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历问题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供需问题

人文之光 2023-12-29 16:12:46

虽然依据官方的说法,第一学历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但是不可否认,现实中很多单位在录用新人的时候,依旧会提出第一学历概念——因此很多年轻人表示不服,跟用人单位鬼扯第一学历不存在、不合理。其实这样大可不必,因为当用人单位打算不录用你的时候,你的一切辩解,都不足以改变态度。

当然,很多大学生并不理解这一点,毕竟我们的大学并不教育学生了解人情世故。

其实第一学历的本质问题更多是因为供需问题。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已经被炒作二十多年了。而第一学历问题也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不断出现变动。

虽然本世纪初,扩招后的大学生开始涌入社会,很多民办大学生和专科生就业面对困难:和现在的困难不同在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是的确遇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那时候的民办本科毕业生和专科生则更是恼火没有太好的工作——即大公司的工作。但是主体来说,有了工作以后,那时候的大学生也都有发展空间。

因此那个时候第一学历更多是统招和非统招的差别:即非统招的自考、成教、电大的毕业生,感觉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被歧视——当然,2000年的成人高考也有一定的淘汰率,当下很多的统招专科生如果在2000参加成人高考,还真未必考得上。

因此那时候,有了全日制背景的大学生,都不会太在意第一学历问题——毕竟那时候大学生不断新增,就业岗位也不断激增。甚至土木工程行业还吸收了广大的自考生参与:记得小编认识个自考生,也是那个年代拿到自考大专的毕业证,而后考了二建和一建,目前也是混到了年薪二十万——说到这小编有必要补一句:做人不要自怨自艾,要面对现实,同时要努力振作。

2、供求关系

大约2010年代开始,第一学历得到了重点关注:因为硕博的人数激增,而且也出现了自考生基础上获得研究生学历的群体,因此一些比较高大上的用人单位对于一大群来应聘的硕博,需要考虑优中选优,而如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确定哪一个更优越一些?对于企业的人事部门来说,就是看学历结构:即都是一个层次学校的研究生,则考虑一下本科的情况。当然这个选择模式不一定靠谱,但最起码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因此本质来看,所谓第一学历问题,就是用人单位在选择应聘人员的时候,为了解决成本而采取的筛选手段。问题的核心在于供求因素——即人才的基数和岗位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如果当下社会上的硕博人数只剩下十分之一的话,相信第一学历问题也会随之消失:毕竟好多用人单位都雇不到硕博,也就不会挑剔硕博的本科出身如何了。

因此,纠结第一学历的问题不要考虑说服用人单位,毕竟根源在供求关系。

0 阅读:182
评论列表
  • 2024-01-04 06:03

    很多专业研究生要求全日制本科。3+2或者专升本连报考资格都没有。第一学历很重要。家里条件好一定要读本科。同专业即使民办花钱也比专科值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