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平献土”后教皇国成立,意大利统一时庇护九世躲进梵蒂冈

史海撷英 2024-05-18 18:09:45

梵蒂冈城国简称梵蒂冈,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国土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也就相当于两个鸟巢体育场大小,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

由于国土狭小,梵蒂冈既无工农业,也无自然资源。但凭借罗马教廷特殊的影响力,梵蒂冈靠着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特别财产款项的银行利息以及教徒的捐款,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坐拥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还在北美、欧洲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

不仅如此,教廷还拥有一个庞大的情报机构。

1948年意大利大选,原本左翼政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但美国的介入,进行大规模金钱援助。加之教皇发动300个教区的教士,鼓动选民投票给右翼政党天主教民主党,最终天主教民主党以47.9%的得票率胜选。

既然教皇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为何只有巴掌大点领地呢?

实际上,历史上的教皇也曾经阔过。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经过两百多年征伐,意大利的土地上主要存在三股势力,分别是拜占庭帝国、伦巴第王国和教皇。

丕平三世

相对来说,教皇的软实力很强,信徒遍布欧洲,但硬实力却最弱,时刻面临着伦巴第王国的威胁,急需找靠山。而就在这时,西欧法兰克王国的宫相矮子丕平不满足自己此时的地位,企图通过篡位夺取王位。但篡位这种事,无论何时,无论中外,无论何人,敢做就必然会背负骂名。丕平既要里子,又要面子,需要以一种特殊方式为自己的篡权披上合法外衣。

如此一来,缺乏硬实力的教皇和缺乏软实力的丕平便一拍即合。教皇以上帝的名义,承认丕平夺权的合法性。称王之后,丕平也投桃报李,对教皇照顾有加。

754年,丕平亲率大军,扫平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并将这些地区的一部分赠与教廷,作为教皇承认自己合法性的报答。这便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丕平献土”。至此,教皇拥有了约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教皇国随之成立。首都为今天的罗马,国体为政教合一性质。

之后的一千年,欧洲的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高度绑定。教皇势力在中世纪一度凌驾于各国王公之上。不过,由于教皇国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通过侵略方式来扩张领土。但教皇势力也不可能坐视周边出现强大且统一的政权,威胁到自己。因而意大利便在教皇势力的干涉下,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到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主要有撒丁王国、热那亚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教皇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等几个国家。

这时候,教皇国的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吃不掉周边政权,但也不必担心被吃掉。

教皇国形势图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继在欧洲各个国家展开,天主教会的势力大受打击。教皇和教皇国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1796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北部。一番征战后,教皇国北部的一些领土被法军占领。这让当时的教皇庇护六世非常愤怒。一气之下,教廷开除了拿破仑教籍。拿破仑两年后,杀了个回马枪,攻占罗马城,将庇护六世抓回法国囚禁。1800年,拿破仑与第二次反法同盟达成和解,恢复教皇国。新当选的罗马主教庇护七世成为新教皇,并主持了拿破仑的加冕仪式。

但和解没多久,拿破仑与欧洲列强又闹掰了。1809年,法军再次灭掉教皇国,将其西半部分,包括罗马城,并入法国。剩下的东半部分,并入新建立的意大利王国。不过这个意大利王国的国王,也是拿破仑。而教皇庇护七世则沦为囚徒,直到拿破仑兵败退位后,才被释放。

1814年,欧洲列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分赃会议,也就是“维也纳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宗旨是防止法国的再次崛起,同时要保证被拿破仑吞并土地,恢复到被占领之前的局面。会后,奥地利军队进驻意大利北部,这引起意大利各地人民的强烈不满。

意大利统一战争形势图

拿破仑战争期间,意大利逐渐出现了民族主义思潮。受此影响,之后的20多年,亚平宁半岛上的民族起义层出不穷。虽然在列强的剿杀下,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意大利人谋求统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1848年,意大利北部地区爆发了第一次统一战争。米兰和威尼斯人赶走了欺压他们的奥地利占领军。随着这一消息传到教皇国,罗马人也立即爆发游行示威,要求教皇进行改革,破除政教合一体制。当时的教皇庇护九世既不愿改革,又镇压不住游行民众,只好化妆成普通教士,趁乱逃到西西里王国。

1849年1月21日,罗马市民举行了首届自由选举,凡年满21岁的男性都可以投票。以组成制宪会议。2月8日,制宪会议宣布成立罗马共和国,以三人执政委员会为共和国元首,教皇仅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

