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逊战功资历都很高,为何没评上大将?毛主席:该厉害时不厉害

锦心学识 2022-12-22 10:24:51

1955年,新中国首次大授衔在北京举行。那是一个将星璀璨,名将云集的时代,所有参与评衔的将帅们,无不是战功赫赫,一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英雄。

将帅之间,许多人都是老相识,还有一些是多年的搭档和上下级关系,互相清楚对方的资历和战功,在授衔名单正式公布之前,心中对每一位将军的授衔情况,也基本都有一个大概的推测。

授衔名单真正公布出来以后,却发现有些将军的授衔情况,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张宗逊就是其中一位。在许多人眼中,张宗逊的资历和战功都很高,根据他的情况来看,应该授大将军衔才对,但名单中却清楚的写着,张宗逊是上将军衔,并没有评上大将。

张宗逊参军时间很早,表现突出,年仅24岁时就出任红12军军长。八路军时期,更是最初六个旅长之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出任一野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以后,孙宗逊也履任要职。

最重要的是,在此次授衔中,被评为大将军衔的许光达将军,那可是张宗逊昔日的老部下。正因为这些情况,大家才对孙宗逊没评上大将的事情感到很意外,纷纷猜测孙宗逊仅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原因。

据说,张宗逊没评上大将军衔,与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有关。毛主席称孙宗逊:“该厉害时不厉害”,事实真是如此吗?

参军报国

张宗逊是陕西省渭南县人,出生于赤水镇堰头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由于家境不错,张宗逊自幼生活顺遂,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早,思想也很开明。他虽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却见不得穷苦百姓受欺负,对那些欺压百姓的人更是深恶痛绝。

张宗逊有一个叔叔,名为张浩如,就读于云南讲武堂。毕业以后返乡宣传进步思想时,张宗逊当时年仅11岁,却对叔叔所讲宣传的进步思想十分感兴趣。张浩如的宣传,在张宗逊的心中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1924年,张宗逊16岁,在这一年正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起初,他并未想过参军,而是希望利用自己多年来学到的知识,进行“教育救国”,用知识武装穷苦百姓的头脑。为此,他在赤水镇一带积极创办十几所平民夜校。

1925年,张宗逊才逐渐出现了参军报国的思想。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张宗逊便加入了国民党。翌年,张宗逊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五期学员。同年,张宗逊成为中共正式党员,成为一名拥有双重党籍的黄埔军校学生。

可惜好景不长,蒋介石很快就暴露出自己的野心,策划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暴露出独裁者的本质以后,决定利用此次事件,让黄埔军校的学生表明立场,遂不再允许学生拥有双重党籍,必须做出选择。

张宗逊原本就对蒋介石没什么感觉,这次事件对他而言,没有半点可纠结的地方。在必须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张宗逊坚定地写下了自己的选择,退出国民党!

北伐战争开始以后,张宗逊以黄埔军校学生的身份,被调往东江,在那里执行革命根据地的任务。大概两个月以后,又返回黄埔军校学习。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骤然露出獠牙,向昨日还在一个战壕作战的袍泽高举屠刀。张宗逊当时正好处于武汉学习,这才躲过了一劫。但武汉也不安宁,继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汪精卫紧随其后,也在武汉背叛了革命。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4师新兵营排长的张宗逊,随着新兵营被编入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第3营,张宗逊也随之成为警卫团的一名连长。当时警卫团的团长,正是大名鼎鼎的卢德铭。

武昌起义前夕,卢德铭率部奔向武昌,张宗逊在卢德铭的率领下随军前往。但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此时已经彻底撕掉伪装,沿途的国民党军对卢德铭部围追堵截,导致卢德铭行军速度受到影响,最终没能如愿参加武昌起义。

一路激战,全都是为了参加这场重要的起义而拼搏,如今却未能如愿,令卢德铭和张宗逊等人颇为沮丧。失去了精神支柱的众人,决定前往修水休整。幸运的是,卢德铭和张宗逊此行,巧遇了正准备组织秋收起义的毛主席,两支队伍遂合兵一处。

遗憾的是,秋收起义队伍中的大部分指挥员都缺乏实战经验,再加上处于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此战未能取得胜利。

而且,在转战的过程中,卢德铭壮烈牺牲,令毛主席万分悲痛。随着起义形势急转直下,毛主席并未继续按照原计划率军进攻长沙,而是临时改为转战湘赣边界。

期间,张宗逊表现突出,在队伍发起进攻时,他始终冲锋在前,在队伍东撤时,他又主动承担断后的重任。在短短十几天的连续战斗过程中,表现出来极高的军事素质,无论是管理能力和指挥作战能力都给毛主席留下很深的印象。

