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下的家国情怀:追忆广东广西边陲的摩托大军

视与心说 2024-01-28 18:11:47

在广东与广西的交界处,曾经那里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涌现出一支由百万外来务工者组成的“摩托大军”。他们身披风雨,骑乘摩托车穿越千山万水,只为了能够与家人共度新春佳节。这一幕,曾是中国春运期间最为震撼的场景之一。

回顾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际,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腾飞吸引了无数外地人前来谋生。每到年底,这些在外务工的人们都面临着回家的难题。火车票一票难求,长途汽车票价不菲,于是,骑摩托车回家成了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据2013年广东省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摩托大军的规模在高峰时期达到了惊人的110万辆次,一时间成为国道上的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这股春运浪潮已逐渐减弱。曾经的摩托大军必经之地,广东肇庆的加油站、餐馆老板和沿途居民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变迁。现在,骑摩托车回家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选择了更为便捷舒适的自驾小车或者高铁作为返乡的交通工具。

在这些故事中,务工者汪正年的经历尤为触动人心。他和妻子2011年的那场寒冬腊月,历经五天四夜,穿越了被冰雪覆盖的山路,满载着对家的思念与期盼,驶向贵州石阡县的老家。但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也换成了乘坐小车或搭乘高铁回家,那段艰难的回家路已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这一变化,不仅仅是汪正年个人的转变,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交通设施的优化升级,这些都给务工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出行方式。

如今,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会以不同的视角看待摩托返乡,将其视为一种追求自由和享受旅程的方式。但对于那些经历过摩托大军艰辛历程的人来说,每一阵风雪、每一段崎岖,都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篇章。

未来的路上,我们也许会失去一些特殊的情感联结,那些在艰难困苦中孕育出的坚韧精神和家庭亲情,在便捷的生活节奏下如何传承?当我们坐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飞驰过曾经摩托大军走过的路,是否还会想起那个为了回家而勇往直前的自己?

摩托大军的故事,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所承载的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和对家的向往,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精神内核。这段特殊的历史印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了美好生活奋斗、奔波在路上的人们。他们的故事,将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力量源泉。

1 阅读:473
评论列表
  • 2024-01-29 08:42

    那时的人们不管怎么艰苦,都是心怀希望!

    视与心说 回复:
    淡了
  • 2024-01-29 11:04

    这是那个年代过年的年味。大家都往家里赶。不管用什么方法,回到家就是最大的快乐。现在呢,过年的味道已经没有了,虽然路上依然车来车往,但那不一定是冲着回家过年的,而是想趁着高速免费,去旅游的[笑着哭]

    视与心说 回复:
    是啊年味越来越淡了
  • 2024-01-29 12:33

    摩托车大军变成了高速堵车大军,,

    我com 回复:
    变成两箱油大部队
    视与心说 回复:
    需要更优的交通管理体系

视与心说

简介:启发你的思考,丰富你的情感,提升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