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陈霸先建立大陈不合规矩,唯一以姓立国的朝代

史唠客 2022-11-26 23:58:31

这陈霸先把持南梁朝政平定王僧辩势力以后,萧勃和王琳又跳出来反对,萧勃是南梁宗室又是陈霸先老上司,这可以理解,那王琳又是何许人也?

王琳出身武将世家,他“轻财爱士”,善于笼络人心,在地方上风评很高,在平定侯景的战斗中立功不少。其人性情高傲,在王僧辩还活着的时候,就不买王僧辩的账,把王僧辩气得咬牙切齿,更不用说陈霸先这个后来者了。

在陈霸先刚平了萧勃不到三个月,王琳就开始准备船队攻打陈霸先了。陈霸先不是一个喜欢被动的人,王琳还没打过来,他就派手下大将周文育和侯安都带着两万人杀了过去。

周文育和侯安都是陈霸先手下非常能打的两员大将,对付王琳问题应该不大。十月份,侯安都刚到武昌,占据武昌的樊猛就退走了,随后周文育也进驻武昌与侯安都会师。

本来很顺利的过程中,却偏偏出了一个麻烦。这个麻烦还是陈霸先自己搞出来的。干掉萧勃之后,陈霸先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就让萧方智把位置腾了出来,自己登基做皇帝,建立了大陈,是为陈武帝。立国号这种事情,是很严肃,而且有公认的命名规范的,不能瞎起名字,用姓做朝代名,纵观中国历史,只有陈霸先一个人。陈霸先也是敢为天下先,不过这种行为太土了,一般给自己家卖臭豆腐或者剪刀的作坊起名才会这么干,比如陈记、李记。即便是当年没啥文化的刘邦都不好意思做这种事情,陈霸先就做了,这很能说明他的出身,并非名门世家,或者他并不在乎这些。

不过这事终究办得还是太着急了。当时不管是南朝还是北朝,但凡有点儿身份的人,无论背地里多龌龊,明面上也要顾及点仁义道德。尤其是以权臣的身份改朝换代,是非常讲究、繁杂的面子工程。千万不要以为群臣劝谏、众望所归等客套仪式没啥用,想办成这事,这是必要条件,如果做不好,就很容易出乱子。北朝前有尔朱荣、后有高欢和宇文泰都是忍了一辈子也没跨过这道坎。

陈霸先性子太急,场面都没搂住就改朝换代了,事前也没跟侯安都和周文育通气,这俩人得了消息之后都有点懵了。

这俩哥们儿虽然能打,但都不是陈霸先的嫡系。侯安都是在陈霸先北上打侯景的时候,才加入队伍的“新人”,而周文育虽然是陈霸先从广州带来的,但更尴尬的是他还做过陈霸先的俘虏,只是因为能打仗才被陈霸先看中“招安”的。

现在两人还在前面拼命呢,陈霸先在后面就把公司的招牌给换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果陈霸先最后兵败,他将是另一个侯景,而侯安都和周文育也会被打上“乱臣贼子”的标签,永远背负骂名。

本来处于劣势的王琳,一看陈霸先整出这档子事,也跟北齐签了份协议,并要一个宗室子弟过来。一听要找陈霸先麻烦,北齐便很激动地把手里的人质萧庄送了过去。

这个萧庄刚十来岁,拿来做皇帝很合适。

讨逆的变成了叛逆,叛逆的变成了讨逆。这对侯安都和周文育军队的气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了军队战斗力。两人围攻郢州久攻不克,随后还被王琳抓住空隙吃了大败仗,都变成了俘虏。

在侯安都和周文育被俘之后,战况就发生了大转折,主动权回到了王琳手中。永定二年正月,王琳带领十万水军进至湓城,与陈霸先决一雌雄。

4 阅读:2188
评论列表
  • 2022-12-04 17:18

    陈霸先是以封号建国的,他受封陈王[汗]

  • 2022-11-29 17:26

    有本事小编也建一个以姓为国名的政权出来啊!乱世能成事不容易,你方唱罢我登场,暂时的失败算的了什么呀?最后王琳还不是给灭了吗?这就是天意!

    史唠客 回复:
    哈哈,说得对,俺可以在游戏里建一个
  • 2022-12-20 12:56

    西周时期就有陈国了,东汉也有陈王,曹植也被封陈王,怎么就以姓为国了呢?作者有文化吗?

  • 2022-12-25 13:28

    赶巧而已

  • 2022-12-17 14:16

    小编,你该不会不知道陈霸先早就封为陈王了吧[笑着哭]

    Javier Han 回复:
    封不封王当然是他说了算,至于王的名号,这种“虚”的东西,更可能是礼官们定的。况且,春秋时本就有陈国,借用古国名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史唠客 回复:
    那还不是他嗦了蒜,想要个什么封号都阔以
  • 2022-12-25 00:53

    小编,谁定的规矩?

史唠客

简介:历史爱好者,分享有趣的历史事件,认识各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