毛主席的首任卫士长

毛主席率领起义军转战十余日,成功甩掉尾随的敌军,来到江西省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由于此次改编建制变少,干部也都降职任用,张宗逊调任特务连副连长,亲率一个排的兵力专门负责毛主席的安全,成为毛主席首任卫士长。

由于工作关系,张宗逊与毛主席的关系被迅速拉近。毛主席健谈,得知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时,便风趣地对他说:

“原来你来自八百里秦川,那你可是姜太公的老乡呀!因为姜太公垂钓于渭水嘛!”

若是换作其他人,定然要和毛主席聊上几句,但张宗逊性格十分内向,虽然毛主席主动和他搭话,他还是不知如何回应才合适,只好向毛主席憨厚微笑,感谢毛主席对他的信任。

张宗逊不善言谈,工作起来也兢兢业业,自从承担起保护毛主席的重任以后,张宗逊就如同毛主席的影子一般,形影不离。即便是夜间睡觉休息,张宗逊也不肯离开毛主席,为了保护毛主席周全,索性就住进毛主席休息的屋子,毛主席睡铺板上,他就打地铺睡在一旁。

1927年10月27日,部队正在遂川县大汾镇宿营,敌人突然发起袭击,情况十分紧急。连长曾士峨和党代表罗荣桓立刻找来张宗逊,命他亲率一个排的兵力,护送毛主席先走。

毛主席坦然随军赶路,张宗逊则绷紧神经,走在前面探查敌情。走着走着,毛主席突然倒抽一口冷气,一阵剧痛从脚底板传来,一颗尖锐的石子刺破了毛主席的脚心。原来,连日来行军过程中,毛主席的草鞋早已经磨烂了,却坚持将新草鞋留给战士们穿。

张宗逊等人见到毛主席艰难的模样,立刻提议编一副担架抬着毛主席赶路,避免加重毛主席的脚伤。但毛主席坚决不同意,一边向他们摆手,一边说:“谢谢大家,我自己能走。”众人这次也不肯轻易罢休,双方就这样僵持起来。

最终,还是毛主席提议,各退一步,给他找了一根竹竿当拐杖,辅助他走路,争执这才平息下来。后来张宗逊回忆这件事时,忍不住感慨:“毛主席毕竟是读书人,艰苦行军不是他的强项,但他却能坚持下来,真令人敬佩!”

毛主席是一代伟人,吃苦耐劳只是他诸多优秀品质之一。素来以高瞻远瞩著称的毛主席,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情报的重要性,而张宗逊也成为替毛主席搜集情报的人。

当时的部队尚无情报部门,电话、电台全都没有,想要了解外界的情况,搜集相关的情报,只能采取很原始的方式,靠人力四处打探和搜集报纸寻找有用的消息。这两种方式的效率都不高,却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天,张宗逊从外出打探人员送回来的几张旧报纸中,发现了一则重要消息,朱德等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目前正在广东,根据报纸上的内容来看,在汕头地区活动的可能性最大。张宗逊了解消息的重要性,立刻将报纸送给毛主席过目。

正因为此举,才促成日后毛主席与朱德在井冈山的伟大会师,初次显示出情报工作的重要性。由此,毛主席也可以算是我军情报工作最早的创立者了。会师以后,张宗逊任红军第四军的连长,这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位连长之一。

1929年,张宗逊在情报工作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一天,张宗逊翻阅搜集来的一些报纸时,看到了一则敌军相关的消息:

“独七师刘士毅萧致平团,经瑞金尾随共军,朱、毛部不久将被歼灭。”

这原本不是什么隐秘消息,否则敌人也不会将这则消息见报,但张宗逊还是从中解读出“敌人向瑞金袭来”的情报。张宗逊报告军部以后,率部参与伏击,一战将萧团全歼,并俘敌八百余人,缴获枪支八百余支。

此后,张宗逊在中央苏区参与了所有的恶战。同时,因为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与毛主席接触的时间较长,获得无数次聆听毛主席教诲的机会,耳濡目染之下,张宗逊无论是思想觉悟,还是指挥作战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张宗逊24岁那年,就已经出任了红12军的军长,此后又历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1团团长,红 9 军团第14师师长兼广昌警备司令。不知不觉间,这位年轻人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红军战将了。