见自己世俗元首的地位不保,庇护九世赶紧发声明,称罗马当局是一群篡权的逆贼。同时,庇护九世还派出使者,请求境外势力援助。

列强本来就不愿意看到意大利统一,于是在庇护九世的召唤下,奥地利率先出兵。两个月后,法国干涉军也直扑罗马。

在奥、法的干涉下,昙花一现的罗马共和国最终覆灭。而“勤王有功”的奥军和法军则顺势赖在意大利不走了。奥地利军队占据威尼斯,法军以保护教廷为名盘踞于罗马。教皇国因此又苟延残喘了20年。

意大利统一战争形势图

在此期间,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者当然也没闲着,通过不懈抗争,他们最终统一了除威尼斯和教皇国以外的绝大部分领土。并于1861年3月成立独立自主的意大利王国。

这时的欧洲局势,法普奥矛盾尖锐,大环境非常有利于意大利的统一。

1866年,趁着普奥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赶走奥地利军,收复威尼斯。四年后,趁着普鲁士又挑翻法国,驻罗马的法军撤走,意大利立刻向罗马进军。

为了避免外交纠纷,意大利军队故意走走停停,给足了庇护九世逃跑时间。

1870年9月20日,意军炮击罗马,守军象征性地抵抗了三个小时,宣布投降。随后意军进入罗马城。10月初,罗马举行全城公投,民众高票同意加入意大利王国。至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教皇国实际上宣告灭亡。

看起来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但还有一个大问题没解决,教皇怎么处理?大家本以为庇护九世会跑路,至于跑到哪去,无所谓了,爱去哪去哪。但庇护九世这次却留了下来。不过,他也不打算投降。罗马城破时,庇护九世带着教廷的全套班子躲进了梵蒂冈城堡内,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马斯塔伊-费雷提

庇护九世死活不挪窝,这下轮到意大利政府傻眼了。杀了庇护九世?万万使不得,这样会使意大利与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为敌。把庇护九世绑了,礼送出境?也使不得。侮辱教皇,后果同样严重。杀不得,绑不得,意大利政府没办法,只能单方面以法令形式,宣布教皇的人身不可侵犯,享有外交特权,允许对外自由来往。此外,意大利每年都还会给教皇上贡,维持教廷的运作。

但是,意大利政府只承认教廷对梵蒂冈的自治权,不承认它的独立主权国家地位。所以教皇庇护九世对此并不买账。他先是义正言辞地拒绝接受意大利政府的优待法令。紧接着,又拒不承认意大利政府对罗马城的所有权。他还宣称自己是“梵蒂冈囚徒”,抗议意大利消灭教皇国的行为。最后,庇护九世立誓绝不离开梵蒂冈。他自己担心一旦走出去,就被意大利抄家,再也回不来了。

1878年2月,庇护九世病死。根据他的遗命,之后继任的四位教皇也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长达近60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人离开过梵蒂冈城堡。期间,历任教皇多次幻想全球十几亿天主教信徒给意大利施压。还放过“大招”,比如哪个教徒给意大利政府干活,就开除教籍。但奈何几十年过去,勤王大军的影子都看不到。几任教皇只能蹲在梵蒂冈城墙上望眼欲穿。

到了1929年,时任教皇庇护十一世感觉总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便开始与墨索里尼秘密会晤。

对于教廷的顾虑,墨索里尼表示,不就是怕抄家吗?事实已经证明,时代变了,没有国家会因为教廷与意大利兵戎相见。梵蒂冈城给教廷了,意大利不要。

解决了后顾之忧,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终于在1929年2月11日,签订《拉特朗条约》。根据协议,意大利政府赠与教廷一大笔钱。同时还承认教廷拥有梵蒂冈城主权,给教皇留了个容身之处。从这一天开始,教皇国正式灭亡。取而代之的便是全新的梵蒂冈城国。

现如今,梵蒂冈与183个国家有正式外交关系。不过要注意的是,与各国建交的是“圣座”,而不是梵蒂冈这个国家。梵蒂冈城国是1929年才建立起来的国家,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教皇一直是以圣座这个主权实体的身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军事上,梵蒂冈有自己的军队,包括瑞士近卫队和梵蒂冈宪兵。瑞士近卫队大约110多人,只负责教皇的安全,不负责梵蒂冈城的防务。梵蒂冈宪兵约130人,负责梵蒂冈城的社会秩序、边境管制、交通管制、刑事调查及一般警务工作。

1 阅读:5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