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AI惹的祸?硅谷掀起裁员潮,亚马逊谷歌等顶级公司已裁7500人

财经侦探社 2024-01-19 12:00:00

没想到2024年竟是以裁员开场!

近日,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纷纷传来大裁员的消息,2024仅仅过去两周,硅谷大厂就有48家公司裁了近7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裁员的同时,硅谷还在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在撤销数百个岗位前几个月,谷歌和亚马逊分别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了数十亿美元。

种种迹象表明,紧跟时代步伐,尽快实现AI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公司的共识。

全球科技企业拥抱AI

每一次技术的跃迁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吸引着无数目光和想象。2022年底,当OpenAI发布ChatGPT时,它就如同一颗超新星般爆发,照亮了整个AI领域。不仅如此,它还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新潮——一场关于AI应用和大模型的全球竞赛。

就在前不久,AI自动生成视频软件Pika的的突出表现惊艳全场,你可能不会相信,一家只有4个人的公司,最近拿到了5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超2亿美元(约14亿人民币),身后站着大半个硅谷圈大佬。

也就是说,短短6个月,Pika已经从一个想法变成了估值超10亿人民币的未来独角兽。

无独有偶,作为文生图领域的“领跑者”,Midjourney由David Holz创立于2021年8月,仅拥有11名全职员工,成立至今未融过资,却凭借着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实现年营收1亿美元。

现如今,AI产业正在掀起硅谷新一轮投资潮。在硅谷,第三季度AI企业筹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技术类别的资金总额,达到179亿美元。在过去的一年,微软、谷歌和亚马逊已向AI初创企业投资数十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创新,据最新发布的《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3》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AI大模型专利数量占比高达58%,成为AI大模型专利最多产出国。

可以说,中国在AI领域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而背后的研发主力军团则来自中国科技企业,近年来,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早早就布局互联网的下一站AI,并以AI为核心推进企业发展。

中国企业早早布局AI赛道

事实上,在这场AI风暴之前,中国科技大厂也早已展示出「all in AI」或 「all in大模型」的决心。

早在2016年,腾讯就开始从公司层级投入AI基础研究,一年后腾讯提出了“Make AI Everywhere”的战略愿景和“基础研究一场景共建一能力开放”的三层战略架构,并把人工智能定位为基础能力。

2018-2019年腾讯建立了人工智能和前沿科技两大实验室矩阵,其AI研究的方向也聚焦到了更高层级的多模态研究和通用人工智能。

此后,腾讯在AI领域不断探索,先是在2022年首次对外披露混元AI大模型的研发进展,8个月后正式推出了国内首个低成本、可落地的NLP万亿大模型—混元AI 大模型,并表示该产品之后将会被集成到微信、QQ、腾讯云等产品中,服务于用户。

阿里的AI战略也在一路奔跑中不断迭代,在大模型方面,阿里也在去年4月发布“通义千问”大模型,并宣布阿里巴巴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通义千问”,进行全面改造。

除了自己亲自下场之外,在国内,AI创业潮同样席卷,一级市场AI大模型赛道没有最火只有更火。

不久前,从清华实验室走出来的智谱AI宣布今年累计获得超25亿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囊括了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基金(君联资本为基金管理人)、美团、蚂蚁、阿里、腾讯、小米、金山、顺为、Boss直聘、好未来、红杉、高瓴等多家机构及包括君联资本在内的部分老股东跟投。

无独有偶,百川智能也宣布完成3亿美元A1轮融资,阿里、腾讯再度联手,小米也参投了本轮融资,公司跻身科技独角兽行列,创下国内大模型初创企业最快晋升独角兽的记录。此外,深创投、基石资本、红点中国、卓源资本、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也纷纷参与。

中国AI军团,正在浩浩荡荡集结,共同缔造了AI江湖热闹一幕。也正是如此,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年里迅速增加了人工智能(AI)产品的专利申请。

根据机构statista通过LexisNexis PatentSight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全球AI专利数量TOP10中,中国就占据了4个席位,其中腾讯以9614件位于排行榜第一,百度以9504处于第二。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创新的时代,每一款大模型的推出都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探索,而企业的“含AI”量,也将决定它到底能走多远,作为AI大模型专利最多产出国,对中国大模型企业发展来说,也是一次突破性的机会。

1 阅读:1

财经侦探社

简介:细节见证章 只看细节的财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