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可行吗?1400年后,有一大将用5万人命解开谜题

小妖哎 2024-01-06 10:28:56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三国志 蜀书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在三国那段往事当中,对于魏延的评价,一直都是争议不断。

有的看法表示,魏延有勇有谋,在蜀汉末期是蜀国难得的一员虎将,除了“五虎上将”之外,魏延当属蜀汉第一。

而另外的看法则表示,魏延有勇无谋还恃才自傲,不仅阻碍了诸葛亮“匡扶汉室”的计划,还让蜀国内部产生了许多没必要的“内耗”。

可实际上,从一些史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直跟随刘备出生入死的“部曲”,魏延的能力是严重被低估了的。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了一个较为冒险的奇谋,那就是“子午谷奇谋”,可被诸葛亮给否决了。

有人说,如果当时诸葛亮同意了魏延的计策,那么当时天下的格局,将有可能彻底地改变。

那么“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1400年后,有一大将用5万人命,给出了答案。

诸葛亮七次北伐,想要用仅剩不多的蜀国力量彻底击败曹操势力,以此来完成刘备的遗愿。

可是在白帝托孤后,蜀国实际上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能征惯战的猛将更是十不存一,蜀国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难题。

并后勤资源、经济、兵力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选择先稳定发展,再徐徐图之。

到了诸葛亮北伐之时,曾经威名赫赫的“五虎上将”也只剩下了年赵云,而这时候魏延才真正作为 一员大将,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后世人们在评价诸葛亮这七次北伐时,有人认为,其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而之所以这么说,便是因为魏延。

作为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的老将之一,魏延对于蜀汉势力的忠诚度其实是非常高的。

因此在他心中,也希望诸葛亮能够北伐胜利,完成刘备没有完成的心愿。

于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魏延就提出了一个较为冒险的计谋。

那就是兵分两路,让他领精兵5000、预备兵5000,共计1万兵力,从子午谷直奔长安,杀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届时占领长安、再攻打潼关,剑指洛阳,曹魏可破。

不得不说,如果魏延的这个计策能够成功实施,那么确实对于蜀汉而言,确实是一件难得的大胜、蜀汉的气势也将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然而之所以这个计策被称之为是“奇谋”,也是有着根本原因的。

其中难度较高!

首先,子午谷地势险峻、危险万分,说是要一路上披荆斩棘而过,也并不夸张。

想要从这条道路上穿行,对于士兵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还要在指定时间内到达的话,那么将更加困难。

而也正因如此,魏延才认为,魏军在这个方向一定不会多所提防,会给他们留下可乘之机,他就是想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到时候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诸葛亮却认为,魏延率军通过子午谷这一路上变数太多,很难如同魏延所预料的那么理想化。

如果魏军在子午谷中安排侦查,那么魏延的这一万军队,将被人瓮中捉鳖。

其次,纵使魏延成功通过子午谷,如何攻城也是一个问题。

在魏延的计划中,敌军的守城将领在听到蜀军突然而至时,就会落荒而逃,城内并无精锐,因此他们便可轻而易举地夺下城池。

可是如果长安守将夏侯楙不逃走呢?魏延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并没有攻城器械,甚至连粮草带的都并不充足。

只要敌人固守城墙,那么魏延的这支部队,就会面临尴尬的处境,甚至被敌人的援军所消灭。

最后,如果当时的蜀汉军队兵多将广的话,诸葛亮或许还会让魏延去试试,大不了多安排一些策应。

可是当时曹魏的军队数量,是蜀汉的几倍还多,诸葛亮根本赌不起。

如果魏延所率领的这支部队,被魏军彻底消灭,那么对于当时的蜀汉势力而言,将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因此诸葛亮果断拒绝了。

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同意魏延的计划,因此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究竟会不会成功谁也不知道,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猜想。

可就在1400年后,一位明朝末年的将军用5万人的性命,完成这个计划,也为人们揭示了“子午谷奇谋”的一种可能性。这位名将便是高迎祥。

在明末的农民起义中,高迎祥是势力最为庞大的一位将领,甚至连闯王李自成都在他的麾下效命。

当时高迎祥驻兵汉中,想要攻打西安,也就是三国时期的长安。

为了“出奇制胜”,他便选择了率领大军,通过子午谷“奇袭西安”。这便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如出一辙。

只不过与魏延不同的是,高迎祥所率领的不是5000精锐,而是整整5万大军。

结果高迎祥此行并不顺利,在途中被守将孙传庭所察觉。

孙传庭安排了一场瓮中捉鳖的好戏,不仅将高迎祥所率领的军队大败,高迎祥本人还被活捉。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当然,高迎祥所施展的“子午谷奇谋”,只是“子午谷奇谋”中,多种可能性之一,也是当初诸葛亮最害怕魏延所遇到的一种。

而事实上,一个计谋想要真正的成功,需要很多条件因素,甚至运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高迎祥会失败,并不代表魏延当时也会失败。

毕竟魏延的能力与高迎祥不同,夏侯楙的军事素养更远不如孙传庭。而且天时、地利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魏延当时并没有被批准实行这一计策,因此,谁也不知道,如果当时魏延真的通过子午谷奇袭长安,诸葛亮的北伐之行会不会成功。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