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见证人性复杂与脆弱,《第二十条》下的评论引人深思

真有戏剧 2024-02-13 15:23:59

看完《第二十条》再看观众的评论,分享着一个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件件刺痛人心,痛心疾首,见证人性复杂与脆弱。

人真的很渺小,人类社会却很复杂,复杂到我们无法看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应该,什么是退缩,什么是软弱。

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年代了,至少还有“视频”可能成为见证的证据,遥想若干年前,可能这样的事情只能自认倒霉。

相信视频证据,也相信正义

电影中也是如此,男主的儿子和王永强的案子,还有公交车司机都是因为视频,最后才有了证据,而有了证据其实也远远不够,还原真相的同时也要感知人性的温度。

男主的儿子一开始见义勇为救被霸凌的男孩,后来受到了各种困扰,没有视频证据也没有人证。

后来,张科找小混混殴打他的时候,他又谨记父亲的教育,一定不要还手,而不还手最后的结局就是白挨揍,同时也让母亲失去理智进去了。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很羡慕张科的父亲,他会无条件的去相信儿子,也奋力为儿子争夺所谓的“正义”。

拥有这样的父亲很幸运,至少不会像韩雨辰那样做了好事还吃亏,最终还连累了父母。

公交车司机张贵生是一个好人,他就是想制止两个流氓骚扰车上的女孩,可是,男人有时候一旦起了冲突就会失去理智,往往会做出无法挽回的后果。

如何精准地掌握正义的尺度,或许并非在紧要关头能够瞬间领悟。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电影里的情节竟然也映射到了现实生活中。在缺乏监控视频和人证的情况下,我们都变得畏首畏尾。

同时,我们也害怕即使有了视频证据也会被恶意剪辑,而人证更是因种种顾虑而不敢说出真相。这种胆怯和畏惧,如同无声的魔咒,让我们在追求真相和正义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每一个事件的发生看似具有一致性,但也拥有一定的独立的特征。

“救不救”“扶不扶”“敢不敢”从一个选择问题变成了疑问句。

是啊

看到这些评论,似乎他们经历的事情和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三个案件,好像都在眼前发生过。

《第二十条》不仅是一声唤醒民众的警钟,更是悬在犯罪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他们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张贵生最后一次骑摩托车上访,雷佳音和马丽在车上大喊。

前一秒,观众似乎还沉浸欢乐的段子当中

后一秒“砰”

郝秀萍站在楼上,她深知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眼前的“苦难”

前一秒,韩明获得了她的信任,本以为会妥善解决,没想到……

后一秒“砰”

在她丈夫像条狗一样被拴在墙边,眼看着他的妻女欺负的时候,没有人帮助这对残疾母女。

她不想活了,绝望了,是极致的绝望,跳下去就是解脱了,跳下去就能一命抵一命,跳下去才能让丈夫和女儿获得争取公平正义的权力。

所以,她跳了,可是她不是为自己,她是在为她无力证明自己清白的丈夫和视若珍宝的女儿求生。

这部影片中,有太多令人共鸣的情感,它让我们深感那些被误认为有罪的正义之人的痛苦。

因为,人性如同一场迷雾,无法用任何尺度来衡量和裁定,我们只看见了那些被冤枉的人,其实还有一些被伤害的弱者。

害怕正义之士被冤枉,也更害怕别有用心者乱用正义,“法律的权威来源于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这句话真的直击心灵,振聋发聩。

《第二十条》有社会责任,有市井烟火,有法理人情。

最重要的是替每一个敢于坚持正义的弱者发生,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让无形的正义变得变成有形的力量。

正因为人性的复杂与脆弱,我们更应该学会珍惜与呵护,让这份美好在心中永存。

3 阅读:427
评论列表
  • 2024-02-21 00:08

    《第二十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能拍出这样一部反映现代社会现实且上下都满意的电影,屈指可数。

  • 2024-02-25 00:43

    现实生活中的恶势力确实在中国一些乡村和小地方站住了脚。

真有戏剧

简介:一个洞察影视剧内涵价值的发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