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常州十四景”,500万常州人知道哪几个景?

翎儿聊商业 2024-05-06 03:28:26

古代常州就是文旅之城,园林密布,百园争艳,水系发达,河湖秀色。类似杭州“西湖十景”那样‬‬的‬景观‬,一‬共有十几‬组‬。例如‬,“前黄‬八景‬”、“奔牛‬八景‬”、“横山‬八景‬”、“高山‬八景‬”、“西郊‬八景‬”等等‬,景观‬数量‬最多‬的一组便是‬“常州‬十四‬景‬”,并伴有‬‬前人的‬诗词‬‬描述‬。

常州十四景(一)

常州‬十四‬景的近半数,坐落在京杭大运河与关河之间的古城区。

白云问渡 - 景观位于白云溪河畔,白云溪是老城中心的古河,河道‬流经‬前后‬北岸‬西‬东‬两侧‬,在城市化浪潮中被‬填埋。这里曾经是常州的"文脉",文人墨客持续千年聚会地‬。

前人留诗:"溪上白云飞,居人半临水。斜月一舟横,白云在波底。"

斜桥晚霞 - 观景的位置在玉梅桥,大致是如今的斜桥巷附近。

有诗记录下此处的晚霞:"碧树一家门,红桥三尺水。日落归霞空,秋风满溪涘。"

东皋菊市 - 菊市在常州有名的东皋园,园林旧址大致处于省常中及其北侧的区域。

有诗详细描述了当时的菊市:"东皋三余里,种菊连阡田。秋老桔槔间,寒花媚野叟。"

负郭钟声 - 即千年古刹天宁寺,悠扬的钟声绵绵:

"木落寺钟声,波寒花雨下,啜茗数归渔,秋吟久成社。"

红梅坐雨 - 红梅公园内的红梅阁,诗人在阁中记下了红梅盛开时的雨景:

"阁以红梅名,梅时无一树。仙雨歇遥山,苔绿侵行路。"

砚池荷风 - 东坡公园的舣舟亭附近,苏东坡留下的洗砚池与荷风景色:

"东坡洗砚池,碧水长芙蓉。风微众香敛,犹闻水石踪。"

常州十四景(二)

南河买舶 - 城西的南运河边,诗中记载了当时船舶市场火爆的盛景:

"尽日织行舟,桅旌漾风影。市火入溪流,停桡夜声冷。"

常州十四景(三)

十四景中的两景,落在今天关河西段的北侧。

芦墅春耕 - 古代常州是"鱼米之乡"、江南的粮仓,农业发达,大量的田地来自围湖造田,春耕地大致是现在的芦墅公园及其周围,诗记下了那次春耕:

"甫耕蓑衣归,湖田已沾足。蒹梆动茆龛,门掩菱溪绿。"

山庄听竹 - 这里的"山庄"指的青山庄,今天的青山湾及其北侧,青山庄是常州著名的园林,与文学名著<<红楼梦>>颇有渊源,故称"常州大观园"。访客到此,情不自禁吟诗:

"牵船访山庄,溪声送兰桨。开径八琅玕,无人露梢响。"

常州十四景(四)

茶山晓雾 - 现在的茶山街道曾有一段低山,是古代常州有名的产茶地,名日茶山。雾气缭绕和钟声(可能是清凉寺的钟声,距离不远)被诗人记下:

"起伏不成峰,斜入南河水。秋晓露未晞,古寺钟声起。"

常州十四景(五)

最后四景,将这组景观扩张到更大的范围。

陶村渔集 - 集市位于滆湖(西太湖)岸,从太湖而来的渔舟,最先映入诗人的眼帘:

“渔舟太湖来,晒网秋潭洁。初日照分鱼,筠筐乱飞雪。”

华渡东社 - 诗人被武进走马塘的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吸引:

“小桥曲通聚,环径直横溪。村春急岁晚,户户香流匙。”

安阳新雪 - 景色从今天的武进东到无锡的安阳山(阳山),江南也有千山暮雪、鸟飞绝:

“停舟阳山下,贪看阳山雪。日暮照吟倩,寒林鸟飞绝。”

蓉湖新月 - 常州东北部的芙蓉湖月色,入了诗人心境:

“秋至呼舟行,荡入五里湖。月出未知归,人声在烟水。”

随着城市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等,跟消失的芙蓉湖一样,“常州十四景”的原始景观已基本不在。万人观一景,月湖落星辰!

0 阅读:0

翎儿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