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热点,看黔酒深刻变化

云酒 2024-05-17 13:43:11

贵州省立足产业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构建黔酒新业态、重塑新格局。

出品丨云酒·黔酒研究所

近期,贵州酒产业的几则消息备受关注。

5月14日,由贵州省商务厅主办的黔酒全球行品鉴推介会在新加坡举行,以茅台为代表的贵州优质白酒队伍亮相狮城。

在此之前,张德芹执掌茅台,习酒升格贵州省管大一型国有企业于4月末官宣;近期又有公开消息显示,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芦忠于已兼任遵义市白酒专班班长;5月26日,2024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又将拉开帷幕。

从上到下,黔酒新局面正在形成。行业普遍认为,这次调整是更高层面的部署和规划,将重塑贵州白酒产业格局。

在云酒头条看来,这是贵州省基于历史性的结构问题所作出的一次重大战略动作。贵州白酒产业的政策性、战略性优势已为大家所共知,但“黔酒之强,强在政策,强在茅台”这种观念仍普遍性存在。

实际上,近年来黔酒的诸多顶层设计和战略动作,其核心都在围绕解决区域结构性、产业结构性问题。而随着这次习酒地位的进一步提升,黔酒结构性弱点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

█ 统筹兼顾

6年前,贵州茅台的一则公告引发了人们热议。

2018年9月28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项目建设地点在习水县新寨、柑子坪、大地,紧邻习酒厂区。

这是茅台首次决定跨产区布局产能。虽然在赤水河流域、酱酒核心产区,但此举还是引来不少人的质疑。

而当茅台2022年再次投资习水产区时,质疑的声音也随时间流逝,外界开始深刻意识到茅台的前瞻性布局及其重大战略意义。

2022年2月25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一期建设项目在习水启动。

是年年初,国务院发布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可见,茅台跨产区布局,不仅仅是为酱香系列酒提供要素保障,更是立足于贵州省白酒产业新格局的一次战略部署,对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意义非凡。

事实上,为了更好发挥各产区的潜力,协同产区高水平发展,贵州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仅从人事安排上,便可知一二。

例如2022年,仁怀市副市长邓帆调往贵州省工信厅,担任酒产业处负责人,现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酒产业发展处副处长,兼任贵州省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

为高位推动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建设,遵义组建了遵义市白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成立了遵义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职统筹推进白酒产业发展,以加强对涉酒县(市、区)白酒产业工作督导。

此外如长期在仁怀工作的汪能科,调往赤水市任市委书记,长期在仁怀、习水两地任职的陈钊,调往桐梓县任县委书记。在他们的带领下,两地的白酒产业日新月异,向好发展。

可以看到,平衡、协同发展一直是贵州省白酒发展的主旋律。这次茅台、习酒调整,将这种平衡策略显性化。

有观点认为,贵州茅台与贵州习酒同为省属“大一型”企业,极大拉升了贵州酱酒战略高度,通过“双峰对峙”,树立“双子星座”,将根本性改变贵州酱酒产业生态。

█ 破解历史性问题

时至今日,行业内一直存在酱酒热还是茅台热的争议。这种争议,恰恰暴露了贵州白酒产业结构性优势的不足。

这一弱点从近年数据便可看出。

根据贵州省经信委的数据:预计2017年贵州白酒实现利润总额达430亿元,约占全国白酒产业利润总额的35%;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902亿元,增加值完成80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2倍和2.14倍。

然而,如果从中扣除茅台集团2017年的764亿销售收入、664亿增加值、403亿利润,“剩下的蛋糕”无情诉说了黔酒整体的“尴尬”。

根据权图酱酒工作室统计,2023年,我国酱酒实现销售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利润约940亿元,同比增长8%。如果我们刨去茅台、习酒、郎酒的2000亿,其他企业占比可想而知。

两极分化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产业弱周期下。即使是在2020年之前,这一比值仍未有大的变动。根据贵州省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19年贵州省白酒行业所获得的营业收入以及利润,茅台一家便占据了92.5%与99%。

因此,贵州酱酒要做更好的改变,必须在结构性变化和地域结构变化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从近年贵州省的酒政规划来看,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对比贵州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可以发现明显的变化。例如被点名的龙头企业,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茅台集团一家,扩大到“十四五”纲要中的茅台集团、习酒、国台、珍酒、金沙、董酒等。

在政策的驱动下,贵州从高度依赖茅台镇到多产区共振。可以看到,依凭生态优势、产业底蕴和活跃政策,习水产区、金沙产区、赤水产区乘势上扬,已成中流砥柱,与仁怀形成了赤水河上游、中游、下游全流域战略布局。

此外,其余县市或由当地政府的推动,或在老名酒的战略驱使下,纷纷加码酱酒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

而黔酒新格局的形成,离不开贵州省的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

█ 黔酒新格局,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有行业人士认为,贵州白酒从未像今天一样,机会之显著、规模之宏大、战略之坚决。

黔酒这种气象,往回倒推10年、20年都是不可想象的。

从2005年起,随着全国白酒行业的加快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把白酒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大力扶植。20年来,白酒产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尤其是几个重要的战略动作,让黔酒真正插上了翅膀,得以强势崛起,傲视群雄。

尤其是2022年国务院发文支持贵州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对贵州白酒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今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做好酒旅等融合发展大文章,深入研究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从产业规律来看,以产品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龙头效应会十分明显。但要形成以“生活方式”为主导的发展路径时,则既要有龙头引领,更需要更多的企业、品牌发挥合力,需要更开放的产业环境。

而经过结构性调整后,黔酒新格局将更加有利于贵州酒业向“卖生活方式”这一产业形态转变。

在全新思维中,龙头品牌、大品牌、梯队品牌、中小企业等都可在新业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对全域向“生活方式”转变起到推广、引领作用。

事实上,这种模式已被国外实践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是产业构建更高形态的必由之路。法国波尔多红酒正是以倡导的生活方式理念而畅销全球,以多品牌、多产业链的结构形态去展现法国葡萄酒文化,同时以完备的生态体系、标准制定筑牢产业基石。

贵州正是汲取了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省情,立足产业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以开放、协同的理念,对黔酒进行新业态的构建和新格局的重塑,意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产区。

0 阅读:0

云酒

简介:捕捉酒业动态,观察酒业趋势,做酒业思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