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希望,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和有限的能力

喊一声司马再见 2023-11-28 13:54:49
角色颠倒指的是“颠倒从属角色,父母需要年齡尚小的儿女养育和保护。”布兰特·斯蒂尔和卡尔·波洛克在《疲惫不堪的孩子》一书中,对这两种情况也做了描述。他们写到:“这些父母寄予孩子的希望太大,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太早,显然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理解不了父母要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出适当的反应。在这些父母眼里,似乎孩子比实际年龄大得多。通过观察,我们清楚地看到,父亲或母亲感到爱情不牢固,认为只有孩子才能使他(她)去除恐惧,得到安慰,得到爱。

假如,我们把这位父亲或母亲比喻为一个受惊的、没人爱的孩子,一点也不夸张,他(她)把自己的小孩看成了能够给予自己安慰和爱的成年人。有两种基本原因导致父母犯这样的错误:第一,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希望和要求,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和有限的能力,而实际上孩子对父母却不可能有什么帮助。第二,父母对孩子产生了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角色颠倒是导致虐待孩子的主要原因。虐待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认为孩子必须关注父母的情感需要,父母受到孩子的宽慰和“赡养”(弥补父母的情感缺陷)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孩子做不到,父母就有权惩罚孩子。虐待孩子是角色颠倒的突出表现形式。

其实,每位父母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角色颠倒的表现。有时,父母希望孩子为自己带来一些欢快。这种心情常常出现在这样的时候,如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有病的时候,疲劳的时候。此时,父母几乎不可能(或根本就不能)对孩子进行情感培养,也很难给予孩子视觉、体态接触或专注的爱。父母的情感干涸或体力衰竭,需要父母们自己充实自己。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会错误地希望孩子应该为自己带来快乐和安慰会错误地认为孩子应该是温顺的,举止成熟的,而且是绝对服从的。

这些特征实际上不是正常儿童的特征。如果孩子变成这个样子,那么,他就不可能正常发育,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父母应该养育孩子。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必须尽快地加以弥补。直到我们恢复履行这一至关重要的父母职责之后,才能指望孩子“赡养”我们。当然,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给我们些帮助。例如,我们生病的时候,孩子为我们跑跑腿,拿点东西。但是,千万不能指望孩子在情感方面育我们。

0 阅读:8

喊一声司马再见

简介:感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