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VOGUE主编,郭敬明也能再火十年

潜水鱼X 2024-03-15 20:30:35

文 | 李小溪

编辑 | 何润萱

20年来,这个男人持之以恒地将自己肉身抛进舆论,练就一尊流量金身,红与黑都是他的图腾。如此易碎流逝的年代,在此种顽强面前,怎能不生出几分敬意呢。

凭借还未杀青的《大梦归离》,以及将担任《VOGUE》中国版主编的传闻,郭敬明又一次翻红。

20年前,郭敬明从发表小说《幻城》开始,就稳坐纸媒时代青春疼痛文学销量榜首。10年前,改编自他自己同名小说的《小时代》四部曲以17.84亿的总票房,成了当时商业电影最成功的系列。

沉寂数年没有新作产出后,去年,郭敬明换上新马甲“顾晓声”复出,拍出古装玄幻剧《云之羽》,踩中“男色消费”潮流,“你永远可以相信郭敬明的审美”,热门词条如是说。

一路叫骂又叫座,永远不下牌桌,郭敬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反复翻红

郭敬明的初次走红还要追溯到本世纪初的“文学盛典”——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拿奖后,郭敬明连续两年参赛并蝉联一等奖,他在《萌芽》上连载的玄幻小说《幻城》因读者反响强烈,很快被扩写成长篇小说出版,上市几个月,销量就突破五十万册。

很快,郭敬明开始办杂志,旗下聚拢了一帮年轻作者。他自己也笔耕不辍,两三年的时间里写出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好几部青春小说,销量均过百万。2006年他成立柯艾文化,从一名作者摇身成为资本本身,变成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时年郭敬明仅23岁。

也是这一年,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圈里圈外》一案迎来终审判决,法院认定其构成整体抄袭,春风文艺出版社与郭敬明多年合作告终。外界看来,这位天才作家书籍禁售,已是声名尽毁。

郭敬明公开道歉微博截图

虽然大众层面社死,郭敬明却在闷声干大事。除了依旧产量依旧惊人,相继出版《小时代》和《爵迹》系列,他还搞起文学选秀,把选手当偶像培养,开专栏、拍封面、做推广、上综艺,《最小说》成为顶刊,他旗下的作者则是刊中顶流。

不过,随着时代变换,郭敬明的出版帝国梦逐渐瓦解。落落、早期美术总监hansey相继出走,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落落说当时自己只拿到稿费,连续4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她不知道怎么和郭敬明相处,“因为你不知道怎么他就不高兴了。”而伴随读者群的成长,《最小说》变成了过时的学生读物,有些拿不出手了。

文学杂志变成了夕阳产业,据品玩报道,2011年初,曾经发行量上百万份的《十月》《收获》《当代》《花城》发行量都跌至10万份以下。《最小说》销量还在涨,但也是时代的余晖回光返照罢了。

后来的故事广为人知。2012年,郭敬明转型做导演,起手就是《小时代》四部曲,一边被骂世纪大烂片没有一部在豆瓣及格,一边仍以17.84亿的总票房成了当时商业电影最成功的系列。他本人则成为大IP,《幻城》《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先后被影视化,同时他频繁现身综艺,和李诚儒上演唇枪舌剑,《演员请就位》一度成为因他现象级话题综艺。

《小时代》四部曲豆瓣评分

直到2020年贺岁档的《晴雅集》,因为“倭风”恶评和剧情设计被传抄袭《奇异博士》等复杂原因,《晴雅集》上映不到10天,就被迫从影院下档。受伤的郭敬明的导演生涯就此止步。

然而,郭敬明不会轻易淡出公众视野。沉寂不到三年,他披着马甲出山,再度翻红,这波热度延续至今。去年《云之羽》播出,叙事灾难,但“质感无敌”,如今的明星爆改,可能师承郭敬明,毕竟在他口中,张凌赫和虞书欣都在他手下留下了“20多岁最美的样子”。刚刚杀青的《大梦归离》,郭敬明片场怒斥主演程潇,说她换衣服太慢耽误拍摄进度。本以为评论区大型粉丝护爱豆现场,然而却一水的都是夸赞小四专业。

