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你的转场能力强不强?

秦朔朋友圈 2024-05-05 09:50:17

前面写了《五十岁,得存多少钱,爱和自由?》《四十岁,心力要强人要松》,受到大家喜爱,有读者就让再写写三十五岁。那就来吧,定个主题,就叫转场能力吧!

我们几个85后聚会一定会聊个主题,就是身边有什么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人、事、物、象。朋友说起一件,她的朋友是AI公司的技术合伙人,前面熬了挺多年,也有不少投资人,快进入收获期,但是这个行业烧钱太快,你做出来了一个产品,很快就会被超越,不跑就死,跑会慢点死。

有时候,有才华也是一种运气,他靠真本事挖到了两枚比特币,然后开始做关于能源的事情,游刃有余地延伸上下游,刚巧那段时间流行一个段子叫“AI的尽头是新能源”,果然江湖的传说都不全是捕风捉影……

看看身边人,在创业合伙人位置上、中高管位置上退下来的人,这几年也是多的。离婚、失业、降薪、重疾的,也挺多,无论是主动转场还是被动转场,换行业,换城市,换生活方式是必然的。白居易说的,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而在人情反覆间,能群居也能独居,也是现代生活必备技能。

没有对手,只有自我进化,就没有赛道。转化、切换、转场、转依,成为了大家安身立命的主要技能。又能折腾又能自我安定,才是心安,不然就是心死罢了。

心安有三要素,那是开放,敏锐,稳定,岁月静好的片刻都是大部分时间一地鸡毛斗争而来的。

感情躺平事业卷,事业躺平爱好卷,爱好躺平子宠卷(孩子或宠物)……总之,人总有牺牲和舍弃,总要抓住自己人生的精要,我觉得这代人在心智上是在进化的,明白很多事情都是兰因絮果,世界都是草台班子之后,还能面对、接受、处理、放下,然后继续低调精猛,谦狂交错。

不久前一个周末我去合肥演讲,很巧就住在李鸿章故居附近,于是醒来马上就去李府报到。我的一天读一本书进行到了460多天,每个小阶段有个小重心,那时在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相关的书籍。我一贯都是“文本现实混合主义”,认为万事万物皆是素材,我的心可以承载各种发生的痕迹。

就像韩愈《获麟解》里说的,大家都没见过麒麟,但是麒麟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心里。它不是形、体存在,而是痕迹、德性存在。(“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

生活过着过着也都是巧妙的素材,人生就是自探索。所以,我们非常需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造成一个系统的、精要的、自律运转的内核。

当我们把矛盾、困惑、难题,以及二元对立的东西合成自己的新理解时,就能迸发出新东西,那就接近自己的天性了,悟道了。

在诸多流逝的瞬间之中,那个连通了未来一系列发展的时刻,在它当下的、正在发生的、孕育多重可能的形态,被称作“凯洛斯时刻”。

转场力最集中的时刻,也许就是“凯洛斯时刻”。

李鸿章是最明白什么是变化的人,他提出当时是“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对于局势的研判,从现在看都是高明精准的。

我对于李鸿章故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字,选用的背景色也是有审美的。我还在李鸿章自传里看到了咸丰画的马,也是精妙的。

才华傍身,连帝王将相都需要。所以我认为,才华是这个世界的基础款底配。人生要有新东西,靠的还是自己的迷茫和觉醒。

李鸿章中进士还是挺顺利的,毕竟安徽文人研究者的底蕴深厚,比如桐城派强调的“义理、考据、词章”就深深地影响了他;他拜曾国藩为师,这个湖南人又给他加入了知行合一、经世济民等等勇猛精进的行动特色。李鸿章年轻时候就文武兼备。

但是随后,时局动荡。他也会焦躁、抑郁、矛盾交混,这样的时刻持续了五年,他写到——“战场受挫,仕途维艰,昨梦封侯今已非。”(译:战场上无功可彰,官场内多方掣肘,拜相封侯梦眼看无望。)三十五岁的李鸿章内心深处仍在梦想“八千里外觅封侯”,他并不愿随波逐流,更不想混官求荣。

有时候,你只要还在局中,经历风雨,又熬又扛又平静,很多势头会降临到你身边。任何事情,其实都是潮汐,就像如今金融圈讨论的小作文主题——900亿美金从美国流出一样。

迷茫时刻,机会降临——曾国藩的好朋友江忠源那时做了安徽省的父母官,曾开始有意布局,将早年的得意门生李鸿章插入江的圈子里。

李鸿章后来自嘲为“从翰林变绿林”。这个转场转得猛啊!剿匪之中,他的有些判断甚至比他老师还准。

到了40岁,他就成了江苏巡抚,41岁成为五口通商大臣,还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馆,这是他洋务之旅的开始。45岁成为湖广总督……他成为命运的宠儿,后来变成了一个乱世里纵横自在的大家。

50岁的时候,他被授武英殿大学士,设立轮船招商局。你看,到现在招商局依然是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之一。故居里有一个屋子的展览都在谈招商局的现状。

所以,50岁左右做的事情,拉长时间看,确实是人生理念最凝聚的地方。可惜的是,在梁启超看来,他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所以不如曾国藩。

35岁到50岁,是黄金15年。迷茫觉醒,都在刹那。而且35岁迷茫,太过正常了,大家都一样。

人有时候要经过非常艰难的跋涉,度过非常难的阶段,才能跟自己的心对上话。然后保持一种无畏和自由。

我写《四十岁,心力要强人要松》的前后,知行合一。某个周五夜里坐高铁去合肥出差,然后周六上午参观了李鸿章故居和安徽名人馆,下午演讲。傍晚回上海,22点半到家,23点睡觉,周日4点50分起床准备跑上海半程马拉松,然后中午跟MBA同学吃饭,下午收拾一下去昆山出差,然后第二天公司参访,第三天就写完参访笔记。这一周,每天看完一本书,依然雷打不动。

我懂得放下所有的预设,然后该工作工作,该打坐打坐。这都拜规律的长久训练过的生活所赐,如果没有断舍离,如果没有悲喜交加都体验过了,可能我不可能这么敏捷自由。我是在生活,我不是单纯为了工作、搞钱,所以,很多人还是觉得我很佛系,在上海生活压力那么大,处处需要钱,为什么不全心全意搞钱育儿。

人的主调,就像咖啡和茶一样。第一个被品出来而不是被闻出来的味道是草香,木香,花香,

3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