长征开始以后,时任中央纵队参谋长的张宗逊也随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蒋介石当时设置了重重阻碍,企图阻止红军转移,红军想要顺利突围,就必须要有一支战斗力强的部队当前锋,为红军主力部队打开道路。

长征之初,肩负这项重要责任的队伍是红3军团第4师,时任第4师师长的人是红三军团最年轻的师长洪超。他率部充当先锋部队,冲在与敌人交锋最激烈的前沿,却在突破敌人防线的途中,意外牺牲,年仅25岁。

惊闻噩耗,彭德怀痛心不已,但红军仍处于危险之中,彭德怀不敢掉以轻心,只能强忍着悲痛继续指挥作战。第四师肩负着开路先锋的重要使命,必须要有一位敢打敢拼、有勇有谋的将才担任师长才行。

考虑再三,彭德怀想起广昌之战中,那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身影,此人正是当时担任广昌警备司令的张宗逊。张宗逊临危受命,出任第4师师长以后,率部如同尖刀一般接连刺破敌人防线,一路杀到湘江边,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拼死相搏,终于打通了敌人的防线,确保红军主力顺利渡江。

张宗逊率部参加了强渡湘江、夺占娄山关、攻克遵义城等战役,得到了战火的淬炼,指挥作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但也因为长期在前线冲杀,身上负伤多次,尤其以率部与薛岳兵团作战时受伤最重。

那次张宗逊大腿中弹,伤口溃烂,面临着要被截肢的危险。截肢对一位老红军意味着什么?基本上等于宣告了革命征途的结束,张宗逊宁死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幸运的是,他正好遇到了一位日本留学过的外科大夫,顺利治好了他的伤,保住了他的腿,也保住了他的命。

1936年冬,张宗逊历经千辛万苦后,抵达陕北保安县城,在这里再次与毛主席相见。毛主席见到张宗逊很高兴,一如当年初见时那般健谈,他爽朗的告诉张宗逊:“已经决定调你到总部机关来……”张宗逊闻言也很高兴,仍报以微笑致谢。

1937年1月,调令就下来了,张宗逊被调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因为当时的一局下设文秘、作战、警卫、机要和行管等单位,更直接指挥中央警卫团。也就是说,时隔数年以后,张宗逊历经千难万险,再次承担起保卫毛主席的重任。

重逢固然令人欣喜,但一切的重逢都是为了更好的革命和赢得胜利。张宗逊此次重返毛主席身边,未能长期留在毛主席身边,仅过了半年左右时间,就再次被调离。

被调离的原因是,贺龙麾下的红4师师长卢东升去抗大学习了,身处山西前线的贺龙,顿时倍感压力,遂向毛主席申请,希望他委派一位得力干将出任红4师师长,帮助自己分担压力。毛主席思来想去,觉得张宗逊很适合出任红4师师长一职。

国内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红二方面军准备动身北上抗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张宗逊随之成为第358旅长。不要小看了这个旅长,因为当时八路军一共只有6个旅,张宗逊是仅有的6个旅长之一,率领这支5000余人组成的劲旅,开赴抗日前线。

抗战期间,张宗逊表现十分突出,在贺龙的指挥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得贺龙的赏识。1943年,胡宗南部对延安造成巨大的威胁,已经将358旅扩充到万人的张宗逊,此时接到毛主席电令,“西渡黄河,拱卫延安”。

毛主席再次与张宗逊见面,更加高兴,比平时多了许多话。毛主席赞扬张宗逊比井冈山时期阔气,是万人军队的首领了。毛主席宴请张宗逊期间,笑称蒋介石和德国学了新本事,打算依样画葫芦对延安发起反击,这次调张宗逊回来,就是为了让他对付胡宗南。

毛主席虽然谈笑间略显轻松,但这是他一贯的风格,即便情况再危急,也从来不会慌乱。这一次也一样,毛主席虽然讲得轻松,但事实上,当时的情况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只不过毛主席对张宗逊很信任。也正因为这种信任,令张宗逊感受到了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回去后连夜就开始研究作战计划。

1945年7月,蓄谋已久的胡宗南终于按捺不住,向陕甘宁边区发起了突袭。尽管对这一次突袭有所防备,却还是被胡宗南部侵入边区,攻占了41个村庄。毛主席一边向国内外通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的阴谋,一边组织爷台山反击作战指挥部,由张宗逊出任司令。

张宗逊不负毛主席重托,制定出“正面牵制,两翼包抄”的作战计划,仅用一个昼夜的时间,将入侵之敌全歼,收复所有失地。经此一战,胡宗南部的战斗力大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慑。事后,毛主席在会上提及此事,称赞张宗逊,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