《云之羽》

不久前,《VOGUE》主编章凝官宣离职,不知是民心所归,还是黑子玩梗蹭热度,郭敬明要继任《VOGUE》主编的消息不胫而走,而后传闻又称郭敬明已经敲定了创新媒体总监一职。

总结郭敬明的翻红路径可以发现,他深谙流量法则,善于把自己打造成特立独行的IP,同时极富有商业头脑,切换赛道时机极准,他不翻红谁翻红。

他的法宝

反复翻红的郭敬明,有其法宝,有些在他作家时期就已经学会,比如炒CP、讲八卦、炫富,有些则是后来习得,比如鼓吹审美,还有一些则是精准号脉时代情绪,比如男色消费、发疯、拜物等。

如今被诟病最多的炫富病,郭敬明在《最小说》时代就已显露无余。“BIE别的”最近考古《最小说》的副刊《I WANT》发现,十几年前郭敬明就在向全国广大中小学生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奢华生活:阿玛尼床品、皮带腰带手表都是爱马仕。

这本别册同样展示了一些如今看来司空见惯的粉圈操作,其中自然包括炒CP、八卦等古早翻红黑魔法。他旗下的年轻作者,同性配对炒CP是躲不过的玩法,卖腐擦边轻车熟路。八卦对象则包括郭敬明在内的所有作者和员工,内容劲爆包括某员工买了一根震动棒形玩具、某男员工爱刷睫毛膏、某男作者做了光子嫩肤,以及郭敬明繁琐的晚间护肤routine等。

这些法宝,在郭敬明的影视剧中得到了承袭。《小时代》的炫富、人均乱搞的CP乱配,《云之羽》开播时,郭本人带头推荐观众入手“all云”,异性恋、耽美、百合的广撒网式CP大乱炖。

沿着炫富路径,郭敬明很快习得了另一项法宝——审美鼓吹。在《小时代》拍摄时,他和主演们就乐于在采访中透露某高奢定制、某家具陈设均出自郭本人收藏,流露一丝品味不俗的意味。而从《小时代》《爵迹》到《大梦归离》,郭敬明的选角标准无他,就是谁美选谁,说服虞书欣和张凌赫出演,靠的就是“留下20多岁最美的样子”的承诺,最后他对自己审美成品也相当满意,自称为“颜值狂潮,颜狗盛宴”。

《云之羽》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郭敬明讲不明白故事,但在画面上还是在认真抵达观众。看够了古偶丑男丑女遍地、妆造寡淡,大灯一开镜头一片白,观众对郭敬明审美也逐渐买单了。如今在微博和小红书上,输入“郭敬明审美”,跳出来的词条是#郭敬明审美有点东西#和#郭敬明审美VS王一栩审美”“郭敬明审美VS于正审美”,总之就是碾压外加鞭尸了。

郭敬明也精准踩中了当下男色消费和发疯的时代情绪。从作家时期起,他就尤其擅长铺陈男性角色的“美貌”,比如他写《小时代》的周崇光——“金褐色的眉毛浓密得像两把匕首,眉骨高高地隆起,目光镶嵌在深深的峡谷里,笔直的鼻梁让他的五官拥有了亚洲人无法拥有的深邃……他齐膝短裤下露出毛茸茸的小腿,在灯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到了镜头下,郭敬明让“男人的美”变成实物,不论是陈学冬、吴亦凡还是丁程鑫,都得裸露上半身秀出腹肌,反复慢镜头,加上大光圈,千篇一律,与其说是迎合观众,不如说是满足他本人,顺便让观众过一把“男色消费”的瘾。

而早年间,在《演员请就位》,给偶像出身、没有经验的何昶希发S卡,原因是他“美”,与行业前辈尔冬升、李诚儒进行一些不知所云的辩论,以及在《小时代》中“发烂发臭”“林萧,你现在骂人……”等空洞乏味的台词,都变成了发疯文学的注脚,超前地迎合了时代情绪。

《小时代》著名台词

甚至他曾经明目张胆的炫富,如今也变得没有那么讨厌,毕竟人均渴望发财的当下,财的外露显得也没有那么不能接受了。

郭敬明之“最”

