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后立了两位皇后,因为疑心太重,两位皇后都没得到好结局

说事高手 2024-01-14 15:38:50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位统治者先后立了两位皇后,然而由于疑心太重,这两位皇后却都未能有一个好结局。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深刻反映了统治者的权谋与后宫纷争。

本文将深入探究这位统治者的权谋心机,剖析他对两位皇后的疑虑与处置,探讨这一段历史中权谋与爱情的微妙关系。为何疑心成为了两位皇后的不幸结局?这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宫廷秘密?跟随我们一同穿越时光,揭开这个历史故事中隐藏的权谋与心机。

一、最爱萧观音悼才伤貌 大康时美满如神仙

萧观音,字懿德,辽圣宗外孙女,才貌双全,工诗善词,能绘善弹琵琶,当时称作“琵琶仙姬”。她从小便聪慧过人,五岁能作诗,七岁即能画竹石人物。长大后,更是美艳动人,琵琶弹得天籁无比,让听者如痴如醉。她一开口吟诗作词,更是字字珠玑,句句妙绝。当时的女子很少有如此淑华贤惠又多艺多才的,让群臣夸奖不已,称之为才女。

她嫁与表兄耶律洪基,二人一见钟情,十分投缘。耶律洪基本人也是个文采过人的君主,很欣赏她的才华。两人常常翰墨顽笑,对弈下棋,吟咏写诗,每每兴致盎然。耶律洪基登基为帝后,是为辽道宗,更是对她宠爱有加。不仅册立她为皇后,还给她一个“懿德皇后”的美名,寄托了自己对她德才兼备的极高评价。

在位初期,辽道宗勤政爱民,深得民心。他与萧观音感情缱绻,恩爱有加,称得上是宫廷中的模范夫妻。二人且才情相投,萧观音不仅为道宗生下多名皇子公主,还与道宗共商国事。

她常给道宗献策,辅佐道宗治理国家,颇有政治手腕,道宗也十分倚重她的意见,两个人恩爱形影不离,构成了当时士大夫门第所称颂的典范。当时的辽国正值鼎盛时期,国泰民安,道宗与萧观音可谓正是如胶似漆,幸福美满无比。

然而,好景不长。道宗中期以后,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他开始大兴土木,大建宫苑,厚赏歌姬舞女,夜夜笙歌。政事日益疏懈荒废,朝堂上徒留冷棋檀板。群臣进谏不断,道宗也渐渐厌烦朝政这份操劳。他宁愿整日游猎打马,也不去应付公文奏章。

二、骄奢淫逸失人心 乙辛谗言离间害皇后

皇帝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皇后的生活。萧观音作为皇后,本来可以幸福美满地渡过一生,享受荣华富贵。但皇帝的变化让她黯然不乐。她屡屡以诗文劝谏皇帝专心国事,但道宗不但不听从,反而变得冷漠,渐渐疏远了她。

与此同时,权倾朝野的耶律乙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在背后捣鬼。他谋求把持朝政大权,需要皇帝的信任。而深受皇帝宠信的萧观音,则成了他眼中的心腹大患。为了离间皇帝和皇后感情,他采取了卑鄙手段。

他指使自己的心腹单登,混入宫中,对皇后说三道四。单登本是宫女,因长得标致有姿色,自恃才貌,贪图权势,屡次要求皇帝临幸,意图借此上位。但她的心思被明察秋毫的萧观音看破,萧观音封锁了她的前程。由此单登就对皇后怀恨在心。

单登的妹妹私通于乙辛,借此拉拢乙辛对自己有利。乙辛趁机让单登的妹妹在道宗面前遮蔽萧观音,说皇后殿下近来频繁约见乐师赵惟一私会。道宗一听大为光火,随即让人监视赵惟一的一举一动。

