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智商最高的奸臣—严世蕃

叶语晓声 2021-12-31 17:58:00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个明朝的奸臣,一个坏人。喂!后台那个?别左顾右看了,对说的就是你!长的像蛤蟆精那个,你这个乱臣贼子今天轮到你上场了,给各位观众大爷来个自我介绍,好的!谢谢小编给我这个上场的机会:姓名:严世蕃,性别:男,1513年4月27日生人,字德球,号东楼,小名庆儿(这字,号,名确实不同凡响),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嘉靖朝首辅严嵩之子,简介完毕。好了可以退下了。为什么我会选中他呢?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坏的很有特点的人,坏的很纯粹的人,坏的掉了渣的人,能坏的如此程度也算是坏人里面的“楷模”了,他这辈子就是把当奸臣,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标,他处心积虑的当,勤勤恳恳的当,任劳任怨的当(原来褒义词和贬义词是因人而异的),由于干的太过于“出色”,终于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史书里让世人唾弃。

从小严世蕃在父亲严嵩耳渲目染的调教下,把官场上的套路摸了个清清楚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学会了几个傍身的本领,让他在官场上混的那叫一个如鱼得水,第一点,据说他的青词写的很好(就是嘉靖恭维神仙的马屁文章),之所以他老爹能当上首辅跟他写的一手好青词,还有一定的关系,青词这玩意的版权完全归嘉靖所有,文体特点全用赋体(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词句华丽,写作难度极高。严嵩跟夏言为了首辅的位置争夺的异常激烈,但夏言不但口才好,文笔好,写青词这种命题的文章也很在行,严嵩却写不出,幸亏他儿子弥补了他的短板,要知道嘉靖道长对青词的要求很高,因为神仙是不能得罪的,得罪了神仙,嘉靖道长再活五百年的指标就审批不下来,所以严世蕃帮老爹严嵩写青词,皇上用青词拍神仙的马屁,严嵩则用青词溜须着皇上,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供需关系,这就说明严嵩能得宠,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位枪手的无私付出。

第二点,那就是自负的聪明,虽然严世蕃人长得肥头大耳,矮小猥琐,文化程度也不高,还因为先天性疾病,瞎了一只眼睛(另一种说法是他对一良家女子施暴,最后让这女子把眼睛扣瞎了,史书上没有完全写明),不过他确实有自负的资本,因为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的游刃有余,眼前这个独眼龙,确实是严党里一个极为厉害的人物,号称鬼才。在严嵩跟夏言首辅的争夺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严世蕃曾跟他父亲严嵩说:“要想击败夏言,天下英才三人中,若得其二,大事可成矣,杨博,陆炳与我严世蕃,在我看来夏言虽然才高善断,貌似刚硬,但其处事犹豫,优柔寡断,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这个独眼龙天才不是说大话,他确实把事情看的很通透,但他父亲一听是此二人时,却连连摇头,杨博胸怀韬略,平时就喜欢待在兵部里钻研军事地图,

