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根布丝智破奇案,1987年盖州市龙潭寺“1·25”凶杀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4-03-14 10:43:44

1987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日)下午,住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赤山龙潭寺的万福林场护林员李维荣,带着刚买来的年货和慰问品,高高兴兴地往家走。突然,他的两个儿子神色慌张地跑来说:“爸爸,我妈不知哪去了,衣服扔了一地,小笸箩里的钱也没有了。”

李维荣大吃一惊,急急忙忙往家跑去。他推开屋门一看,立刻惊呆了,妻子于娥倒在血泊里,面目皆非,他犹如五雷轰顶,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矿洞沟乡上屯村干部接到报案,马上组织一百多名民兵到道口和山上堵截犯罪分子。

晚上七点多钟,盖县公安局接到报案,立即组成侦破组,在副局长蔡殿忠同志的带领下赶赴现场。

技术科副科长赵家增等人从现场提取了足迹,经过对尸体检验,确定于娥死亡时间在腊月二十六日下午三点多钟。根据室内箱柜被翻情况判断,这是一起抢劫杀人案件。

龙潭寺位于赤山南麓,从山下到龙潭寺,只有一条崎岖小路。寺周围的山林属万福林场管理。李维荣为看护山林方便,一家人就住在旧寺庙里。外地人根本不知道那里还住着人家,在案情分析会上,蔡殿忠同志肯定了侦察技术人员的意见,十分果断地说:“这起案件是当地人所为,我们要把侦破重点放在现场附近的矿洞沟乡所辖的上屯、八家子和四家子三个村。”

上屯、八家子和四家子三个村的村干部提出了三十多名重点人。侦查员经过两昼夜的调查,一一否掉了。

腊月二十九,矿洞沟乡有些群众家的大门上已贴上了大红对联。“砰啪,砰砰啪啪!”鞭炮声不断地响起来,此起彼伏。可是侦查技术人员谁也无心思核计过年的事。副局长蔡殿忠率领技术人员再次来到龙潭寺,重新细致勘查现场。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复勘、搜寻,在龙潭寺附近发现了犯罪分子作案后逃离现场的足迹。赵家增等人沿着足迹追了去。山上满是积雪,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追到一个山梁上,前面突然出现一个立陡立崖的陡坡。犯罪分子是从陡坡上滑下去的。赵家增找准犯罪分子往下滑的路线,慢慢向下滑去。

“纤维!”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突然高兴地喊了一声。大家朝他看去,什么也没看到。只见他拿出镊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小树橛上夹了一下,放到勘查包里。到下面大家一看,原来是几根布丝,都不以为然,而他却如获至宝,高兴极了。

经化验分析,这种纤维是从一种仿雪花呢大衣上刮下来的。

蔡殿忠两次攀登龙潭寺,亲眼看到,从山下村庄到山上的龙潭寺要走七里路,特别是必须经过十八盘岭,步行需要一个半小时。他想这么远的路,行走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沿途一定会有人看到犯罪分子。为此,他要求干警,在深入群众调查时,注意寻找腊月二十六日下午去过龙潭寺的人。

刑警队副指导员刘永太在上屯村走访时,一名群众反映:那天下午两点多钟,看到一个人穿一件仿雪花呢半截大衣往赤山上走。

刘永太等人找到被害人的儿子李光耀和李光辉进一步了解情况。

“小朋友,你们这两天看没看到穿雪花呢大衣的人?”

“看到了。”哥俩回答。

“在哪看到的?”

“在十八盘岭上。”

“说说当时情况。”

“那天下午,我们俩在十八盘岭上迎爸爸,从山下上来一个人,穿着雪花呢大衣,看到我们说:‘你爸在山下,有两个大包,拿不动,快去迎吧。’我们俩听了他的话,就去迎爸爸,迎了好远,也没迎到,我们就回来了。跑回家一看,妈妈不见了,我们俩才又跑出去迎爸爸。”

“那个人长得什么样?”

“是个小个子、浓眉毛、眍偻眼的人。”

侦破组认为,李光耀、李光辉看到的那个小个子、浓眉毛、眍偻眼的人,就是犯罪分子。于是侦查员就抓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衣着打扮来深入调查。

四家子村普遍走访过了,没有发现这样体貌特征的人;八家子村也普遍调查过了,同样没有发现这样体貌特征的人。

在上屯村调查的是朴文祥和何文翠两位同志。朴文祥,是老三届毕业生,参加公安工作已经十六、七年了。侦察生活的锻炼,使他练就了一身特殊的本领。往常在和同志们一起搞案件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他首先发现了重要线索,破获了案件。在侦破这样的重大案件中,他当然更不甘落后了。他已经走访了不少人家了,仍然没有发现重要情况,但他并不灰心。

当他走访贾洪权时,贾洪权好像想起了什么:“对了,春天抢我们小卖店的那个犯罪分子,也是小个子、浓眉毛、眍偻眼的人,那个人手拿杀猪刀,穿一件镶黑边的绿趟绒衣服。”

这一线索很有价值,这两次抢劫的作案人都是小个子、浓眉毛、眍偻眼的人,说明两起案子很可能是一人所为。侦破组决定并案侦察,从犯罪分子体貌特征和仿雪花呢大衣、镶黑边绿趟绒衣服、杀猪刀等多方面开展调查。

群众根据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提出了十三个重点人。经工作,否掉了九个。剩下的四个,到底是谁呢?

