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新基建丨大模型入口“铺路人”云计算厂商正掀起一场新变革

玩数据还有点懒 2024-05-12 03:57:26

面对这个火热的市场,云计算厂商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也在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找通过替代方案来降低GPU等设备成本,当下数据中心配置能否满足海量的数据运算需求?

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正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据了解,优刻得已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自建的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部署了多款GPU高性能计算产品,上线了英伟达的V100S、A800等多款显卡;此外,该数据中心还部署了新一代归档存储产品US3、提供海量训练数据存储服务。

总的来说,为满足市场上对算力的需求,优刻得通过自建的数据中心和多年云计算运营经验,更能进行机柜、网络、服务器等算力相关设施的定制。

据了解,优刻得除了对GPU这种算力资源芯片进行了升级,对网络也进行了升级,让IB网络具有更大的互联带宽,实现更低延时、更高吞吐以及更智能的网络连接,从而大大提升大模型的训练效率。在存储方面,公司实现对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将冷热数据分层,从而降低80%的存储成本。算法方面,则是对硬件性能优化来进行加速。

算力助推虚拟现实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落地和发展,不仅仅带动的是硬件设备产业链,作为一种大规模连接的虚拟现实应用场景,还离不开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

实时信息交互和沉浸式体验,带来了海量数据处理引发的高渲染、低延时等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记者来到了“东数西算”工程的示范项目、全国规模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寻找答案。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款新推出的深度计算单元。

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主任 张自力:我们推出这样的卡,在AI训练方面的算力会大幅提升,支持像元宇宙这样的(虚拟现实)应用。到今年底会超过6000台。

作为八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重庆计划到2025年将数据中心服务器总体数量提高四倍。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664亿元,同比增长82.5%,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

未来:多面融合

国内大模型相关企业在研发提升的同时,也着力赋能百行百业,拓宽应用场景,在垂直领域应用上深度发掘。目前,大模型赋能应用已经在泛政务领域有一定实践,比如数字政府、政务云等。其次是医疗和教育,包括医疗大数据的收集整理、数字教室与远程教育等。

AI赋能产业是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正快步走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上。此前工信部指出,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向制造业深入融合方向发展,向生产的各个环节拓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整体水平。

有行业人士称,新型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急需一张云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天翼物联总经理王志恒表示,经过技术研判,天翼物联将“智能化、绿色化、确定性”确立为企业三大技术发展方向,尤其是确定性5G物联网是众多工业细分行业所急需的。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 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0 阅读:138

玩数据还有点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