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对俄制裁,欧盟要喊上中亚,中方两条线布局,稳住了大后方

交锋新视野 2024-02-07 16:50:57

登记为总统候选人的普京,正忙于国内大事时,欧盟为了削弱俄罗斯,开始向中亚发力。但中方作为俄罗斯的朋友,不可能眼睁睁看到这种场面发生。因此,中方发动了两条线,来帮助俄罗斯稳住大局。那么,欧盟盯上中亚使出了什么手段呢?中国的两条线又是如何布局的呢?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博雷利)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近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出席了一场欧盟-中亚投资论坛。在会议期间,博雷利先是承认西方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来削弱俄罗斯和帮助乌克兰,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没能做到。

紧接着,博雷利又开始打“感情牌”,他表示,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了共同捍卫联合国核心原则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的俄乌冲突看不到任何结束的迹象。显然,博雷利的说法是在批评俄罗斯,且趁机激起中亚国家对俄乌冲突的“厌倦心态”。

果不其然,博雷利最后指向了中亚国家。博雷利喊话中亚国家称,其也需要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要知道,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中亚国家的立场一直是相对中立,他们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过支持俄罗斯,但是也没有站在西方一边指责俄罗斯。

(俄罗斯总统 普京)

而现如今俄总统普京登记为总统候选人,忙于国内选举事务时,美欧就自认为是看到了分裂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机会。

按照美欧一贯的风格来说,想要拉拢一个国家的支持,那一般情况下,出的招就是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战略。说得通俗点,也就是以“惩罚”和 “奖励”软硬兼施来达到目的的一种策略。

从博雷利此番拉拢中亚国家来看,其使用的还是这一套策略,因为这是在欧盟-中亚投资论坛上提出来的。显然,欧盟的做法,是通过贸易合作的方式,以策动中亚国家的支持。

(美欧关系非常亲密)

那作为美国最为传统意义上的“铁杆盟友”,欧盟如果顺利搭上中亚各国,那无疑会对中俄双方产生不利的影响。要知道,欧盟看好中亚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能让其脱离俄罗斯,还能疏远中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亚和高加索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运输走廊。

俗话说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俄乌战争爆发的两年里,俄罗斯在战场上投入了大量兵力和武器装备,支出了巨额的军费。那在无法满足中亚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的诉求下,产业高度互补的中亚各国选择与欧盟开展深度合作,很难说不会发生。

(中乌地方间企业对接会召开)

但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把俄罗斯的背部完全暴露在了欧洲国家的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出动了两条线,提前帮俄罗斯稳住大局。

第一条线,是中方主动邀请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来华进行了国事访问。而在乌总统到访的前一天,中方就先和乌方签下了4千多万美元的大单,算是给乌方的一份“见面礼”。与此同时,对于乌总统的访华行程,中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特地安排了双方元首的会谈。

在与乌方的对话中,中方高层还表示,中乌两国要及早启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同步推进“硬联通”和“软连接”,助力乌方由“陆锁国”转为“陆联国”。这条铁路,大约需要耗资45亿美元,一旦建成将覆盖约40亿人口的铁路经济带。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 米尔济约耶夫)

那对于中亚国家来说,与其冒着得罪俄罗斯的风险,舍近求远与欧盟“勾搭“上,道不如借”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第二条线,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乘专机抵达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启访俄行程。据了解,在访俄期间,马朝旭与包括俄第一副外长季托夫、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内的俄方高官举行外交部门磋商。

双方就热点议题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深入了交换意见。当着俄方的面,中方表示,愿同俄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发展。俄方也积极回应称,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深化双边协调合作,不断充实两国关系内涵。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访俄)

那在普京登记为总统候选人的情况下,中方派人对俄进行访问,无疑是对外界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方和俄罗斯虽不结盟,但却有比同盟更亲密的关系。

事实上,对于中俄两国来说,和中亚国家交好,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促进整个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体化进程,推动欧亚大陆经济内循环,对抗美国的全方位打压。

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在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在欧亚大陆上不断挑起纷争,发展以北约为核心的跨大西洋体系。因此,为防止这个中俄共同战略大后方再次生乱,中俄有必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基础上通力合作,推动欧亚大陆一体化进程。

5 阅读:1056
评论列表
  • 2024-02-13 05:42

    不知博雷利对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民这事上如何看待联合国的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