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M/40轻型迫击炮,冷门的陆战武器

丹书战史 2024-03-17 21:21:15

一战结束后世界各军事大国开始推进陆军机械化建设,同时也在强化连、排级基础步兵单位的火力,各种自动武器和小型火炮进入部队服役,其中轻型、超轻型迫击炮很受欢迎,因为这种武器对运输要求不高,造价也相对低廉,许多国家都有使用,如日军的89式掷弹筒、英军的2英寸迫击炮、苏军的37毫米“工兵锹”迫击炮。

2英寸迫击炮

时间到了1940年,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二战的影响,瑞典陆军也想装备一款标准轻型迫击炮,于是开发了M/40(全称为47mm grk M/40),并在1941年正式服役,该炮似乎只装备了瑞典陆军。

M/40采用了常见的脚架支撑式迫击炮结构,战斗全重11.7千克,设计师选择了少见的47毫米口径,滑膛式炮管全长669毫米,炮管尾部通过球头结构与底座连接,圆形底座外缘下翻并呈齿状,可以更好地稳定,炮管中间部分有一段套筒,它与炮管之间并不是刚性连接,而是有一段弹簧,射击时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

钢管焊接的脚架为不可收放的两点式,它在行军时可充当炮兵背负的背架,有很多皮具用来固定炮管/底座、收纳光学瞄准镜以及充当背带。该炮的方向机是脚架顶部的横置螺杆部分,而高低机则是一段垂直于炮管的螺杆部分,这种设计比较少见。该炮的瞄准镜有80~480米的距离刻度,高低机螺母每旋转一圈可以增减30米的射程。

M/40配备一个3人炮组,分别是指挥官、炮手和弹药手,该炮只装备了高爆弹和烟雾弹,其射击距离为100~480米,弹药使用10发容量的金属弹药箱运输。

M/40的综合性能在同类装备中并不算优秀,它的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与日军装备的89式相比,后者结构简单,发射器和弹药可以由一人携带,特别适合山地部队、空降部队,有利于装备普及,并且最大射程为680米,战斗距离相对远一些。M/40的服役时间较短,大约在1950年左右退役,没有实战经历。

1 阅读:53

丹书战史

简介:观三千年战史,品海内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