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客流新高看“五一”福建游客接待量,三坊七巷为何热度爆表

冬易聊房产 2024-05-05 05:30:22

今年“五一”假期许多福州市民感到一头雾水,三坊七巷可谓盛况空前,旅游热度突然间高涨到这个程度。以往常见南后街挤得水泄不通,坊巷里没有太大人流,今年就连每一条巷子都人潮涌动。

本号3月28日文章已经做过分析,福州和厦门的地铁客流存在强烈反差,福州周末高于工作日,而厦门作为传统旅游城市,周末客流竟然比工作日低,这正是两地民生状况的真实写照。大家不禁要问:以前一到周末泉州、漳州人都跑厦门逛街购物,省内其他城市的游人也纷至沓来,那么厦门的游客都到哪儿去了?

读完那篇文章不少“人”气得来喷我,有人特地搬出北京、上海、深圳的数据来怼我,说人家也是工作日高于周末。倘若有人真心觉得厦门能和一线比,房价炒得高就是一线城市,那我也无话可说。

事实上我们看到今年“五一”假期,青岛、武汉、南昌、哈尔滨等众多二线城市地铁客流纷纷借着假期刷出亮眼数据,福州同样喜报频传。5月1日当天下着大雨,福州地铁客流量依然突破120万,位居史上第三,东街口站厅从早到晚挤得满满当当。第二天雨一停马上创下历史新高,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游客数量大爆炸,肉眼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过完“五一”就是各城市“比吹牛”的必经环节,互相攀比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届时福建各地相加又会远超省级总数。固然有些数字可以随口编,但我一再强调:当你撒了一个谎,就得用更多的谎来圆。比如你说本市游客接待量大增,那地铁客流也必然大涨对吧?大家都想问问厦门地铁客流量有没有创新高?

今年三坊七巷热度爆表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厚积薄发。此前经过了一次次热搜的铺垫,红遍全国的游神,感人至深与妻书,满门忠烈林徽因,以及“五一”前面向广大百姓免费开放的大批文物建筑,不买热搜却不经意间全是热搜。

如今在三坊七巷里游览,我经常听到身边的年轻人谈起林则徐、严复、林徽因、林觉民等名人的生平事迹,陈宝琛、沈葆桢、萨镇冰、林祥谦等名字也不再有人感到陌生。很多人知道,在广州黄花岗牺牲的福建烈士基本都是福州人,在中山舰上抗日牺牲的海军官兵多数是福州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抗战为国捐躯的军衔最高的海军将领,第一个牺牲的共产党员,这些都是福州人。

这片人杰地灵的福地神州,既有灿若星辰的无数英烈,也蕴藏着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随着一代又一代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四有新人”成长起来,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便如醇酒一般等人细品。

我再随手多讲几个故事吧,除了众所周知的世纪情书《与妻书》,同为“黄花岗十杰”的方声洞还有一篇感人肺腑的《禀父书》。在黄巷的台湾会馆里,展出了一份《五人上书》,读来令人热泪盈眶。

除了林觉民与陈意映,福州还有不少生死与共的伉俪,比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他的妻子叫沈鹊应(沈葆桢的孙女),在林旭死后不久殉情,诗人夫妻同为理想信念而捐躯。再比如中山舰上有个水兵叫林逸资,抗日牺牲时年仅22岁,他的新婚妻子守寡66年后与其一道长眠在三山人文纪念园。

为什么福州的文旅宣传相比省内其他城市显得没有重点,因为这座城市有太深的底蕴,有太多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只能等大家自己去发现去品味。还记得那位千里迢迢来看沈葆桢、萨镇冰墓的小伙子吗?这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硕成果。

“五一”前镇海楼完成改造重新亮灯,入夜之后抬头望去,我们能感受到有太多的英灵和神明在天上护佑着这片土地。正如游神给人带来的震撼,心存善良正气的人看了感到平静和笃定,心怀鬼胎的恶人看了感到不安和恐惧。

1 阅读:2

冬易聊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