考古发掘,此类冥器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楚墓。

十二辰俑:又称十二生肖俑,主要出现在隋唐、五代及宋代的墓葬中。这些俑大致可分为三类:人俑搭配生肖俑,其中十二生肖俑的后脚置于人俑双肩之上,前脚则紧抓人俑的帽边;人身生肖首俑,即人的形象与生肖头部相结合的设计;最后,是人身捧生肖俑,即人俑双手托举着相应的生肖俑。

买地券:东汉中期以后,葬于墓中的一种象征性契约,用以证明死者墓地所有权的合法性,防止其被侵犯。这种契约被称为买地券,有时也被称作墓别或地券。买地券一般刻录在长条形的木、铅、铁或玉石版上。

窑址:即历史上陶瓷烧造活动发生的地点,主要包含生产陶瓷的窑炉和相关的工作场所。这些遗址一般位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例如河流周边,以便于制陶过程中的水源利用。在南方,龙窑等古代瓷窑多设立于斜坡地形,利用地势高差进行热力驱动。鉴别一处地点是否为古代窑址,关键在于是否存在窑具残留和烧制陶瓷的痕迹。一般唐代以前多陶窑,唐代以后多瓷窑。

景德镇窑:我国古代最知名的瓷窑,位于现在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其历史遗址可追溯至五代时期,主要生产青瓷与白瓷。进入宋代,景德镇窑创新烧制了影青瓷,并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开始为皇室烧造专用瓷器,这些瓷器工艺精湛,底部刻有“景德年制”字样,因此得名景德窑,同时镇名也由吕南更名为景德。

元代时期,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制作达到鼎盛,同时创新出釉里红瓷,并生产了枢府瓷。到了明代,此地设立了御器厂,标志着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期间创造了多种色釉和彩饰技术。清代继续沿袭这一传统,建立了御窑厂,景德镇的制瓷工艺一直保持着全国领先的地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采用含氧化钴的原料在陶瓷胎体上绘制图案,覆以透明釉料后,通过高温还原烧成。氧化钴经烧制转化为鲜明的蓝色,这一过程具有色彩饱满、色泽明亮、成功率高和颜色稳定等特性。据考古发现,最早的青花瓷可追溯至唐代,而元代见证了其技艺的成熟。到了明代,青花瓷已广受青睐,成为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清代康熙年间,青花瓷工艺达到顶峰。

影青瓷:又称青白瓷,始于北宋中期的景德镇。这种瓷器以其淡雅的青白色釉面、明澈且洁净的表面、坚硬细腻的胎质以及温润如玉的色泽而闻名,历史上被誉为“假玉器”。

唐三彩:唐代流行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其独特工艺在于色釉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后呈现出多种色彩,主要包括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尽管颜色多样,但以黄、褐、绿三种色彩为主,因此得名唐三彩。由于其胎质较为松脆,防水性能不佳,实用性不及同期的青瓷和白瓷,因此主要用于随葬,作为明器。

辽三彩:辽代的一种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的影响发展而来。辽三彩主要采用黄、绿、白三种色釉,器型包括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这些造型体现了契丹民族的风格特点。与唐三彩相比,辽三彩的显著区别在于不使用蓝色,并且施釉时不进行交融处理,导致釉面流淌现象较少。

魂瓶: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陶瓷器。魂瓶主要出现于汉代、三国及两晋时期,宋代也有发现,尤其以青瓷谷仓罐的形式存在。这些明器上常塑造有楼阁、飞鸟、廊庑、乐伶等形象,在宋代则以女俑女官为主。

陶衣:陶衣是一层薄薄的色浆,由细陶土或瓷土与水调和成泥浆后涂覆于陶胎或瓷胎表面。其颜色多样,包括白、红和灰等。在陶瓷工艺中,陶衣不仅起到装饰作用,美化胎面,还能防止坯胎过度吸收釉水和避免烧裂,同时也有填补气孔的作用。

绳纹: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陶器上的一种常见装饰纹样。其制作过程是在陶坯半干时,使用缠有绳子的器物拍打在其表面,形成绳纹效果,随后进行焙烧。

石窟寺:一种依山而建的古代庙宇建筑,其特点是在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内部常包含宗教造像和宗教故事壁画。我国著名的石窟寺包括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等。

石经:我国古代刻录在石碑和摩崖上的儒家经典与佛教、道教经文。其历史可追溯至北魏末期,尤其在北齐和北周时期达到鼎盛。例如,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经尤为著名,其中以《道德经》的数量最为庞大。除此之外,其他著名的石经还包括熹平石经、正始石经等。这些石经不仅是文化遗产,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瓦当:屋顶筒瓦末端下垂的部分,形状包括圆形和半圆形。瓦当装饰有图案和文字两种形式,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备文物考古意义。它们对研究社会历史、建筑学、文字学和考古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封泥:古代用于密封简牍并加盖印章的泥块。在古时,公文和书信主要记录在简牍上,为防止私自拆阅,会在发送时加上检木,用绳索捆绑,并在检木处系结后封上泥块,盖上印文。此方式也常用于封装物品。封泥的使用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汉魏时期。

盟书:又称载书,是古代用于记录盟誓各方缔结内容的文书,通常采用玉石薄片作为材质。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政治目的,盟誓活动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之间频繁举行。盟书一般制作两份,一份保存于盟府,另一份则埋藏地下或沉入河中,以此向神灵立信。其中,侯马盟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盟书遗物之一。

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考古知识,还需熟悉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具体到各个分支,如科技考古学,需进一步学习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环境考古学则涉及环境学等知识。这样的多元化知识储备对于深入挖掘和全面理解考古资料至关重要。

0 阅读:33

文锦汇

简介:探索中华文明,以古玩为主、文玩为辅,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