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林粟彭徐罗相继病倒,伟人为何仍生龙活虎?斯诺一针见血

华太师 2024-05-19 19:58:30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六出祁山后病死五丈原,是多少人心里的意难平,大家在内心深处,是多么希望才五十多岁的诸葛亮,能够身体健康,羽扇纶巾器宇轩昂率领蜀国将士们,临阵杀敌,打下一个又一个大胜仗。奈何,天不假年,让后人叹息不已。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关于诸葛亮病死,早有伏笔。小说第103回写司马懿与诸葛亮派来的使臣有一段对话,暗写诸葛亮病因。

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吃得少,事情又多,动辄就要熬夜,诸葛亮之早逝,让人无限惋惜,却也在情理之中。

观古可以知今。在革命战争时期,“林粟彭徐罗”诸位开国元帅大将,在解放之后,也是相继病倒,以至于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毛主席属意的粟裕和林彪,都因有病有伤在身,无法挂帅出征,最后还是彭老总亲自挂帅出征。

1951年8月,在朝鲜战场长期积劳成疾的彭德怀,眉头上忽然长了一个小疙瘩,且越长越大,军医判断是癌症的前兆。1952年上半年,彭德怀不得不回国接受治疗。接任他代理司令员之职的陈赓,在看到彭德怀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电报时,无限感叹佩服,又心疼不已。

有如此之大的工作量,彭老总如何能不病呢?

要说道工作量之重,熬夜之频繁,一身所系责任之重大,毛主席和他们相比,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统计,在三大战役的短短100多天的时间里,西柏坡的机要人员每天需要收发的电报字数就多达四五万字,这动辄四五万字的电报内容,都是需要毛主席不分昼夜阅读批示做出决策的,期间耗费心血之巨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不过,为何毛主席在此期间,却能够做到身体健康如常呢?

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看来,这是因为毛主席有一个铁打的身体,也就是说毛主席的身体底子好。

“他的身体好像是铁打的,从来不知道累。”

和毛主席相比,“林粟彭徐罗”诸位将帅,是不是身体底子原先都不怎么好呢?

我们依此来看。

1、林彪:大意吃了一个梨

作为红军杰出将领之一的林彪,在行军打仗时,以心思缜密出名。每逢需要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之时,林彪在一张作战图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这时候,在旁人看来,林彪只是静静坐在桌前,实际上,此时,他的大脑正在高速运转。在寻常人看来,只是寻常静坐的一天,却是耗费林彪巨大心血的一天。这种超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对于林彪身体的透支是必然的。

在平型关大捷战斗中,林彪肋骨断裂,神经元受到严重损伤,这一次重伤,对于林彪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久之后,在赣南、闽西转移战中,被王潞生误伤,导致林彪的左肺和神经元再次损伤。这两次身体上的巨大创伤,让林彪从此伤病缠身。

自此之后,林彪才开始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为了避免头痛病发作,他在房间里拉上厚厚的窗帘,让房间始终保持恒定的温度,又开始注意饮食调养,避免食用一切刺激性的食物,连水果也不吃,怕闹肚子。

然后,百密终有一疏。

1949年9月至10月间的衡宝战役,林彪与白崇禧巅峰对决,将白崇禧的四五万桂军打得落花流水,兵败如山倒,林彪大喜。心情大好的林彪,兴致勃勃去武汉东湖游玩,又在口干舌燥之际,吃了一个梨。就是这个梨子,让林彪腹泻了一整夜,再次元气大伤。此后,卧病不起的林彪,只能在病床和担架上指挥作战,批阅电文。

也因此,抗美援朝时,毛主席一向属意的林彪无法赴朝指挥战斗,让毛主席一直引以为憾事。

“譬如抗美援朝,我们出动100万大军,但那时候林彪同志有病······”(1966年5月5日)

抗美援朝时未能赴朝指挥作战,让毛主席引以为憾的除了林彪,还有粟裕。而粟裕未能入朝作战,同样是因为身体的原因。

2、粟裕:致命的弹片

被誉为“淮海战役第一大功臣”的粟裕,在与黄百韬兵团激战至白热化时,连续七天七夜不眠不休地指挥作战,这样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始终出于高度紧张状态的紧绷的神经,让粟裕身体上的多处旧伤复发,残留在头部的弹片,更令他头痛欲裂,不得不一盆又一盆往自己头上浇冷水,以此缓解头痛,坚持指挥作战。

