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国军中将投诚,毛主席亲切接见:给彭老总当副司令员!

一更历史 2024-05-03 21:58:59

1947年3月5日,原国民党第三集团军中将司令赵寿山历经艰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毛主席得知赵寿山到访后,亲切接见了他,并笑着说道:“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才把你给盼来。是想先休息一下,还是马上投入工作?”

得到赵寿山想要立即投入工作的回答后,毛主席沉思片刻道:“彭老总、贺老总都想让你过去,但我觉得你还是留在西北,辅佐彭老总处理西北野战军的事务,这样如何?”

赵寿山曾是原国民党中将司令,那他为何突然到访延安?毛主席又为何让他去西北野战军辅佐彭德怀工作?

1894年12月,赵寿山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渭丰镇定舟村。原名赵生龄,13岁时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六个子女长大成人。

出身贫困的赵寿山少年曾练习红拳,16岁时考入陕西陆军小学,辛亥革命爆发后转入陆军测量学校,毕业后参与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19年,赵寿山到达北京,在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担任上尉参谋,1924年春加入杨虎城将军的部队。

后来杨虎城部发展为第十七路军,赵寿山在十七路军一待就是20年,从排长历任营长、团长、少将旅长、十七师师长、三十八军中将军长。

让赵寿山名字真正为国人所熟知的,还是1936年12月爆发的西安事变。

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夕,赵寿山就多次向老上级杨虎城将军提出:“蒋介石如果来西安,必要时我们把他扣起来,逼他联共抗日。”

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二位爱国将军是主导者,那赵寿山就是西北第十七路军城内军事行动总指挥。

他指挥部下解除了城内的反动武装,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有力配合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后,赵寿山担任渭北警备司令和十七师师长。不久,十七路军被缩编为第三十八军,下辖十七师和一七七师,赵寿山则担任十七师师长。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正在江西庐山受训的赵寿山向蒋介石请缨抗日。1937年7月27日,赵寿山率领十七师13,000名官兵乘火车到达河北。

不久北平沦陷,赵寿山率领十七师驻守在河北保定,在这里,他遇到了时任中央军五十二军军长关麟征。

二位将军针对当前局势,准确分析保定很难坚守下去,倒不如从侧翼打击日军,异常惨烈的雪花山之战就此爆发。

在这场战役中,十七师伤亡惨重,出征时13,000多人,最后只剩下不到2700人!

仅此一战,赵寿山与十七师元气大伤,被迫转入后方进行休整。

1938年6月,三十八军改编为三十一军团,孙蔚如担任军团长,赵寿山升任第三十八军军长兼十七师师长,率部开往晋西南,隶属于原十七路军建制。

后经过休整,十七师接受第二战区东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配合八路军粉碎日后发动的“九路围攻”。

1938年11月,第三十一军团改编为第四集团军,赵寿山仍然担任三十八军军长。1939年6月,三万多名日军再次进犯中条山,我军尽管拼死防守,但无奈日军炮火猛烈,伤亡惨重。

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想到了赵寿山,急忙命令赵寿山统一指挥中条山的三支部队。血战半个月后,赵寿山率领中国军队将日寇赶出中条山。

1940年10月,赵寿山随第四集团军调离中条山,担任黄河洛阳至郑州的河防任务。在这期间,赵寿山却突然想到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并非赵寿山一时心血来潮,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与西北地区的共产党人赵葆华常有接触。

1932年,他率领西北军驻守汉中时,曾与红四方面军秘密合作,相互达成互不侵犯协定。

西安事变时,赵寿山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并与他彻夜长谈。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赵寿山抗日信念。

西安事变后,赵寿山率部队驻防于陕西三原。期间,和任弼时、彭德怀、贺龙、徐向前、杨尚昆、陆定一等中共军政领导人经常往来。

彭老总甚至与赵寿山单独进行三天三夜的长谈,对后者触动很大。正是在这一时期,赵寿山有心想脱离旧军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此,彭德怀还开玩笑说:“这是他通匪的证据。”赵寿山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不怕,我还要上山入伙。”

这可以看成赵寿山第一次向组织提交非正式的入党申请书。

彭德怀将赵寿山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消息汇报给毛主席、周总理,二位伟人立即派人转告赵寿山,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由于赵寿山没有履行加入我党的手续,所以当时没有取得正式的组织关系。

1937年底,赵寿山率领部队从陕西过黄河休整,途经陕北时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向他提出“培养干部,改造部队”的建议。

赵寿山在延安还与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彻夜长谈。在返回西安前,毛主席亲自交给他一个密电码本,约定以后互相联络。

后来,赵寿山又一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次经毛主席批准,赵寿山为中共“特别党员”,党龄可以从1936年西安事变后算起。

只是为了隐藏身份,赵寿山“特别党员”的身份是处于绝对保密的。

(在那个年代,不止赵寿山一人为“特别党员”。从中共二大到八大,由党中央直接接触的党员还有叶挺、郭沫若、许广平、沈雁冰等人都是“特别党员”。)

成为正式的中共党员后,赵寿山备受鼓舞,立即去除一些旧军队中的不良风气。

1944年,赵寿山被蒋介石调至甘肃武威,担任第三军团军总司令。看似被蒋介石重用提拔,实则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只是一个虚职。

蒋介石选派他的一个中将组长担任副总司令,还派一个宪兵连驻扎在甘肃武威,日夜监视赵寿山。

赵寿山就这样在甘肃待了两年,整日无所事事。直到1946年8月,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被撤销,赵寿山利用蒋介石批准出国考察之际,从河北进入解放区。

1947年3月,赵寿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回归党组织后的赵寿山,在西北野战军任副司令员,辅助彭德怀工作。毛主席之所以会把赵寿山分配到西北野战军,原因也不复杂。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赵寿山就曾经与朱德、彭德怀等八路军领导人有过密切合作。

八路军领导人对于指挥得当,且身先士卒的赵寿山印象很深刻,从那时起就生出了想与之共事的念头。无奈赵寿山是中共“特别党员”,一直留在敌营潜伏。

此番回归组织,彭老总、贺老总都向毛主席“要人”。毛主席考虑到赵寿山是陕西当地人,留在大西北协助彭老总一起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新中国成立后,赵寿山先后担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1959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65年因病去世。

赵寿山虽然出身旧军队,但在杨虎城将军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以及常年和共产党人、进步人士交往的大背景下,他早已经看清国民党反动当局与蒋介石的真实嘴脸,心中认定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才能带领人民通往光明。

正是因为赵寿山思想觉悟高,且很早就领悟到革命真谛,所以他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期间始终忍辱负重,通过工作上的便利,为党组织办了很多实事。

作为一名直接参加过西安事变这样重大历史的人物,赵寿山的一生不仅光明磊落,且于国于民都做出过重要贡献,他必将青史留名、彪炳史册。

参考文献:

[1]陈子平.从将军走上省长岗位的赵寿山——纪念赵寿山逝世50周年[J].陕西档案,2015(06):28-30.

[2]袁志刚,袁静.“革命的二杆子”赵寿山[J].党史博览,2013(02):22-24.

3 阅读:2789

一更历史

简介:看历史,阅人物,品人生!欢迎关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