三、新寵初上又失宠 再无皇后得君心

然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辽国政治清明、国势强盛之时,宫廷中却发生了急剧变故。道宗比过去更加猜忌萧观音,终于在群臣的唆使下下令赐死了她。短短一年之间,皇宫中从幸福美满变得惨不忍睹。

在乙辛的推荐下,道宗很快又迎来新皇后。新皇后名叫萧坦思,长得标致伶俐,颇得宠幸。但她与前后不同,对音律诗词不甚擅长,与道宗兴趣不合。二人没多久,感情便出现了裂痕。道宗重新焕发了兴趣的宫廷生活,一时间落得索然无味。眼见新皇后也要被废黜,乙辛急中生智,建议让萧坦思的妹妹也进入宫中受宠。

这出荒唐剧,让道宗重新燃起了兴趣。一时间宫中妃嫔辈出,歌舞升平。但好景不长,道宗终于认清了乙辛的真面目。他将乙辛一党全部肃清,新皇后也在变故中没落,旧时辉煌一去不复返。

道宗在皇后的问题上犯了同样的错误。他本不该轻易信誓旦旦,更不该听信谗言。一个明君,需要冷静自持,同理心强,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否则国事家事,一样会把持不住。道宗显然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否则三妻四妾的宫廷生活,也不会在鼎盛之时骤然破灭。

四、立后不成反倒害母 身份悬崖边上五十载摇摆

自新皇后失宠被废之时起,萧坦思就再无翻身的机会。她的人生从此一落千丈,过上了跌宕起伏的悲惨生活。由皇后到惠妃,又在母亲被诛后沦为庶人,甚至关押入狱。五十年间,她始终没能逃出皇室的掌控,在权力面前挣扎求存。那些曾经的荣耀与威仪,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隐忍和屈辱。

她原本可以活得风生水起,衣食无忧的。哪知一夜间,万劫不复。她不得不放下身段,低声下气求情。即使被贬为庶人,她也没得选择,只能含泪接受现实,在草菅人命的王朝里挣托呼吸。五十年间,她活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不敢有一点逾矩。只为了那一线生机,才勉力卡着底线苟延残喘。

直到晚年,新主才重新召她还朝,给她一个太皇太妃的虚衔让她死而后已。那时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风华绝代的倾国倾城美人,而是一个行将就木、生无所求、对一切虚伪权势看破的老太婆了。她苍老虚弱的身子,似乎随时都可能倒下。那张曾经妩媚动人的脸,此刻布满皱纹,浑身散发着垂死的气息。

五、二主偏执害妻妾 后妃悲歌染紫禁

可见,不管国家多么鼎盛,最高统治者个人的心理状态及性格缺陷还是会严重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道宗在处理家事上稍有偏执,最终酿成宫廷悲剧和惨案不断。

他连自己最爱最信任的萧观音都可以轻易置之死地,更何况是其他妃嫔。在他手下,无数的才女俊秀就这样白白凋零,命运悲惨。两位才貌俱佳的皇后相继离奇死去,许多戏子歌女也在典狱长夜中死无对证。那么多鲜血生命在那片皇宫深处销声匿迹,连一点悲鸣都听不到。这些平白被害的生命,积少成多,实在令人叹惋!

道宗焉能明白,才女岂是祸水。家庭之事,实在不容政治算计与刻板面子。二皇后之血泪,实在染红了辽国鼎盛时期的紫禁城,教人五味杂陈,引人反思。

结语

后妃面对君主时的弱势,注定她们只能红颜薄命,任人摆布。正如道宗时期的典型案例所示,女子的一生命运多舛,她们为了皇帝一时兴起,就可能会命丧黄泉;为了生存,她们也只能放下一切羞耻和尊严。

这样的惨剧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每每让人唏嘘不已。这正应了古人的两句感慨:红颜多薄命,白头不相离。愿那些历史上无辜受难的女子们都能获得救赎,来生不再重复这样的悲剧!

1 阅读:45

说事高手

简介:你不知道的历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