粟裕头部取出的弹片

淮海一战,令本就有伤在身的粟裕,元气大伤,肠胃炎、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各种病症都找上门,最后不得不和林彪一样,前往苏联接受治疗。

3、徐向前:带病坚持工作

1948年,当中央军委指示徐向前最好在十天之内拿下太原城的时候,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的徐向前,身患胸膜炎已经三年了。但是,太原战役的号角已经吹响,即使身体虚弱痛苦,徐向前也不得不带病坚持工作。

在晋中地区作战时,徐向前已经因为病重无法行走,在担架上指挥战役。直到有一天,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徐向前突然咳出血来。后来,经过短暂的治疗,徐向前再次抱病投入战斗中,直到太原解放。

此时,徐向前的胸膜炎恶化了,胸腔内有严重积水,一说话就会引发剧烈的咳嗽和咳血。

最后,徐向前也走上了赴苏联治病的路途。

4、罗荣桓:争取再活五年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963年12月,罗荣桓因病去世后,毛主席悲痛异常,亲自参加了罗荣桓的追悼会,并写下沉痛的悼亡诗。

其实,早在1942年,罗荣桓就因为过度劳累,引发了肾病,继之以尿血、便血。但是,当时山东战事紧张,罗荣桓不得不带病坚持工作。

疼痛至极时,罗荣桓只得用手紧紧压着腰部或者弯着腰走路,后来,连弯腰走路都不能够,不得不暂时休养,接受治疗。彼时,罗荣桓的最大愿望是,争取再活五年,打败日寇,就是死也瞑目了。

为了能够继续打鬼子,罗荣桓接受了保守治疗。好不容易坚持到抗战胜利,此时的罗荣桓,才愿意接受更好的治疗,也被安排到苏联看病。

然而,数年带兵坚持抗战,罗荣桓的尿血症已经发展恶化成了肾癌,不得不摘除了一个肾脏。岂料,手术后还没完全修复好,罗荣桓又投入到了紧张的解放战争中。

医生反复叮嘱告诫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三小时,可是,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大战迫在眉睫,每天只工作三个小时,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

在天津视察时,同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罗荣桓不幸晕倒。静静躺在病床上,罗荣桓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5、毛主席的养生之道

和“林粟彭徐罗”诸位元帅大将相比,毛主席的压力和工作量自然比他们要大得多重得多,此外,毛主席还有两大很不好的生活习惯。一是作息不规律,长年熬夜,且睡眠质量差,常常需要安眠药才能入睡;二是毛主席的烟瘾很大,每天要抽烟两三盒。

可是,73岁高龄的毛主席仍然能畅游长江,还一游就是一个多小时,其身体素质之好,实在让人佩服不已。

那么,古稀之年仍有如此强健体魄的毛主席,是否真如埃德加·斯诺所言,有一个铁打的身体呢?

毛主席的健康和长寿,总结起来,主要有两大原因,就是注重运动和注意饮食。

先说运动。

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毛主席就养成了洗冷水澡的习惯,这一坚持,就坚持了大半辈子年,寒冬腊月也不例外,直到66岁以后,才改用温毛巾擦身。毛主席认为,洗冷水澡,有强身健体及预防感冒之效。

此外,散步、游泳、爬山,这些健康的运动爱好,伴随了毛主席的一生。

再说饮食。

毛主席最喜欢吃粗茶淡饭。每餐四菜一汤,必定是两个荤菜两个素菜,荤菜就是小鱼小虾、红烧肉之类的寻常之物。至于主食,毛主席最爱吃高粱米、小米、红薯、玉米粉之类的粗粮,因此,毛主席的肠胃一直甚好。此外,毛主席爱喝绿茶,这些,都于健康有益。

当然,还要补充一点的就是,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的毛主席,身体从来没有受过伤,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此外,毛主席非常注意劳逸结合。即使工作忙到不可开交时,毛主席也会忙里偷闲选择散步、与人聊天、欣赏花草来缓解身体疲倦和精神上的压力。

早在1917年,年轻的毛主席就在《体育之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观点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且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至老不辍,这才有了斯诺眼里铁打的身体。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

《毛泽东总结的十六字养生秘诀》 人民网

《毛泽东的保健生活与养生之道》中国青年出版社

6 阅读:1978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8:04

    很多疾病和人的寿命长短大多和基因、心态有关,生活和饮食习惯反倒是其次,注重养生的不一定长寿,很多有不良嗜好,饮食作息不规律的人反而活的长久,身边很多这样的例子

华太师

简介:激流文化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