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别老骂我了,跟我学点好的吧!

鸣坚白 2024-01-22 21:14:40

商鞅虽说是卫国人,但千百年来,在人们心中,却是早已和秦国深度绑定在一起。

人们对秦国的评价自来是褒贬不一,对商鞅的评价自然也是一样。

后来者李斯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反变法的先锋司马光说“商君尤称刻薄”。

苏轼也赶忙跟帖:“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王安石马上不同意了:“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你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断!

这说明商鞅是个复杂的多面体,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评价。

是褒是贬,更多的还是取决于各人所站的立场。

站在魏惠王的角度,那自然是后悔没有早点弄死他。

按道理讲,商鞅毕竟已经故去2000多年,与今人并无利益纠葛,但现在依然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咒骂商鞅的人,仿佛被魏惠王或者公子卬附了身一般,着实令人不解。

莫非他们对“法治”有什么不满,可我觉得“法治”恰恰是当今社会稳定的基石啊,不知这些人又是什么立场,哈哈。即使要骂,也应该骂秦孝公不是?

作为一个普通的底层的小老百姓,我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立场的,对待前人,我就是抱着简单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态度。

商鞅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肯定的嘛!

第一点,穷则思变。

商鞅说:“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中国人有很重的“尊贤重古”情结,所谓“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但也需要明白不能过度依赖“三老”。

环境是变化的,拘泥于陈法是最轻松的,这是人的惯性、惰性使然。但在残酷的竞争中,因循守旧是很难长久的,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却难以成功吧。

至少,当此路不通的时候,要变一变了。

第二点,志壹。

壹,就是统一、专一。当确定了一个目标后,就把所有资源都凝集起来,为这个目标服务。

当商鞅和秦孝公达成共识,确定农战是强国之本后,所有政策都是为农战服务,凡是不利于此目标的因素都要取缔。

比如,不准商人卖粮食,也不准农民买粮食,为什么?因为农民不能买粮食就必须自己去开荒耕种,国家的粮食总产量就上升。

再比如,不得雇用佣工,为什么?因为不准雇佣佣工,老百姓就不能通过进入“服务业”获取报酬,只能去种地;有钱和有权的人也不能通过雇佣农民而影响农业生产。最终还是使国家粮食总产量上升。

这些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也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

不管你是要追求一个女孩、还是要拿到某个证书,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全心投入,凝聚所有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力量,削减所有不利于目标实现的因素,胜利的天平就会慢慢像你倾斜。

当然,这样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极端,这也是法家思想最受人诟病的地方吧,故而后世才有了“内儒外法”相对柔和的变式。

第三点,见好就收。

这点是从商鞅之死中感悟出来的,商鞅没做到,古往今来做到的也不多。

这种事都是说者易,做者难。

我也没能做到。

我要是在大盘3600点清仓,今天我一定会开心得像个孩子吧。

但那太难呐!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