大同战役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呼声,悍然发起内战,调集30万大军“围剿”中原野战军,一场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就此打响。中原野战军奋起反击,毛主席制定了在北线夺取 “三路四城”的作战计划。

经过反复商讨以后,聂荣臻提出的攻大同计划得到批准,成为北线夺取“三路四城”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夺取大同之战是“三路四城”作战计划得以顺利实现的重中之重,若不能顺利迈出第一步,后续夺取平汉北段、占领石家庄、保定、太原等计划,都将难以实现。

随着张宗逊被任命为总指挥,率军从大同外围开始清理大同周边驻守的敌人,夺取大同的攻势正式打响。期间,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总算是扫清了周边敌人势力。尤其是在晋北战役之后,大同几乎成为一座孤城,受困于我军的包围之下。

但此时,攻破大同仍存在明显问题。其一,由于清理大同外围敌人时在应县遇阻,迁延了时日,导致蒋介石有时间派兵来援,必须要做好在攻城期间准备设伏打援的准备。此举风险极高,若打援不成,将与大同城内的顽敌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对我军不利;

其二,大同外围之地虽然被我军掌控,但许多地方的敌人并未被歼灭,他们逃跑后龟缩进大同城,看似取得了进展,但实际上是将困难聚集于攻破大同之战中,攻城的难度也随之提升。

好在,我军兵力十倍于大同城内之敌,具备围城能力,符合用兵之法,且大同守敌楚溪春的能力并不突出,不是名将,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果然,在蒋介石的利诱之下,劝说动了傅作义,位于敌第十二战区的傅作义部,派兵东出增援大同,令大同的局势一时间变幻莫测。

虽然我军对傅作义出兵早有准备,却未料到傅作义如此狡猾,并未率兵直奔大同解围,反而向另外一个重镇集宁扑去,来了一招“围魏救赵”。毛主席见状迅速调兵应对,这才迟滞了傅作义部的进攻,张宗逊得知后,连忙率军回援,大败傅作义。

原本此次挫败傅作义可以一举歼灭其有生力量,但张宗逊此时却犯下一个错误,没有继续歼灭处于绝境的傅作义败兵,反而打算休整一日后转兵西进,歼灭来援集宁傅敌101师,致使打散的残敌重新集结,并与援军会合,获得兵力优势以后,攻破了集宁。

集宁丢失以后,傅作义部率军向大同进发,我军包围大同的队伍顿时陷入不利境地,若继续坚持围城,恐怕要被敌人内外夹击,有反被“包饺子”的风险。考虑再三,负责围城的杨成武下令撤围,夺取大同的计划也就此暂时搁置。

此次攻取大同失败,导致后续所有的计划全部无法顺利进行,反而受此次失利影响,华北的局势急转直下,更间接导致毛主席后来撤离延安。

1947年7月,时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的张宗逊,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先后指挥了进攻榆林、沙家店、清涧城等战斗,利用半年多的时间,歼灭大量敌人并收复大部失地。

对此,毛主席非常满意,8月23日专程去了一趟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为获胜的野战军将士们祝捷!毛主席此次到来,旅以上的干部都得到了接见,毛主席当天很高兴,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还给张宗逊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毛主席决定将张宗逊调到野司来担任第一副司令,其中的“第一”是毛主席特意加上的,用毛主席的话来讲,加上“第一”两个字,是希望能增强他的责任感。紧接着,毛主席又严肃地评价了张宗逊:

“你的长处是稳重厚道, 不足的地方是该厉害的时候厉害不起来; 这一点你应该向彭老总学习, 对上, 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 对下, 该批评的一定要批评。”

从毛主席的这番语重心长地话来看,毛主席确实对张宗逊表达过“该厉害的时候不厉害”的意思。后来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解读,与此前张宗逊在大同集宁战役时的表现联系起来,认为这也是张宗逊没能评上大将的主要原因。

集宁战役期间的失利,确实是张宗逊在评选大将时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其实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

例如,张宗逊乃“禁卫将军”,独自领兵外出作战的机会并不多,往往都是以副手的身份参与指挥。虽然张宗逊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立下了赫赫战功,无论资历和战功都很高,但他是毛主席爱将,而毛主席行事一向光明磊落,自然要在授衔之事上考虑“避嫌”。

张宗逊最后“屈居”上将,并未有任何不满,仍报以憨厚的微笑。展现出他无私奉献,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先,不纠结于个人得失的伟大精神。

0 阅读:178

锦心学识

简介: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探究历史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