正如郭敬明给自己公司取名“最世文化”,杂志叫《最小说》一样,他本人也是一个追求 “最”的人。

他写书拍戏都偏爱极致惨烈的人物和情节,《悲伤逆流成河》里的主角极度矫情,情节黑暗到病态,一群高中生最后几乎集体下线。《小时代》则是极致的空洞,一群俊男美女表演“最深刻”的爱恨情仇,闺蜜睡了男朋友,宴会上在他头顶泼红酒。《小时代》系列电影成为烂片中的战斗机,也是因为极致的华丽、极致的空洞,以及极致的拜金主义。综艺里,他点评学员,高频词也是缺乏矛盾、缺乏戏剧性,也看得出他对drama的执迷。

对于他镜头底下的男性,则有两种极致,一种阴柔病态,像狐狸精;一种身体如艺术家雕刻,圣光一打,虚幻得不像人间凡胎。类型上则执迷于奇幻,男性角色都在他的男凝之下,呈现一种审美恶趣味。

具体来说,他的现代戏一般要求男演员五官是深邃欧式风格,比如《小时代》里他用到的锦荣、任言恺、凤小岳;漫改就必须是单眼皮吊梢,比如《晴雅集》里的赵又廷、邓伦;古代戏则追求五官精巧,张凌赫、侯明昊就是此类。

对外界的批评,郭敬明有一套圆熟的矫正认知的方法,精通一种左右言他的话术。面对抄袭的铁证,他可以赔偿,但拒不道歉,他在自己博客上写:决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放弃了所有依然喜欢着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抵死顽抗,,用“时间会证明我到底有没有才华”为自己洗脱。

鱼此前总结过(详见➡️被嫌弃的郭敬明的前半生),郭敬明在聪明之余,擅长的根本还是诡辩。当李诚儒说他笔触不深刻,他“偷换概念”并祭出诡辩论理论“存在即合理”——“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你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喜欢。”

关于郭的抄袭,学界也曾有另一种声音。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教授汉宁森曾在其研究专著中指出,虽然《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圈里圈外》属于一个文类,但《梦》可以算得上独立的艺术作品。但支持郭的声音微弱,且易被打上“政治不正确”的嫌疑,而郭本身的强硬态度也不被大众喜欢。因为大众需要的是二元的、黑白分明的东西。

有人说,郭敬明追求极致背后是极深的自卑和自负。他不像江浙沪独生子韩寒,退学、玩赛车、和人在网上对骂,一身的松弛感。他神经敏感且对穷有深刻体认,一早学会钻营,越是得不到越要得到,并且要最好的,证明自己。

一个被全网反复引用的例子是,他曾在鲁豫有约接受采访时描述过自己到上海上大学的落差感:全班就他一个外地人,听不懂同学讲话,身边的同学永远在用最新款的手机,穿着名牌,自己用着最老土的手机,不能出去逛街,不能去餐厅,只能吃食堂,觉得整个城市都不属于自己。

《鲁豫有约》‍

他证明自己的方式是一年就学会上海话,当上帝给他打开写作这一扇窗时,他产量惊人,当他的写作能成为一门生意时,他立马精明地用它赚钱,搜罗来一群年轻作家,把自己变成一个商人。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羡慕江浙沪独生女的我们,也与20年前来自内陆小镇的郭敬明实现了精神共振,就像厦门大学教授杨玲在她的书里写的那样,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期,只有郭敬明真正看到了我们那些中二的情绪。也许我们现在不喜欢郭敬明,但没必要矢口否认我们曾经迷恋过郭敬明。

20年来,这个男人持之以恒地将自己肉身抛进舆论,练就一尊流量金身,红与黑都是他的图腾。如此易碎流逝的年代,在此种顽强面前,我们怎能不生出几分敬意呢?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运营|三土

校对|刺梨

今日思考题:你喜欢过郭敬明吗?

⤵️欢迎「关注」潜水鱼X 并设为星标⭐️

0 阅读:5

潜水鱼X

简介:关注剧集,流行文化和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