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上海市第一书记,全力支持华国锋,邓小平:这是没必要的较量

职场观察项 2024-04-23 11:23:37
在王洪文、江青等人被党中央逮捕后,上海的某些“造反派”团体仍然不甘心,他们甚至公开表示要组织力量前往北京营救王、江,以继续推进他们所理解的“革命”活动。这种行为显著加剧了上海地区的政治紧张局势。

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气氛并阻止可能的更大冲突,党中央迅速做出了应对措施。他们派遣了经验丰富的苏振华前往上海,担任市委书记,负责该市的党委工作。苏振华的主要任务是调和各方面的矛盾,尽快恢复上海的社会稳定与生产秩序。

在接到中央的指示后,苏振华这位历经沙场的老红军,迅速行动起来。他的个人能力非常强,做事雷厉风行,深受部队上下的爱戴。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他就联系了上海警备区的海军部队,请求他们出动水兵上岸执行警戒,以防不测。之后不久,苏振华乘坐中央的专机抵达虹桥机场。

上海的造反派早有风声,知晓苏将军的到来,他们在机场已经安排了人手,打着“接待”的幌子实际上进行监视。但苏振华早有防备,下飞机后直接乘坐军车进入了海军基地,没有留给造反派任何机会。当晚,他即召集上海市委的常委们到海军基地进行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虽然多数人表达了对中央粉碎“四人帮”的坚定支持,但仍有几名王洪文的坚定支持者在暗中对苏振华进行阻挠。这些人甚至公然邀请苏振华到市委来“做客”,明显带有威胁之意。苏振华对此极为不满,随即联系军区,请求廖汉生将军前来上海,并命令警备区的官兵进入战备状态,做好危机应对的准备。

这一系列行动对造反派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许多造反派意识到再继续抗争无异于自取灭亡,于是开始主动投降,接受政治审查。然而,包括马天水在内的少数顽固分子依旧坚持对抗到底。针对这种情况,苏振华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措施,要求所有市委、市里的重要干部集中在镇江进行思想教育,迫使他们坦白交代,对于坦白者予以宽大处理,而继续反抗的则进行隔离审查。

通过这些措施,上海的造反派核心迅速瓦解,十里洋场逐渐恢复了秩序。到了1978年,苏振华结束在上海的任务,返回中央,继续在海军部队担任高级职务。此时的中国政坛,正处于华国锋和邓小平因路线问题而产生分歧的特殊时期,两人的对立导致了一段时间的僵局。

苏振华坚定地支持华国锋,认为他是毛主席亲自选定的接班人,支持华就是维护毛主席的决策。在70年代末,一个重大的军事训练事故发生,导致多人牺牲。邓小平对此事大为光火,认为苏振华作为政委需要承担责任,严厉批评后甚至考虑免去他的职务。然而,华国锋及时站出来为苏振华辩护,成功帮他保住了位置。后来华国锋外访归来,决定在东海举行大规模的军演和阅兵,苏振华按命令全力以赴准备此事。

但邓小平认为此时不宜高调行事,担心影响中日关系,因此紧急叫停了计划中的军演,公开表示这是一种不必要的较量。这件事以苏振华的自我批评告终,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之后他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气。1979年初,苏振华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结束了他多风波的一生。

进入1980年代,随着华国锋主动离开政治舞台,邓小平开始主导国家的治理,成为新一代领导的核心。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和现代化,从而使中华民族迈向了复兴的新纪元。

0 阅读:4

职场观察项

简介:深入解析职场生态,洞察职业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