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市场后创新,中国机器人产业复制智能手机行业升级之路

数据读城 2024-05-02 22:55:44

从机器人的产量和使用量来看,中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与许多技术一样,中国在机器人领域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但是,中国机器人公司的创新力与全球领先企业还有一定差距。基于发展现况与未来愿景,中国机器人产业趟出了一条与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相似的升级路径。

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在机器人的采用方面,中国产业界有自己的特色,各地投入了大量资金补贴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技术的采用。从细分领域来看,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买家,而近年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已发展至全球前列,这也有利于工业机器人的大量采用。

中国对工业机器人有着巨大且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全球主要的机器人制造商都到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中国本土的机器人公司成长同样迅速,近5年来,有近4000家机器人初创企业在各个细分赛道上竞逐,并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排名靠前的中国机器人初创企业普遍拿到了中国以外的大笔风险投资,这表明了它们的创新潜力被全球业界所看好。

尽管国内生产量不断增长,但中国仍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进口国,并且在该领域一度依赖外国技术。2019年时的数据显示,中国71%的新型机器人来自海外,包括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特别是核心部件多由日本和其他公司主导。以工业机器人的三个关键上游系统,即机器人齿轮减速器、机器人控制器和机器人伺服系统为例,这三个关键部分几乎占去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的70%。此前,这些产品主要由外国公司生产,尤其是日本、德国和瑞士。在技术取得突破前,中国大多数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可被视为系统集成商,从事附加值较低的部分工作。

好在,这样的局面已经得到逐步的扭转。

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技术突破随之而来

中国生产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具有价格优势,对许多企业而言,这种成本-质量的权衡是值得的。许多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的性能是最好的外国同类产品的80%及以上,但要便宜得多。中国机器人生产商正在进行成本竞争,其策略是在市场的中低端获得可观的销售额(成为领先的参与者),然后再投资(在政策红利助益下)于更高端、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近年来,中国的机器人公司一边利用并购来获取部分技术或能力,一边专注于许多前沿项目的研发。中国在很多技术领域有过成功的范例,成为创新的领导者。一项关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研究指出:“工业机器人的升级轨迹与中国手机行业的发展相似:起初,国内公司提供的高端手机技术并非最先进的,但价格便宜得多;后来,当国内公司积累了足够的资源时,它们可以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并逐渐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机器人产业有着一定的技术积淀,但在创新产品方面,中国似乎落后了。根据《机器人报告》向全球最具创新性的50种机器人产品颁发的年度创新奖显示,2022年,只有3人来自中国,而有35人来自美国,2023年的比例更为悬殊。当然,机器人产业领域的很多中国公司都展现出了各自的创新特点和潜力。

以集群之力,向高端进发

与不少国家通常忽视或贬低机器人不同,中国已将机器人开发、生产和使用方面的全球领导力作为首要任务。中国产业界明白自己在机器人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落后之处,并有着数额不低的贸易逆差,因此设定了向高端机器人发展的目标,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危险条件下取代工人的机器人和高精度工业机器人。

就像在许多其他行业和技术中所做的那样,中国正在利用其国内市场优势,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市场优势,大力推动机器人生产本地化。期间,大量涌现的区域创新中心和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机构,得到了所在城市或区域的大力支持,更为关键的是产业集群化推动,以此很好的破解“创新难”问题,消除该领域的进口依赖。

最后,中国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媒体、学者和大众不会像在美国那样不断抱怨机器人将抢走大量的工作岗位,反之,机器人被视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从长远来看,在一个欢迎机器人的社会中,创新比妖魔化机器人更有效。

0 阅读:0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