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耳其多款飞机,管窥其在国际合作领域的左右逢源

湘儿评国际 2023-08-29 03:36:02

TF-X及其动力领域的国际合作

虽然目前TF-X原型机和首批20架TF-X都将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授权许可TEI公司(图萨斯发动机工业公司,Tusaş Engine Industries)在土耳其本土制造的F110发动机,但该型发动机并非TF-X最终的目标动力装置。

能否“找到”合适的发动机无疑是一款战斗机开发的重中之重,土耳其深知这番道理,因此在TF-X项目启动时也随机启动了发动机的选型、开发工作,但这过程同样是一番曲折、几经变更和少不了“国际合作”。

最初是2015年,土耳其Aselsan公司宣布与欧洲“台风”战斗机的EJ200发动机制造商Eurojet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EJ200的衍生型号来作为TF-X的动力,但该计划很快就成为了“过去式”。

2017年,土耳其Kale集团与英国发动机巨头罗罗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TAEC(土耳其航空动力公司,Turkish Air Engine Company),该公司目标明确,就是为TF-X项目研制配套发动机。同年4月,土耳其BMC、TAI和SSTEK(土耳其国防工业局控股公司)宣布合资成立TRMotor动力系统公司。

土美两国于1985年成立的合资公司TEI,主要工作就是为土耳其引进的F-16C/D战斗机制造通用电气F110发动机。

加上上文提到的土耳其本土最老牌发动机厂商TEI,为TF-X项目造“心”的三方势力至此集结完毕。

这三家公司,细数下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外国血统,TAEC自不必说,TEI公司46.2%的股份属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而TRMotor的控股方之一BMC公司,这家土耳其头部汽车制造商的49%股份则由卡塔尔资本持有。

2017年5月,土耳其Kale集团(持股51%)和英国罗罗(持股49%)合资成立TAEC,该公司的目标就是为TF-X开发发动机。

绕不开的知识产权之争

当时,对于造“心”的这三家公司如何取舍,媒体似乎更支持有国际发动机巨头罗罗“加持”的TAEC公司。

在该合资公司成立时,对外宣布的新发动机时间表是预计2023年推出、2030年实现批产交付。虽然罗罗明确表示新发动机的知识产权由其完全所有,但同时对土耳其的出口并不会受到限制。

而如今,TAEC公司的新发动机开发进度之所以被推迟,原因就在于英-土两方的知识产权之争,乃至2019年,罗罗一度宣布直接退出这一项目。

在土耳其与俄罗斯敲定引进S-400防空导弹之际,当时新闻还报道过这样的“插曲”:俄罗斯联合发动机(UEC)表示准备为TF-X开发推力矢量发动机。

直至2022年6月,土耳其国防工业局(SSB)正式启动TF-X战斗机发动机竞标,对外发布征求建议书(RFP)邀请潜在的投标者参与,TEI和TRMotor两家公司明确回应参与。

据报道,“之前的纠纷已得到解决”的TAEC则表示,“将很快回应RFP,加入竞标”。

而这次TF-X发动机竞标,基本要求就包括:在土耳其生产发动机、知识产权归土耳其所有、无出口许可证限制……

TEI公司早早将为TF-X开发新一代国产发动机作为了公司的重要使命。据2023年5月的新闻报道,乌克兰发动机厂商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已与TEI展开合作参与竞标。

依靠BAE系统新建本土最大风洞

最后再说回TF-X的设计,在其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风洞测试。

2018年7月,土耳其与英国独立研究机构飞机研究协会 (ARA) 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为土方提供TF-X项目开发中风洞测试阶段的技术支持,比如验证空气动力学设计中所需的高质量风洞数据。

