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凡人与佛的距离只有1毫米(全翻译,建议收藏)

易痴小成叔 2024-02-04 10:15:55

小成最近看《圆觉经》

佛对普眼菩萨讲:始知众生本成佛。

有朋友修金刚经,发信息问我,如何发菩提心,问题就在“发”上,发应做发现,觉悟、觉醒讲,而不是去营造一个心来,或者打造、淬炼、修炼、幻化一个心来

既然我们本该能成佛,又需要发什么心呢?当下即佛!

佛说,菩提心你本来就具足啊,不需要发心“我要成佛”,如果那样,说明你没有直入本心,你还在心外面幻化一个心

你还在一个三维次第上纠结,是一个有为法,而不是无为法,你还有一个我可以成佛的想法和动作(有为),还有一个法可以成佛(有法)。

一个我、一个法,一个能、一个要、一个发

还是在三维时空,还不在佛说的那个频道上,那个高维的次第上,没直入本心!

~

始知众生本成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告诉普眼菩萨,当他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就能够认识到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清净圆满的,都具有成佛的潜能和条件。

这是佛教的一种观点,称为如来藏说或如来藏学派,认为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心,即与如来无异的真心,只是被无明业障所遮蔽,不能显现。

如果能够除去妄想幻化,还原本心,就能证得圆觉,即无上正等正觉。

接下来小成试着翻译一下这段佛法

《圆觉经》节选: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善男子,所有的众生,各种各样的幻化,都是由如来圆觉的妙心所生

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就像虚空中的花一样,因为有虚空才有花的形象,如果虚空中的花消失了,虚空本身也不会有任何损坏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众生的幻化心,也是依靠幻化才存在,如果所有的幻化都消失了,觉悟的心就不会有任何动摇。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

用幻化来说明觉悟,也是一种幻化,如果说有觉悟和觉醒,其实还是没有离开幻化

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如果说没有觉悟,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要让幻化消失,就叫做不动。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善男子,所有的菩萨和末法时代的众生,应该远离一切幻化虚妄的境界

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因为坚持远离的心就能远离幻化,心像幻化一样的话,也要远离它,远离就是一种幻化,也要远离它,离开远离也是一种幻化,也要远离它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直到没有什么可以离开的时候,就能除去所有的幻化,就像木头里面生出火来,两块木头相互摩擦,火出来了木头就烧完了,灰飞烟灭

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用幻化来修行幻化,也是这样的道理,所有的幻化虽然消失了,但不会陷入断灭。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善男子,知道了幻化就能离开它,并不需要用什么方便的方法,离开了幻化就是觉悟,并不需要有什么渐进的过程。

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所有的菩萨和末法时代的众生,依照这样修行,就能永远离开所有的幻化。当时世尊为了再次强调这个意义,就用偈语说: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从无始幻想,皆从诸如来。

普眼,你要知道,所有的众生

都是从无开始,一直以来都被幻想所迷惑,

其实我们的心都是从诸佛那里来的。

圆觉妙心生,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圆觉的妙心就像虚空中的花一样,

因为依靠虚空才有花的形象,

如果虚空中的花消失了,

虚空本身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幻想也是从觉悟中产生的,

如果幻想消失了,觉悟就会完美无缺,

因为觉悟的心本来就是不动不变的。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所以,那些菩萨和末法时代的众生,

都应该远离幻想,让所有的幻想都离开。

就像木头里面生出火来,

等到木头烧完了,火也就灭了。

觉悟并不是一步一步地渐进的,

而是用各种方便的方法来实现的。

3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