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生病在家“住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4-25 11:10:22

(健康时报记者 赵萌萌 侯佳欣 王宁)4月15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负责人万涛背起出诊箱,行走在曲折的小巷和高高矮矮的楼栋中,为家庭病床患者入户服务。

六里屯社区面积不大,面积4.48平方公里。通常,万涛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患者家中;去远一点的居民家,他就骑个自行车,不出15分钟也能到达。

4月15日清晨,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万涛和护士长王青华赶往患者家里。牛宏超 摄

对万涛而言,这是他7年如一日的日常。2017年,北京市在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水开展家庭病床,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7年过去,该中心共建立家庭病床186张,上门查床1486人次、上门置管231人次、上门抽血604人次、上门换药374人次、上门出诊治疗7715人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病床服务作为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延伸和拓展应运而生。

将医院病床“安”在家里

初春,温暖的阳光透窗而入,洒落在83岁江桂英(化名)的身上。

江桂英的房间是家里采光最好的一间,房间内除了她身下的病床,不远处还放着一台电视。“万大夫来了吗?他昨天不是打电话了”,江桂英扭头看向门口,“给我换身衣裳,梳梳头发吧,我得精精神神地见他。”

半年前,卧床多年的江桂英走了一遭鬼门关,脑梗合并肺栓塞,情况十分危急,家人手忙脚乱之后,江桂英最终有惊无险地住进了附近的一家三甲医院。情况渐好之际,她被转回了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里,他们第一次听说了家庭病床。

4月15日,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涛医生和护士长王青华为患者江桂英检查身体。 侯佳欣摄

“把病床安在家里,定期还有医生护士上门,从来没想过还能这样!”江桂英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万涛的帮助下,家庭病床的手续很快就办好了,她也如愿回到了家中。为了让她住得更舒服一点,儿子儿媳还配上了专门的防褥疮气垫。

随着一阵门铃响起,江桂英的儿子迅速走向了门口,迎进来了万涛和王青华。

“江阿姨,腿还疼吗?这两天身体感觉怎么样?”刚进门,万涛和王青华轻车熟路地来到江桂英的房间,量血压、做心电图、检查身体……江桂英这天精神头很是不错,笑眯眯地回应,“吃得好,睡得也好,感觉药都不用吃了!”

万涛一手慢慢地将江桂英扶起来,一手查看着江桂英的腿脚。“年轻那会儿是干建筑的,这一片房子都是我们单位盖的,1958年那会儿不小心从三轮上摔沟里去了,后来身上就落下病根了。”

江桂英的儿子今年也已经50多岁了,他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因为脑梗康复治疗及复查,每周需要去2次医院。但我们这是老楼,没有电梯,上下楼全靠担架,只能打120,去趟医院就得折腾一天。现在医生和护士直接上门,真的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了!每一次他们来,我们心里就特踏实。”

万涛介绍,社区老年居民较多,高龄、中风瘫痪等失能老人需要定期检查、治疗、调整药物及后期康复等。平时,对于换尿管、定期输液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家属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体力照顾患者,请假、送诊、挂号……既让家属操碎了心,又让患者奔波劳累,得不到更好的休息。

为满足像江桂英这样符合住院条件、需要连续治疗但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患者,2017年10月,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原有家庭医生签约上门巡诊的基础上成立了家庭病床科,为辖区空巢、高龄、失独等特殊人群,特别是因病行动不便符合建床条件的居民建立家庭病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

在家“住院”还能用医保

44岁的万涛医生在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已有15个年头。作为中医全科的医生,除了日常诊疗,如今还担负着辖区家庭病床管理工作。最多时万涛医生负责15张家庭病床患者的管理,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101岁。他经常都是利用午休或者下班后的时间到患者家里进行入户服务。

在万涛看来,“这些患者有的跟了我好多年,就像是自己家里的老人一样,心里总是惦记着。”说话间,沿路不断有买菜回来的居民和万涛医生热情地打着招呼。

4月15日,沿路不断有买菜回来的居民和万涛医生、护士长王青华热情地打着招呼。 侯佳欣摄

从江桂英家出来,进入另一个小区,爬上四楼,一扇虚掩着的门后,就是王大川(化名)的家。曾经180斤的他,如今被疾病折磨得不足140斤,面色也不是太好。看到了万涛,尽管已经说话不太清楚,王大川还是尽力地和万涛打了招呼。