土耳其以TF-X项目为牵引,不仅提升了本国航空制造业能力,也在重建自己的航空科研体系,包括风洞、RCS测试设施等航空基础科研设施的建设。

从硬件层面来说,目前土耳其只拥有2座亚声速风洞。

到2019年5月,土耳其TAI公司宣布与国际知名的风洞、测试设施设计和建造工程公司加拿大Aiolos公司签约,在安卡拉建造土耳其国内最大、欧洲第二大的亚声速风洞。TAI明确表示,这座风洞建成后将马上承担TF-X 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测试工作。

TAI表示,通过拥有自己的风洞,TF-X项目将不再受制于外国测试设施的排期、风洞模型运输不便等。

显然,这个欧洲第二大亚声速风洞最终投入使用的时间,应该要到TF-X的再升级改型阶段了,而且它依然是亚声速风洞。

所以顺理成章的一个猜测便是:由于土耳其缺乏风洞吹风测试能力,特别是高速风洞完全空白,所以TF-X设计开发中必然将依靠BAE系统公司的风洞等航空基础科研设施。

根据BAE系统公司官网介绍,其拥有低速风洞和高速风洞各一座,而后者更是具备高达3.8马赫的试验能力,可用于跨声速风洞测试。

结合土耳其当前的航空基础科研设施水平,可以得出结论:BAE系统公司的两座风洞在TF-X的设计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合欧洲防务巨头力量的土耳其飞机

所以,当我们以TF-X项目为样本来观察土耳其航空工业“国际合作”的这一面,会发现其“国际合作”涵盖了设计开发、关键性的动力装置,以及相关配套的基础科研设施等诸多方面。不过,似乎TF-X项目中,英国的影子更多了些。

不妨再观察一下土耳其海军MELTEMⅢ反潜巡逻机项目,这一项目其更为极致地体现了土耳其的左右逢源,在一型军机上集合了欧洲几大防务巨头之力。

MELTEMⅢ反潜巡逻机,以ATR72-600为改装平台,在土耳其海军中的军方编号为P-72。

目前土耳其海军现役的两代海上反潜巡逻机(都是MELTEM项目的产物),前景的是P-72,后面的则是以CN235为改装平台(可见尾部的磁异探测器)。

按照惯例,MELTEMⅢ这个大项目必然有TAI、ASELSAN、Havelsan、Milsoft等土耳其本土企业参与零件生产、飞机改装、材料供应、地面和飞行测试支持以及综合后勤支持等,但同时在该项目中又极为典型地“集结”了国际知名防务巨头。

MELTEMⅢ项目的机体平台是涡桨支线飞机ATR72-600,其制造商ATR公司是莱昂纳多和空客的合资公司;主承包商阿莱尼亚公司是莱昂纳多的子公司;作为海上巡逻机之根本的AMASCOS海上巡逻任务系统来自法国泰雷兹公司。反潜任务中必不可少的Mk-46和Mk-54鱼雷则是来自美国雷神技术公司。

此前,国际知名防务网站“防务新闻”(Defense News)的2023年度全球防务百强榜单已如期发布。

展开这份榜单,并结合今天的土耳其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话题来看,上文中提及的BAE系统、莱昂纳多、空客、泰雷兹正是欧洲四大防务企业。

TF-X所展示的机载武器里就包括欧洲MBDA公司(它是空客、BAE系统和莱昂纳多的合资公司)的“阿斯拉姆”和“流星”空空导弹。TAI的高管曾赞扬“流星”为“最好的欧洲导弹”,而MBDA也曾表示:“我们寻求以双赢的方式来与土耳其企业展开合作,而非简单的技术转让。”

至于作为欧洲第六大防务企业的达索航空(百强榜单中排名第20),其在土耳其的存在感则很弱。不过同属达索集团的达索系统公司则在土耳其TF-X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土耳其最大的航空项目正是基于该公司的3D EXPERIENCE软件平台进行设计开发。

而百强榜单上紧随达索航空之后的欧洲防务企业是罗罗公司。另外,最早作为TF-X项目技术外援的瑞典萨博公司在这份榜单中的排名也是中上游,位列第33位。

0 阅读:0

湘儿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