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江苏文学批评人才队伍建设,全省文学批评座谈会暨《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首发式举行

扬眼 2023-12-23 18:46:10

江苏是创作大省,也是文学评论强省,为推动江苏省青年文学批评人才队伍的建设,讨论江苏文学批评的发展与未来,12月23日上午,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江苏省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协办的全省文学批评座谈会暨《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首发式在南京举行。

2022年,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作协经专家评选论证、党组书记处审议通过“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名单”,沈杏培、何同彬、李玮、李章斌、叶子、韩松刚、臧晴、刘阳扬等8位八零后青年批评家入选。这8位青年批评家也正是《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的主角。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担任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编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担任编委会副主任,丁捷、贾梦玮、鲁敏、杨发孟、高民担任编委会委员。

文学批评是文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长期以来省作协高度重视文学批评工作,持续推进文学批评队伍建设、文学研讨活动展开和文学批评成果的累积和推广。省作协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郑焱表示,《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的出版进一步加强了江苏青年批评人才的培养和推介力度,“希望各位批评家能多关注江苏文学的发展,多关注江苏青年作家的作品,也希望青年批评家们能多向前辈学习,秉持在场意识,从各自研究的角度丰富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思考视野,勇于承担青年一代批评者的学术使命,努力形成江苏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江苏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介绍了丛书的出版情况,张在健认为,丛书推出的八位青年批评家不仅有着扎实的功底,更有着清晰的个人特色和专长,是当今批评界一股不可忽视的新锐力量,“ 《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的出版,既是江苏乃至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成果和收获,也是文学出版界的重要成果和收获。”首发式上,《文丛》作者代表何同彬回顾了学术创作心路并发出了“好好写吧,真的有读者在等我们!”的心声,专家代表、苏州大学教授王尧对丛书做出点评,并对青年批评家提出始终保持对文学批评的敬仰、加强对复杂文体的处理能力、青年要走在时代前列三点寄语。

2017年,江苏为老中青三代共20位成果突出的文学批评家,出版20卷本的《江苏当代文学批评家丛书》,展示江苏当代文学批评成就,6年后的今天,又集结出版《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8位八零后青年批评家推出一系列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批评文章。“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属,而是一项独立的,充满挑战、也充满着诗性光辉和思想正义的事业。当前,江苏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文学评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大文学批评工作者大有可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提出四点意见与批评家们共勉,第一是要把牢正确的批评导向,第二要站稳人民的批评立场,第三是要发扬实事求是的批评精神,第四是要构建创新的批评话语。“希望省作协继续加强对青年文学评论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和推介,努力推动文学批评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推动江苏文学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青年批评家文丛》首发式后,江苏文艺界老中青三代批评家们汇聚一堂,深入探讨新时代江苏文学批评的工作前景及方向,并交流江苏文学批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上,毕飞宇直言指出尽管江苏青年批评家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仍然还有很多不足,自然阅读有待加强。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朱晓进提出文学批评者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真诚态度,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丁帆寄语青年批评家们丢掉八股文章的陈旧风气,为文学批评带来新风,张王飞则表示当下的批评话语亟待创新理念,青年批评家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摄影:于邦瑞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