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陈经验”助力村美人和共富【走进后陈】

掌上武义 2024-03-05 11:21:06

“我们在房前屋后种了桂花、月季、茶花、腊梅,一到季节,桂花飘香,腊梅盛开,好像把花园搬进了家里。”后陈村村民傅秀英指着家门口的庭院情不自禁道。“以前大家房前屋后垃圾乱扔,各种农具乱堆。开展美丽庭院建设以后,大家各显神通精心布置,也更注意保持干净卫生。村里的环境更加宜居了,一家人饭后在树下拉拉家常,吹吹晚风,生活别提有多美。”

为更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后陈村积极启动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活动。从庭院设计布局、用具摆放整齐、环境卫生清洁、种植栽花绿化、家风家训和谐五个方面出台创建标准,每户的庭院都是开放共享,一方方各具特色的小庭院组成了一个大花园。

近年来,后陈村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开放式多功能球场。累计打造了70个美丽庭院,升级改造6个标准化垃圾集中投放点。完成人民公园灯光铺设、绿化提升、2个长廊改造及儿童乐园建设。如今的后陈村静屹在清澈的武义江边,村舍杨柳相映成趣,绿草如茵四季花香,俨然一幅江南美景画。

后陈村高效高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与后陈特色的治理经验密切相关。2005年6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后陈村考察调研村务公开情况和村务监督流程,并将当时后陈村的基层探索总结提炼为“后陈经验”。多年来,后陈村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不断巩固拓展“后陈经验”,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筑牢治理基石。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后陈村依托村级民主协商议事平台——邻舍家,注重收集村民们对村内大小事情的意见建议,实现“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常态长效开展环境整治提升。

“邻舍家”议事会根据民情民意,制定积分制管理方案。根据问题导向、激励导向,以幢房为单位进行积分考核。全村划分为6+1模式的管理网格,网格小组每月开展两次督促检查和积分打分,留照留档并逐户建立积分台账,每月排名情况在村公示栏和村微信群公示。村民对积分有异议的,通过“邻舍家”反映协商,整项工作实现民主高效。

“村集体每年拿出3万元经费保障积分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积分排名,入选的家庭授予流动红旗和‘文明家庭’牌匾,‘邻舍家’还设置了积分兑换窗口,每月20号,村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洗衣液、大米、食用油等家庭日常用品。出台兑换办法以后,村民的积极性更高了,凝聚力也更强了。”后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军说道,后陈村通过“邻舍家”村级议事协商,先后制定了5项环境治理村级管理制度,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生态颜值为绿色产值提供了坚实基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以来,立足于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后陈村大力发展研学中心项目,拓展物业经济,举办后陈共富集市。发展以“后陈经验”、后陈“码头”文化、“养蚌育珠”产业文化、文旅农旅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农民增收渠道扩宽了,生态致富成为后陈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后陈村紧扣时代发展主题,积极探索两山实践,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如今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生活更加幸福了。“后陈经验”和生态环境治理深入融合、创新实践,实现了村美人和共富三丰收。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