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元素“镇馆之宝”亮相沈阳故宫

辽沈晚报 2024-02-03 07:05:12

“‘五福’献瑞贺新春 沈阳故宫新春年画剪纸图片展”开展。本版图片由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一级文物“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亮相“院藏珍宝展”展厅。

挂福字标志着“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活动”的正式启动。

蛟龙出海、龙行在天、龙腾盛世……这些词汇所呈现的画面和美好寓意,都出现在了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一级文物,清代青花矾红彩巅峰之作,有沈阳故宫“镇馆之宝”之称的“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上,这件充满着龙元素的文物,正在沈阳故宫展出。

2月2日上午,沈阳故宫宫门上悬挂起门神,标志着“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活动”的正式启动。沈阳故宫将推出展览和多项精彩活动,邀请观众“到沈阳故宫过大年”。

沈阳故宫小年挂门神迎新春

2月2日,农历腊月廿三,中国北方地区迎来“小年”。当天上午,沈阳故宫宫门上悬挂起门神,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沈阳故宫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史料考证,清代第一个下令悬挂汉族门神的人是顺治帝。清迁都北京前,满族并没有挂门神、贴对联的习俗。清朝在北京定都后,沈阳故宫才开始挂门神、贴对联。当年沈阳故宫所用的门神、对联都是由北京皇宫御画院、御书院特供的,而且每个门挂什么门神、对联都有严格规定。

当天在东大门所挂的一对门神为“将军”门神。门神左右绘有两位对称将军,一人脸部白净,面色慈祥,一人脸色黑重,表情狰狞,均为戎装。相传他们是唐朝的两员大将,秦叔宝与尉迟敬德,其中白脸的是秦琼,黑脸的是尉迟敬德,俗称“白脸儿”“黑脸儿”。

据介绍,清宫所挂门神分为“将军”“福禄”“娃娃”“判子(钟馗)”四种,不同的场所,挂不同的门神。“将军”门神多挂于宫廷的正门,主要目的是辟邪。“福禄”门神挂于宫殿隔扇门上,“娃娃”门神多挂于后妃寝宫的门上,祈盼多子多福,“判子”门神多挂于墙角。

区别于民间在门板上贴门神,宫廷的门神是挂上去的。门神先装饰在安有铜饰件的框子上,届时在各宫院殿堂门上悬挂。

清代青花矾红彩巅峰之作

带有龙元素的“镇馆之宝”亮相

小年挂门神迎新春,也标志着已开展多年的“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活动”的正式启动。沈阳故宫也于当天推出了两项展览。其中一个展览就是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一级文物、清代青花矾红彩巅峰之作、带有龙元素的文物“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亮相“院藏珍宝展”展厅。

沈阳故宫博物院艺术研究部研究馆员罗丽欣介绍,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甲辰龙年将至,“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兴云作雨,变幻万千,无所不能,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陶瓷为例,龙纹装饰几乎贯穿整个中国陶瓷发展史。

瓷器上的龙纹自元代起身形变长,弯曲弧度变大,勇猛矫健,张力十足。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的龙纹开始具备一定的范式,并历代相袭,主要形态有行龙、立龙、正龙、团龙等。本次展出的“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为雍正朝所造较大器物,共绘九条龙,盘内中心一条红色五爪正龙自波涛汹涌、浪花翻卷的海面上腾空而起,在青花绘制的海水中环绕追逐一红色火焰珠。内壁、外壁各四条行龙穿梭于云海之间,每条龙神态各异,独具特点,或前望或回首,或引颈或昂头。内外两部分图案共同诠释了龙既可上天又可潜渊的特征。盘底部中心有青花双圈,内为楷书“大清雍正年制”6字2行款。

青花与红彩相结合的青花矾红彩是青花瓷的衍生品种之一,创烧于明代。其制作方法是先以钴料在瓷胎上描绘部分图案,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再在其上以铁为着色剂描绘余下的纹样,经低温烧成红彩。清康熙时期因技术进步,红色更加艳丽,雍正时期则更加细腻与标致。

“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主体纹饰的9条龙以矾红彩烧制,辅助纹饰的海水和云朵则以青花呈现。清丽的幽蓝与鲜艳的橙红,犹如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对比强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此盘制作技艺精湛,纹饰图案生动鲜活,又蕴含了龙腾盛世的吉祥寓意,成为清代青花矾红彩的巅峰之作。

精品年画、剪纸作品

展示传统年俗与民俗文化

同时,沈阳故宫还推出了 “‘五福’献瑞贺新春 沈阳故宫新春年画剪纸图片展”。展览以福禄寿喜财“五福”为主题,用25幅年画图片和29幅剪纸图片,向观众朋友们传递最真挚的新春祝福。

沈阳故宫博物院艺术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李蕙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喜、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览从“五福贺岁 吉祥年画”和“五福迎春 致祥剪纸”两个单元,展示传统年俗与民俗文化,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据悉,年画始于“门神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在宋代,年画被称为“纸画”,明代称为“画帖”,清代称为“画片”“画张”“卫画”等,尽管年画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年画”一词直至清道光年间才首次见于《乡言解颐》书中——“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

年画以“年”为名,大多于春节时张贴,烘托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寄托喜瑞安康的新春愿望。从内容上看题材极其丰富,天文地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世俗生活等,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从产地上看素有“南桃北柳”之说,南指苏州桃花坞年画,北指天津杨柳青年画,二者皆为中国年画的主流。展览展出的年画图片均出自“桃花坞”和“杨柳青”,其中杨柳青年画图片19幅,桃花坞年画图片6幅。有祈盼诸事圆满的“一团和气图”,有期盼人丁兴旺的“子孙万代图”,有期望延年益寿的“五福寿为先图”,还有期许富贵有余的“金玉满堂图”等。

展出的29幅剪纸图片,围绕“福”“禄”“寿”“喜”“财”这一主题,从颜色上看不只有常见的红色剪纸,还有各类的彩色剪纸。从图案上看有福气满满的“福庆有余”,有禄禄高升的“六合同春”,有岁岁添寿的“灵芝瑞鹿”,有喜事连连的“喜鹊登梅”,还有财源滚滚的“连年有余”。

推出多项活动 可沉浸式京剧、

赏非遗舞龙舞狮展演

2024春节“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活动中,除了推出两个新展览,还在春节期间为观众安排了多项各具特色的活动,“有戏”“有互动”“有学”,让观众在沈阳故宫收获充实的参观体验。

在“故宫有戏”活动中,将推出京剧艺术沉浸式体验活动——“当国粹遇见新年”之新范式京剧《贵妃醉酒》、评剧折子戏《打金枝》。同时,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选调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铁岭舞龙舞狮两支传承队伍,将于大年初三至初五期间,在沈阳故宫开展舞龙舞狮展演活动。

同时,沈阳故宫还将推出“龙年寻龙 就来故宫”春节观众互动活动。

此外,沈阳故宫还将推出多个主题研学活动,可体验年画绘制、福字拓印、探寻沈阳故宫古建之魂。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和参与方式可通过登录沈阳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了解。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