朴文祥不是简单地看哪个像,哪个不像,而是深入到群众中走访。

有个群众向他反映:去年腊月的一天下午,他到杜永德家看到杜正在撑两双棉胶鞋。通过走访还了解到杜永德会杀猪,家有杀猪刀,老伴有一件镶黑边的绿趟绒衣服。

调查仿雪花呢大衣的同志也搞清楚了:这种衣服是辽阳的一个商贩来卖的,上屯村的人一共买了六件,而杜永德的女儿买的这件是被家里人穿去作案的可能性最大的一件。

侦破组又把工作重点缩小到杜永德的两个儿子——杜继利和杜继山身上。

杜继利和杜继山的体貌特征都和犯罪分子相同,究竟哪一个是犯罪分子呢?

侦查员在走访时,大多数群众都说:“杜继利经常参加赌博活动,心贪手狠,这起案件肯定是他干的。”通过对杜继利在腊月二十六日的活动定时定位,结果证明此案不是杜继利所为。

侦查员对杜继山的情况进行调查。

刘永太和鲜于永善在走访时了解到:去年腊月杜继山跟父亲到龙潭寺扛柴禾时去过李维荣的家;腊月二十六日中午杜的姐夫到杜家喝豆腐脑时讲过林场来慰问李维荣,正好看到李维荣下山来买年货,就不上山了,在村里安排的饭,讲这话时,杜继山在场。杜继山在发案后精神反常,过去好动,而今年一直在家呆着,从正月初一到十七只出了两次大门;过去爱下棋,也常看别人下棋,现在很少下棋,总在里屋躺着,别人在外屋下棋也不出来看;话少了,鼻子尖还起了水泡。

这些情况说明:知道李家情况的是杜继山,知道李维荣二十六日下午不在家的也是杜继山,发案后精神反常的还是杜继山。

于此同时,刘永太还了解到新的情况:李维荣回忆说,那天傍晚他在回家时和刘明布走个碰头。刘永太根据发案时间判断,刘明布在下山时一定能迎着犯罪分子往山上走。

他已经五次拜访刘明布,都吃了闭门羹。许多同志在心里嘀咕:“这个人觉悟太低了。”

刘永太说:“这不能全怪群众,我们有的人过去在办案中往往对证人保护不够,办完案,却给证人带来了麻烦。我们要从这里吸取教训,注意保护证人利益。”

这回,他在夜深入静时去拜访刘明布,果然感动了刘明布。

“腊月二十六日那天下午你从山上下来时,遇到往山上去的人了吗?”刘永太问。

“遇到一个人。”刘明布回答。

“什么时间遇到的?”

“两点多钟遇到的。”

“他穿的什么衣裳?”

“穿了一件女式半截雪花呢大衣。”

“穿的什么鞋?”

“穿一双带掌儿的棉胶鞋。”

“你和他说话了吗?”

“说了。”

“说什么了?”

“我问他上哪去?”

“他怎么回答的?”

“他说上蒋文正家。”

“那个人是谁?”

“咱们村的杜继山。”

经调查,杜继山根本没有去过蒋文正家。

蔡殿忠同志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当机立断:“传讯杜继山!”

在传讯杜继山的同时,对杜家进行了搜查,搜出仿雪花呢大衣。镶黑边的绿趟绒衣服和杀猪刀,雪花呢大衣上还有喷溅血迹,经化验和于娥血型相同。

审讯中,杜继山开始很顽固,但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只得低下头供认了龙潭寺抢劫杀人的经过,并交代了1985年春天抢贾洪权小卖店的案子是他所为的事实。

杜继山以为李维荣有钱,早就打上了主意。腊月二十六日中午,听姐夫说李维荣下山买年货,认为是好时机,便穿上姐姐的雪花呢大衣,向龙潭寺奔去,在半山腰遇到李的两个儿子,便说他爸爸等他俩去接,把他俩支走,然后蒙上脸,闯进李家。当时于娥正在糊墙,一进屋就将她逼住说:“快拿二百元钱来!”

于娥说:“没有钱!”

他就动手翻箱倒柜。当他去翻里屋箱子时,于娥趁其不意,从后边将他抱住,并将蒙面的围巾撕掉。他一看露馅了,便产生杀人灭口的动机,操起斧子向于娥的脑袋砸去。

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杜继山虽然把人杀了,但只能灭一人之口,怎能灭广大群众之口,赵家增在莽莽赤山上发现了几根布丝,侦查员在广大群众的帮助下顺藤摸瓜,很快破了案件,将杜继山这个图财害命的败类押上了审判台。

0 阅读:48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