“老人半身不遂四年多了,还有癫痫,时不时就要发作一次。”万涛告诉记者,“去年因为泌尿系感染在我们中心住院,看到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就和家属沟通,能不能建个家庭病床,我们每周过来,家属一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万涛等人的精心护理下,王大川尿路感染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不仅如此,一直困扰他的癫痫也很久都没发作过了。

“犯起病来我和保姆两个人都压不住他,最严重的一次下巴都脱臼了,不停地吐白沫,有时候一折腾一整夜,我们也跟着提心吊胆,现在好了,都能睡个安稳觉了。”说起建立家庭病床后的变化,王大川的老伴不住地感慨。

“我们住院期间共花费4000元,报销近3000元,自费部分仅1000多元。”王大川的老伴激动地说,好政策,让老伴得到更好的照护,他们也还负担得起。

万涛告诉记者,医生单次出诊费是80元,护士出诊费是50元,其余各项医疗服务均按照单次计费,以导尿为例,单次20元,这些服务都是按照住院比例来报销的,报销比例在90%以上。

2016年12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北京市社区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起付线预计可降低50%,由1300元降低至650元。如果参保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门诊报销比例可达到90%。

另外,治疗性家庭病床可以转往社区卫生机构或大医院,大医院也可下转到家庭病床,实现双向转诊。

对于像江桂英、王大川这样的老年人来说,能够在家里享受在医院一样的医疗服务,为提高他们自身疾病康复提供了多一种选择。

六类病人可申请家庭病床

从2017年家庭病床服务开展以来,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累计建床186张,上门查床1486人次、上门置管231人次、上门抽血604人次、上门换药374人次、上门出诊治疗7715人次。

此外,中心建立26支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服务相对应的社区签约居民,仅2023年签约人数34469人,签约率45.95%。在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对有需求的患者开展家庭病床建床服务。

“‘家庭病床’是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延伸和拓展。患者既能享受国家医保政策,又能享受医生提供的上门医疗服务。申请家庭病床的一般都是高龄、慢性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患者,还有一部分是出院后需要延续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副主任王艳红告诉记者,“从手续上看,病人还属于在院的患者。因此,看病也不需要来回挂号,有‘绿色通道’。”

4月15日,万涛和王青华上午看完所有的患者居民,回医院的路上一边走一边讨论他们的病情。牛宏超摄

“开展家庭病床,一方面居民确有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基层医务人员要有临床医疗护理保障能力。”在王艳红看来,同院内病床相比,医务人员无法全时段待在患者身边,同时诊疗环境、条件也相对弱化,医疗安全至为关键。患者提出申请后,需通过建床评估,诊断明确、病情已趋稳定、非危重症患者、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等条件是门槛。

据了解,“家庭病床”服务模式是针对有建“床”需求并符合建“床”标准的患者,按“一人一档”的原则设立家庭病床,家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定期提供查床、会诊、治疗、护理及康复等一系列丰富且专业的上门医疗服务。

“针对有需求的家庭,申请家庭病床服务的流程目前是患者或家属向签约机构提出建床申请,并携带患者相关病史资料以及身份证等,到所选择的签约机构申请收治。签约机构组织建床评估后,确定建床的,按住院程序在签约机构办理建床手续。”王艳红表示,目前家庭病床服务主要包括全科医疗、基本护理、康复照护、药事服务等,且可享受医保服务。

2007年,原北京市卫生局就曾颁布《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鼓励患6种疾病的市民申请家庭病床,接受社区医护人员上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目前,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均在试点开展家庭病床。

王艳红表示,家庭病床服务对于基层医疗机构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与传统的门诊模式相比,上门服务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张家庭病床,近则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百米,远则在三四公里以外。上门出诊,医务人员要穿越红绿灯、进小区门、通过楼道门禁、爬楼梯或坐电梯,所付出的精力远大于院内查房。

“百姓有建床的需要,我们就要积极去做。遇到问题就多举措解决,一点一点摸索总会找到办法的。”在王艳红看来,“建了床就是责任,无论风霜雨雪,无论春夏秋冬,只要百姓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做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