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云:本是烟尘女子,却被大文豪苏轼钟爱一生

伊鑫聊历史 2024-02-05 09:08:1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最好的模样是什么?苏轼和王朝云这对CP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他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激情,没有山盟海誓的承诺,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情和相濡以沫的真挚。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们的爱情像一股清流,温暖了彼此的人生。

公元1071年,那时候的王安石正搞变法,而苏轼因为和他政见不同,就申请了一个外地的职位,去杭州做通判。

一天,苏轼带着夫人王闰之在西湖参加聚会,看到了正在跳舞的王朝云。

那时的朝云才12岁,但是早就听说了苏轼的大名,内心对他充满了敬仰。

王朝云人长得漂亮,虽然身处烟尘,却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年纪虽小,却聪明伶俐,能歌善舞。苏夫人特别喜欢她,于是经过苏轼同意,就把她带回家,做了侍女。

到了苏轼家后,王朝云开始跟着苏轼学习写字和读书。这个小女孩本就天资聪颖,在苏轼的教导下,从“始不识字”到“粗有楷法”,进步非常神速。

那时的苏轼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在官场上总是受到排挤,有时候难免会感到失落和痛苦。王朝云懂他的苦,虽帮不上忙,却总是默默地陪在他身边。

有一天,大家都喝得有点多,苏轼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开玩笑地问侍女们:“你们猜猜看,我这肚子里装的都是啥?”一个侍女说:“都是学问。”

另一个说:“都是治国安邦的策略。”苏轼听了后都摇了摇头。

这时,王朝云说:“你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轼听了后哈哈大笑:“朝云真懂我!”

这句话真的说到点子上了。苏轼在官场上就是太直了,不会看别人脸色,所以总是吃亏。而王朝云这么小的年纪就懂他,真是难得。

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是不管到哪里,王朝云都一直陪在他身边。

公元1079年,苏轼这哥们儿又闯祸了!因“乌台诗案”被关进了监狱。

不幸中的万幸是,四个月后,苏轼被释放,然后贬到黄州,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

劫后余生,苏轼心里还是有点儿惶恐的。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他开始修身养性,研究禅门静坐,将自己练成“佛系青年”,心态也变得淡然豁达。

也在这个时候,苏夫人王闰之张罗着让18岁的朝云做了苏轼的侍妾。

王朝云本就贤良,她全心全意照料苏轼一家,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帮苏轼生了个儿子!

可惜的是,孩子不满周岁就夭折了。这给了王朝云一个晴天霹雳,她肝肠寸断,整天以泪洗面。苏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直陪在身边照顾她。

为了化解心中的悲痛,王朝云开始学佛念经。没想到,这又拉近了她和苏轼的距离,两人志趣相投,一起参悟佛法!

不久,陪伴苏轼25年的妻子王闰之去世了。临终前,她将苏轼嘱托给王朝云。

从此,为了让苏轼能安心工作,王朝云勤俭持家、种菜做饭、缝补浆洗,一刻也不闲着。

空闲时间,就练字念经,与苏轼一起研究佛教精神,道教养生。两人还一起建了放生池。虽然生活清苦,但精神富足。

可惜好景不长,王朝云不久就感染了瘴疫,整天汤药不断,身体十分虚弱。在王朝云病重昏迷的日子里,苏轼放弃了所有的工作应酬,日夜守在朝云身边照顾。

王朝云在病榻上,气息奄奄,还不忘用《金刚经》里的话来安慰苏轼。她说:“看这世间的所有,都如梦幻泡影,生与死就像露水和闪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切都是暂时的,不值得你太过纠结。

这样的爱,真是一往情深,超凡脱俗,让人羡慕!

公元1096年7月,王朝云在惠州去世了,年仅34岁!

朝云的离去让苏轼悲痛欲绝!按照她的遗愿,苏轼把她葬在了惠州西湖边的松林里。还亲自写了副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一生失意坎坷,但有朝云这么一个红颜知己,让他辗转漂泊的人生有了时刻温情的陪伴,也算些许安慰。

无论是被贬谪的苦闷,还是失去亲人的悲痛,他们都彼此扶持,共同度过,也向我们诠释了爱情最好的模样:真正的爱情,不在于繁华的外在,而在于内心的坚守和彼此真诚的付出!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02-06 05:19

    腊月十九》 腊月十九东坡诞, 名声豪放近千年。 如今只是津津道, 肥水不流外人田。

伊鑫聊历史

简介:以古鉴今,用轻松俏皮的方式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