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份百融云AI业务草根调研纪要

数科社 2023-11-10 11:01:21

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对百融云公司进行了一下调研。声明一下,这份草根调研纪要并不包含机构观点,望甄别,欢迎交流评论。

引言:一个队伍的腐烂,往往是从中层开始的。就像一个单位裁员,顶层没法裁,真正干活的基层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所以养那么多中层没什么用,又要拿那么高的工资。

放到股票交易中也是同理,一轮完整的板块整体行情牛熊中,风险偏好大的喜欢龙一;风险偏好小的做潜伏和首板儿;风险偏好均匀配置的喜欢蓝筹白马。唯有行业的二线中位股,里外不是人:上涨时既费资金又没地位;下跌时最先被砸又没人等着抄底。

反过来想,如果板块整体下跌后跌幅小的公司,要么是有资金护着,要么是之前上涨不是因为蹭概念。一个能在板块月线级别调整、同类公司普遍股价腰斩的情况下抗住的公司,是成为日后牛股的“充分条件”,实际上AH股大多数N倍股都有这个底部特征。如果AI是未来3年确定性的产业机遇,那现在挑出来符合上述选股条件的AI公司,加入自选很有必要。

不出所料,选出的公司肯定是没听过名字的,叫@百融云-W(6608.HK)。

【Q&A】

Q:根据公司公告显示,百融云主要技术为AI,第一大业务为MaaS模型即服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公司MaaS业务的商业模式?

A:百融云自2014年创立以来,一直深耕AI领域核心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隐私计算等,MaaS(模型即服务)业务的交付模式,是百融云的机构客户来调用公司的AI大模型,按照自身需要来调用模型中的部分参数及预训练数据集,百融云按照调用量收费。未来会尝试模型整理及私有化部署,以解决垂直行业客户算力成本及AI模型定制化开发需求。客户会根据初始调用AI模型后的效果以及业务投产比,决定是否继续调用,所以对客户来说成本可控且有助实现降本增效。

Q:目前中国AI产业出现百模大战,公司MaaS业务既然是基于AI大模型,那么会不会面临同行业激烈竞争?此外,目前开源大模型已经越来越多,很多企业也开始用开源的方式进军大模型赛道,会不会对公司这种自研路线的AI大模型产生冲击?

A:首先,“百模大战”很快出现的情况并不说明AI大模型是一个竞争壁垒很低的赛道,虽然AI大模型大部分都基于Transfomer架构,但拥有算法和优质训练数据这种先发优势的企业很少。百融云自2014年开始以AI技术为机构客户服务,对于垂直行业的客户信息积累很充分,比如一些未上市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电商、物流、租赁、金融,这类公司并不会公开财务报表和股权结构,而大部分AI大模型的通用属性,让其没有办法拿到此类“天眼查”级别信息,这也就为其进入垂直行业带来困难。

其次,AI算法是需要不断更新迭代的。比如百融云以生成式AI为客户基于特定场景提供营销话术的时候,需要综合用户语音中的关键词、口音、情绪等来排列组合出不同的话术编辑参数,并且按照用户每一步反馈的情况,对应生成不同的回复,更重要的是不断基于反馈来升级生成式AI业务,而上述则刚刚满足AI解决方案当中“外呼系统”的一个步骤。所以做AI工具不难,难的是有AI落地的经验。

最后,开源大模型现在确实很多,国内也有如“魔搭”的开源AI模型社区,开源AI大模型目前优化迭代速度也确实很快,但开源的本质是通过大量的数据推算和“自生成”,借助进化的“优胜劣汰”,让最优质的模型持续涌现。所以开源软件的分支越多,对企业客户来说,选择和开发的成本反而会越高,现阶段B端客户都更偏向于在已有的、完备的模型上进行微调。另外,开源大模型要遵守开源协议,商业使用需要获得授权,海外开源还受属地管辖限制。而国内一直鼓励并推动国产AI大模型自主可控,百融云作为本土AI领军企业将会持续受益。

Q:现在业内有传,微软的GPT5.0已经停止训练,结合百融云自身经验,怎么看待AI训练过程中的一些风险?

A:AI大模型训练中止,大多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是无法识别虚假信息,并且将此类信息不停训练和反馈至模型迭代,百融云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沿用Transfomer架构中的数据清洗和监督训练,把AI预训练数据的虚假识别放在很重要位置。第二是缺乏保密性。百融云自成立以来非常注重隐私计算,因为无论是电商、租赁、物流、金融等领域都存在大量非结构化信息和向量信息,只有在做好隐私计算的前提下,才能为产业赋能。第三是不稳定性和逻辑混乱,虽然百融云目前的Corder算法已经能自动生成代码,但为保证代码质量,百融云有代码工程师在进行监督,也就是“半监督训练”。目前百融云AI大模型业务的开发及进展十分顺利。

Q:第二大业务BaaS业务即服务,公告中显示是按照帮助客户完成的KPI指标进行收费,请问如何界定客户KPI的完成度?

A:会先问客户,比如今年的KPI是具体完成多少个新产品的推广、实现多少销售额、线上投流想要怎样的效果,然后用具体的指标衡量,比如产品销量季度环比增速、投产比、销售额在同行公司中的分位值。

在整个促交易规模的过程中,百融云生成式AI智能语音机器人作用很大,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语音反馈来生成AI智能语音营销话术,从而以模型中最高效的方式向客户推荐产品、以最匹配的话术来促成交易。

另外,百融云可以用自己的大模型BR-LLM,以图文交织交互的方式解决向量数据的问题。比如用户需要百融云的AI来帮助计算多张收据图片中支付的总税额、处理多张输入图片并提取所查询的信息、找到相似年收入家庭的资产配置方案以供参考,等等一系列问题。力求每一个环节提升客户的触达率和产出率,最终完成KPI。

Q:目前市场认为AI产品和业务主要还是对内应用更多,但真正应用到B端的很少,百融云有什么扩展对外应用的进展和计划?

A:除了刚才说的第一大业务MaaS之外,百融云具体AI应用还包括AI数字员工、后端接入企业知识库/API、前端企业IM/H5、人事助理、AI程序员、AI设计师、文案助手、培训助手,这些应用都已经在公司内部完成部署,并且帮助公司实现了很明显的降本增效。同理,如果百融云的电商行业客户面临上游进货成本增加,毕竟很多进口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2023年美元升值很多,导致电商成本大增,同时下游短视频带货等渠道又会面临主播高佣金、平台统一控价等因素,所以在成本增加且不增利的情况下,这类客户非常有动力用百融云已经在内部部署完成的这些AI技术降本增效。这是很大的市场等待百融云去扩展。

Q:公司持续回购是基于对AI业务的信心吗?

A:是的,公司是国内最早探明AI商业模式并已经落地产生业绩的公司之一,各项AI业务进展十分顺利,基于对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当前股价被低估的现状,公司持续开展回购。

0 阅读:2

数科社

简介:关注数字科技行业大小事,多角度洞察数字科技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