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苏轼的送别词《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忧愁而不愁苦

无语者爱文化 2024-05-14 16:57:12

述古,是陈襄的字,他是北宋的名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

公元1072年,陈襄出任杭州太守,而苏东坡正好在杭州任通判,这两人都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离京。

相同的政治遭遇,共同的文学爱好,使两人在共事期间相处非常融洽,结为忘年之交。

在杭州为官期间,两人齐心协力,赈济灾民,组织治理蝗灾,奖励文学后进,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公元1074年,陈襄离开杭州,移职南京应天府。在离别前,他在杭州吴山的有美堂宴请同僚。宴会期间,苏东坡写了这首《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送给陈襄。

在词中既描绘出了杭州的美好景色,又表现出了苏东坡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意境悠远,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有美堂”建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它的名字是由宋仁宗的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来。置身于有美堂,左眺钱塘大江,右瞰西湖美景,可以将杭州盛景尽收眼底。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作者登高远眺,水天一色,一望千里,美不胜收,美丽的杭州确实是东南第一州。

作者从远处着笔,大处落墨,境界宏阔,气势磅礴,读后令人心旷神怡。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面对友人的离去,作者依依不舍,这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也不知道友人何时才能再回来看看,索性不去想这些,饮尽这壶美酒醉倒在酒杯前,友人就能晚些时候离去了。

这两句词想象奇特,深沉幽婉,读之令人悲怜。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晚的杭州华灯初上,是谁在弹唱动人心弦的“水调曲”?

友人的送别宴从白天延续到晚上,灯火辉煌的江面上,忽然传来悠扬的曲调声。杜牧曾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此时的歌声更增添了离怀别思,而这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思绪。

作者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理感受,用乐景衬托哀思,更添别离伤感,感情浓郁,思绪绵长,意韵悠远。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夜深风静,到了真正离别的时候,一轮明月照着澄澈的大江,万顷碧光凝成一片,宛如仙境一般,这种美妙的境界让人暂时忘了世间的纷扰。

作者已经从离别的愁绪中走了出来,与眼前的美丽的自然融为一体,那一江明月成了他们纯洁友情的象征,深深地留在心灵深处。

词的结尾,比喻传神,情景交融,读后令人赞叹不已。

苏东坡的这首离别词,写得凄清而不凄凉,忧愁而不愁苦。他以真情写之,写得深沉委婉,真实诚挚,那千里江山、一江明月,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玲珑心窍,带给人极高的艺术享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