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作恶多端,扫地僧为何没将他点化?金庸晚年才说出答案

耳东品文史 2024-01-18 00:02:31

《天龙八部》是金庸笔下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哪怕是有“射雕三部曲”珠玉在前,金庸也依旧能凭借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再创巅峰,写出了这部长达五十回的鸿篇巨制。

不过即便是“经典”也难免存在些许不被读者接受的情节设定,比如书中藏经阁大战时,那少林扫地僧的出现就褒贬不一,有人说扫地僧这个角色缺乏铺垫,属于典型的“机械降神”,让人难以接受,但也有人说金庸这是神来之笔,一位老僧的出现点化了两大魔头,着实是妙。

(慕容复剧照)

笔者其实更支持后者的观点,毕竟武侠故事中可从来不缺少林高僧点化魔头的桥段,这段剧情虽然略显突兀,却也合情合理,不过笔者不解的地方在于扫地僧的选择,他为何没点化慕容复?

一、老僧降魔

当原著发展到原著第四十三回时,扫地僧才正式登场,事实上他也只在这一回登场。

能将“扫地僧”这个称呼变成一个形容词(代指那些大隐隐于市的高人),可见金庸塑造的这个角色有多深入人心。

扫地僧一登场就展现了自己的霸气,他打断了萧远山父子与慕容博父子加鸠摩智的对决,而率先对他出手的是那鸠摩智。

书中只道:“忽听得嗤、嗤、嗤三声轻响,响声过去更无异状。玄因等均知这是本门‘无相劫指’的功夫,齐向鸠摩智望去,只见他脸上已然变色,却兀自强作微笑……双手拢在衣袖之中,暗暗使出‘无相劫指’,神不知、鬼不觉地向那老僧弹去。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处,便似遇上了一层柔软之极、却又坚硬之极的屏障,嗤嗤嗤几声响,指力便散得无形无踪,却也并不反弹而回。”

鸠摩智可是书中的绝顶高手之一,此时还是在偷袭的情况下,居然也没能伤到那老僧?所以那僧人该有多强?

(萧远山剧照)

也正是看了扫地僧这番神奇的操作,萧远山与慕容博都惊了,再加上扫地僧提出的那“武学障”之说,一顿“忽悠”,萧远山与慕容博顿时已无杀气,他们知道这老僧说的句句在理,若执迷于复仇,也断然过不了这老僧这关,于是二人先后被扫地僧点化,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而此时在场还有两位反派,照常理说,他们也该被扫地僧点化才是。

二、可恶的慕容复

其实相对于慕容复而言,扫地僧不点化鸠摩智的理由更为明显。

就因为鸠摩智也是僧人。

鸠摩智为何会率先对扫地僧出手?书中写得很清楚,就是因为他不爽扫地僧在他面前卖弄佛法:“原来鸠摩智越听越不服,心道:‘你说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不能遍学,我不是已经学会不少?怎么又没筋脉齐断,成为废人?’”

其实鸠摩智的人设就是如此,在他心中,他就是这世上最厉害的高僧,他不仅要当吐蕃第一高僧,更要当天下第一高僧,因此他才会先后挑战大理天龙寺与嵩山少林寺,比起称霸武林,他更想做的其实是称霸佛门,所以他自然不会被同为僧人的扫地僧点化。

而慕容复则不同,他是个俗世之人,同时他也作恶多端,在故事的进程中,慕容复为了复兴大燕已经做出了诸多违背侠义之道的事,比如在少室山大战时,他居然选择与丁春秋、游坦之两大反派一同围攻萧峰,哪怕那一战他赢了,恐怕也很难被中原群雄认可,毕竟丁春秋可是公认的魔头。

(鸠摩智、慕容博剧照)

再加上慕容复在藏经阁中展现出的“杀气”,扫地僧完全有理由将他一并点化才是,若放任他继续在江湖中作恶,怕是遗祸无穷。

可扫地僧为何没这么做?

这件事得从两个方面来解析。

三、金庸晚年解惑

首先是从扫地僧的角度来解析,作为高僧,他自然是“有教无类”,对于他而言,不存在只愿意收两个徒儿的说法,他完全可以将慕容复一并点化,但问题在于“点化他人”这件事其实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愿意“被点化”。

其实无论是萧远山还是慕容博,若不是他们自己已经无心报仇,扫地僧光凭一张嘴又如何能点化他们?

(扫地僧、慕容复剧照)

一句“佛只渡有缘人”就能解释清楚,对于扫地僧而言,慕容复就是无缘之人,他只会一切随缘,不会强行将对方点化。

再看慕容复,他为何不愿被点化?

照理说,他目睹了父亲放下了多年的执念,选择皈依佛门,他也该追随父亲的脚步一同遁入空门才是。

毕竟对于慕容复而言,复兴大燕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甚至可以说是难如登天的一件事,他何不借此机会放下执念,也卸下一身的重担?

退一步说,即便慕容复不愿出家当和尚,也大可放下执念,珍惜眼前人,与王语嫣过上平凡的日子,凭他的一身神功,又何愁在这世上混得丰衣足食?

显然,扫地僧虽然无法将他点化,却也给了他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他为何没这么做?

其实金庸晚年在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就解释了原因。

(张三丰剧照)

他是这么说的:“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这里说的虽然是张翠山与张三丰的故事,但道理其实是一样的,金庸感慨自己当年没能写出张三丰那种“丧子之痛”,是因为他自己没经历过丧子之痛。

回到慕容复身上来看,他为何不能像父亲那样被点化,因为他还没经历过他父亲的无奈,人生中要踩的坑是一个都躲不过的,旁人说的再多,自己不踩一次,总是不会有深刻的感悟。

所以不是扫地僧不点化慕容复,而是慕容复自己的境界未到,无法被点化。

0 阅读:21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