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军为何总是不敌日军?说到底当年的国力还是太弱

文诩历史 2024-03-31 11:12:29

在近现代的历史中,抗日战争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历时14年,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浴血奋战之下,最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然而,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正面战场上,我国的军队经常不是日军的对手,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初期,更是如此。哪怕最终取得胜利,也往往是惨胜。这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国力差距。

这一点必须正视。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后,国力迅速发展,再加上扩张的野心,因此日本的工业和军队实力迅速提高。在当时,日本的综合实力确实是达到世界前列。

而我国虽然在1912年推翻了清政府,但是国家并没有进入好的发展,仍旧存在军阀割据的局面,一直到张学良东北易帜,才算是让国民党基本达成名义上的统一。

此外,那个时候的蒋介石一直致力于消灭共产党,根本没有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发展上去,虽然也在从德国、苏联等国家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军队的综合实力还是比不上日本。

等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时候,在正面战场上,我国的军队所配备的装备与日军有着巨大差距,再加上军队素质也比不上对方。国军只能依靠地形以及一腔热血来与日军交火,这就会造成大量牺牲。因此,在最初的时候,国军基本是败多胜少,哪怕胜利也是惨胜。

而随着战争的持续,一方面国军军队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武器装备也得到美国的支持,不断缩短着与日军的差距,自然就能取得胜利。

其二,最初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友好。

在日本刚刚发动侵略的时候,国际对中国的支持非常低,再加上当时并没有达成反法西斯同盟。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就曾将希望寄托在国际组织上,但是他们根本不支持中国。

后来,当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候,蒋介石只能命令麾下军队进行抵抗,但是不敢正式对日宣战。因为他在没弄清楚西方国家对日本的态度之前,不敢贸然如此。

国际上没有足够的支持,让最初的国军交战的时候没多少底气,毕竟过去清政府曾遭到八国联军的侵略。

因此,在抗日战争中,国军总是遭遇败绩确实是有着一定的国际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军队综合实力与日军差距过大,很多人对日军经常抱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不过,我国人民终究拼死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赢得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现在的我们也要牢记历史,珍惜和平,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0 阅读:2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