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多管齐下推动学校火灾疏散逃生大演练活动走深走实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4-29 11:40:18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朱燕林)为督促各级各类学校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火灾事故发生,湖北省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实情实景、实地教学”的方式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消防救援站开放日等方式持续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推动春季学校火灾疏散逃生大演练活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共对770所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4.3万余名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形式多样,消防知识集中学习。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全市各类学校集中收听收看教育部、国家消防救援局举办2024年春季学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公开课,通过“湖北消防”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广直播活动,推送直播回放链接。

同时,通过“咸宁消防”新媒体平台对教育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呼吁群策群力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7支“火蓝焰”宣教队依托各乡镇宣传力量,加大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课的频次,采用分批次观看警示案例、提问互动、典型火灾案例讲解分析等方式向师生普及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安全基础知识,讲授火灾逃生技巧。

此外,各地还将“消防实践课”融入培训中,举办集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挑战性为一体的油盆灭火实操和水带灭火实操。讲解灭火器及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组织老师、学生、学校保安员现场进行灭火实操演练,通过切身体验,提高他们处置突发火灾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校园消防知识授课407场次。

全面覆盖,疏散演练全员参与。各地联合教育部门全面分析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根据自身性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教职员工和学生数量、可燃物特性,模拟发生火灾的场所等因素,按照“一校一方案”,对辖区学校制定疏散逃生预案进行专业的全流程指导,督促学校将大演练活动作为学校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演练预案。预案主要内容包括灾情设定、组织机构、岗位分工、处置程序、工作保障等,各个学校按照方案要求,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并组织全体人员对预案进行学习掌握。

演练过程中,消防救援人员注重贴近实际,模拟真实的火灾、地震等紧急状况,让师生在紧张的氛围中感受真实的危机感。通过模拟火灾场景,让全体在校师生掌握火灾发生时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弯腰撤离,按照应急预案沿着消防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等火场逃生技巧。

此外,消防救援人员还向学校师生讲解介绍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安排教职工代表进行实际操作,亲自感受灭火过程,进一步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技能。

据统计,大演练活动期间共查找并整改校园火灾隐患1064处,修订学校火灾应急预案485份,指导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工作机制,提出消防意见建议298余条,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参观体验,营造浓厚教育氛围。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和参观体验活动,邀请师生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或消防救援站参观体验,通过观看案例、切身体验等方式,亲身参与、实地体验消防,与消防“亲密接触”,感受消防氛围,体验消防生活,了解消防车辆、消防器材的种类等知识,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依托全市6个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消防科普教育,让师生沉浸式体验119模拟报警、消防安全知识抢答、消防安全标志认识等互动活动,并通过现场提问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消防安全知识的认识,切实增强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师生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或消防救援站参观体验30次。

下一步,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督促各级各类学校以大演练为契机,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组织疏散逃生演练,达到演练一次、提高一步的效果,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深入,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全面提升师生群众消防安全素质,着力打造“人人会自救,个个会逃生”的良好消防安全格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