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过度侧重于北洋水师导致甲午战败后清朝险些被瓜分

史海撷英 2024-05-02 10:38:21

咸丰十一年(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清朝痛定思痛,决心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洋务运动。

因为此前被列强们欺负得太惨了,尤其是咸丰六年(1856年)到咸丰十年(1860年)这段时间。英法俄美从清朝手里夺取了大量好处,尤其是沙俄,从清朝弄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基本不可挽回的损失。

此事过后,清廷也明白,如果不进行改革,那就只能等着被列强瓜分完毕了。因此,在慈禧、恭亲王奕䜣等清廷高层的带领下,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

其实同时期的日本作为东亚国家,同样也饱受列强的欺负。唯一的区别就是,日本和沙俄不接壤,所以避免了领土被占的事情。但英、美、俄等国同样和日本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此,同治七年(1868年),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诏书,自此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大幕。由此可见,日本的明治维新比清朝的洋务运动还晚了7年左右。

甲午战争将洋务运动的成果几乎毁于一旦

洋务运动有很多方面,比如说教育、通讯、铁路交通、银行、军事等方面。其中清朝最肯花钱的地方,就是军事。而军事中,最肯花钱的地方则是北洋水师。

最初清朝打算建立三大海军力量,分别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但是兜里经费有限,所以只侧重打造北洋水师。稍微有点余粮了,才建造了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

无论从经费还是规模来看,北洋水师都远胜后两者。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呢?主要还是因为打造水师的目的。清廷花那么多钱打造北洋水师,无非是为了保证京畿重地的安全。因为每次英法联军都是从天津攻克大沽口后登陆,继而进入京城。这已经让清廷产生心理阴影了。所以说,清廷当时最看重的一点就是保证京城的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什么教育、通讯、医疗、交通等等,在清廷眼里都是次要的。甚至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时候,清廷都拨不出多少款子,但却依旧能将大把资金投入到北洋水师的建设中。由此可见,国土的完整在清廷眼里,也比不上自身的统治重要。

这事无可厚非,毕竟谁坐在那个位置上,第一件要考虑的事情就是保证自身的统治。但这事权重一旦过大,那就比较容易出事了。

首先,把绝大多数资金投入到北洋水师的建设,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受挫。就说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事,花了两三千万两白银,可清廷只给了500万两,如果左宗棠找不到钱,是不是新疆就收复不了了?

其次,北洋水师成了香饽饽以后,那么他们是不是会托大自傲?这种风气一旦养成,在战场上势必会轻敌冒进,甲午战争时的表现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李鸿章

此外,北洋水师过于被看重,使得朝廷的天平出现了严重的倾斜。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集团一家称霸,随时会做出颠覆性的行为。其实袁世凯也是北洋系军阀,由此可见,这事对清朝的危害有多大。

即便如此,清廷依旧把重心都放在了打造北洋水师之上。结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过后,清廷费尽心血,花重金用二三十年打造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这几乎宣布了清廷过去35年的洋务运动的成果也随之毁于一旦了。

清朝再次沦为列强们口中的肥羊

北洋水师本来是用来震慑西方列强们的,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这段时间,其实列强们还真没有大规模进攻过清朝。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清朝已经建立起了一支较为强大的海军力量,那就是北洋水师。

此前光绪十年(1884年)福建水师在中法之战中毁于一旦,南洋水师又总是把经费让给北洋水师,所以说北洋水师绝对是三大水师中的翘楚。可以说,清朝这艘破船已经和北洋水师强行绑定在了一起,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结果就是一损俱损了。北洋水师毁于一旦,清朝割让大片领土给日本,还赔了2.3亿两白银给日本。

此例一开,所有列强都疯狂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清朝的北洋水师竟如此不堪一击,而且清廷给日本的好处未免太多了,看来这些年还是太保守了。为此,再次掀起了一波列强瓜分清朝的狂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沙俄要求在东北建造铁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12月沙俄强占旅顺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8月,沙俄在辽东半岛建立“达里泥”自由港,也就是后来的大连。9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也就是列强们别吃独食,大家利益均分。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7月,沙俄制造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8月,沙俄17万大军入侵东北。

可以说,截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廷已经基本自甘堕落了,而列强们也开始胃口大开,大有吃掉清朝的意思。慈禧更是疯魔了一样,非要对11国宣战,结果差点连家都回不了。

自暴自弃还是再次改革?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清朝的版图早晚会被列强们瓜分干净。可以看看一战后的奥斯曼土耳其就能想象被瓜分后的清朝是啥样子了。一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四分五裂,分成了数十个小国家。这些小国家时至今日,有不少还在被列强欺负着,比如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

那么清朝为啥能避免被瓜分的厄运呢?有这么几件事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虽说这是一个无耻的侵略政策,但实质上保证了列强们在清朝的利益均衡,不准吃独食!除了沙俄,绝大多数列强还是秉持着这一原则。列强们互相制衡,反倒保住了清朝。

第二,维新派给了这个国家一个全新的希望。自甘堕落的清廷显然已经不被列强们所看重了,但此后清德宗和康梁主持的维新变法又给这个腐朽的王朝带来了一点曙光。只要清朝还能运转下去,那列强们就还有利可图,又何必提前切蛋糕呢?

签订《辛丑条约》

第三,《辛丑条约》中清廷答应赔款4.5亿两给列强,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不管咋说,列强没拿到钱,就不会盼着提前把清朝给解决了。

除此以外就是一些套话了,比如说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民族韧性坚韧不拔,天佑华夏等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是改变的思想却深入人心。虽说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牺牲了,但这一事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为日后中国脱胎换骨的变化,打下了基础。

很多人说,谭嗣同白白牺牲了,因为根本没唤醒当时的看客。实际上谭嗣同的影响那是非常深远的,此后的百余年甚至更久,有这样一块丰碑立在那里,那就足以在恰当的时间唤醒不同时代的人,这才是谭嗣同的伟大之处。

列强虎视眈眈,沙俄胃口最大

列强们开了个会,说好了利益均分,结果有个国家打算吃独食,它便是沙俄。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沙俄居然趁机出兵攻占了整个东北。

列强们都傻眼了,一时间国际舆论哗然,纷纷指着沙俄的鼻子骂。骂了不过瘾,他们还跑去找到清廷:沙俄不讲道义,但是如果敢割让土地给沙俄,那列强每个国家都会割走一块差不多大小的地盘。

日俄战争示意图

这可把清廷整懵了,要是列强们都来割这么大一刀,那清朝还有什么啊?为此,清廷咬紧牙关,死活不肯跟沙俄签署割让东北的条约。

事情一直拖到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后,沙俄才匆忙撤出了东北。其实按照沙俄原来的计划是要把整个长城以北都收入囊中的。什么国际规矩,什么道德秩序,在实实在在的领土面前啥也不是。

0 阅读:6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