另一位陆炳不光是嘉靖的发小,还救过皇上的命,但他钦佩夏言的清正廉洁,不愿苟同他父子二人,缺点就爱贪点钱。从盘面上看严嵩父子没有丝毫胜算,但就是陆炳爱贪钱的毛病,改变了后面事情的发展。可首先因为贪污,被夏言抓住把柄的是严嵩父子,严嵩感觉这次他们父子两人在劫难逃,但是严世蕃却觉得去求夏言可能会有一线转机,这个独眼龙天才再次利用他的“聪明”,又一次保住了他们父子两人的性命,到了夏言府邸,夏言装病不见,两个人贿赂了门卫,看来在首辅家里当个门卫还是不错的,大官都要巴结你,交了“过门费”,他们父子二人来到夏言面前,像瘫痪的病人一样当场下跪磕头,痛哭失声,哀嚎流涕,但声泪俱下的面孔背后是什么呢?是狡诈,是阴险,是黑心。对于他们来说尊严可以不要,气节可以不要,膝盖也可以不要,但你若放我一马,你的命我肯定是要的,此时的严世蕃虽然只有一只眼,却用哀求的眼神望着夏言,仿佛在说:“言叔莫要冲动,作为我爸的同事,你可是看着我长大的,都是我爸不好,带我误入歧途,求您看在我身有残疾的份上,给失足少年一个机会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把皇上坑的穷空潦倒,一毛不剩,来报答你的再造之恩。小庆儿你这演技,奥斯卡没给你最佳男配角提名,确实有点可惜了。夏言叹了一口气,上前扶起了比他大两岁的严嵩,但就是这一扶,便给自己招惹来了杀身之祸,严嵩父子用他们精湛的演技骗过夏言,放过了他二人,从走出夏府的那一刻,这父子二人收起了廉价的泪水,准备开始实施报复行动。夏老头貌似古板,实际上胸怀宽广,心存仁义,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但他一时的善良却放走了两条毒蛇,噩梦由此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农夫与蛇的故事,不知上演了多少次,以夏言的学问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放虎归山呢?如果夏言铁石心肠点,后面就没严嵩什么事了,但没有办法,没那么多如果,是人都有弱点,何况宦海浮沉,不止只有明争暗斗,还得有人情世故。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夏言的命运,在批阅史公文(即告状信)的时候,夏言意外地发现了熟人陆炳的名字,前面说过他喜欢收点黑钱,搞点贪污,慢慢地,有些事情搞大了,就捅到夏言这里,夏言虽然跟陆炳私交不错,但对于陆炳的这种行为要加以惩戒,陆炳听闻消息后很害怕,知道夏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还特别有战斗能力,不管你背后有什么关系,什么背景,只要认准了,统统打翻在地,然后连续攻击,连爬起来的机会都不给你。陆炳带着银子去找夏言,他确实没有严嵩父子聪明,夏言最厌恶的就是贪污,看到银子后夏言只说了两个字出去,陆炳懵了,当然他也是识趣的,立马双腿间歇性瘫痪,下跪求饶,痛哭流涕,事情还是摆平了,但从走出夏言家的那一刻起,复仇的火种已经开始燃烧,就此陆炳和夏言决裂。陆炳受辱的消息经路边社宣传后,掉到了严世蕃的耳朵里,他对严嵩说了一句“夏言死期不远了”。没多久夏言多次在嘉靖面前进言,希望能够加强军备,恢复河套,而嘉靖道长只想炼丹修道,对夏言的提议一如既往的推诿搪塞,有一次就在双方为此事一直僵持不下的时候,严嵩突然发难,说“复套之举断不可为”,严嵩反对的理由,主要是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比较劳民伤财,后勤保障不能及时供应等,这些建议正中嘉靖下怀,所以严嵩这个老狐狸还是很会投其所好的,夏言不愿意认输,进行了反击,却听到嘉靖的一句话“强君胁众”,他终于意识到皇上心里的天平已经倾向于严嵩了,此事过后,夏言被迫退休回家,但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陆炳跳出来和严嵩联手,给夏言又泼了一盆脏水,罪名“边将结交近臣”,可怜我们的夏老头就这么含冤入狱,没有辩解没有祈求。嘉靖最厌烦的两件事,藩王擅自入京算一个,边将结交近臣也算一个,因为它们都暗藏着一个隐含的意思—图谋不轨,只要敢触碰皇权的底线,杀你没商量。没过多久夏言,弃市(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夏言起自寒微,凭借着苦读考取了功名,虽手握重权,仍心系天下,胸怀万民,此乃真君子也,可惜他少了张居正的权谋诡计,少了徐阶的审时度势,少了姚广孝的厚黑理论,除了可惜我还能说什么。过去十年里夏言曾不计私仇,努力栽培的徐阶,在夏言被杀前夕一言不发,一书不上被很多人嘲讽和鄙视,他隐忍了下来,徐阶是对的,严氏父子不单单只是两个人那么简单,他们是一种势力,这种势力已经组成了一条可怕的权利锁链,绞杀任何敢于阻挡他们的人,显然现在的徐阶是单薄的。在徐阶的心里一直把夏言尊为恩师,所以要给老师申冤一定要根除这股势力,那就是严党,以我徐阶的方式,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夏言死后,河套地区的蒙古人,一如既往地冲进百姓家里,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低层的民众只能在,鞑靼的马刀下,俺答的铁蹄下,战战兢兢的惶恐渡日。除掉了夏言,严世蕃终于帮老爹登上了权倾朝野的首辅之位,他的“聪明才能”在这件事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严世蕃最可怕的地方就是第三点很会阿谀奉承,揣摩圣意,为了讨好嘉靖,甚至敢于去得罪裕王。裕王是嘉靖的世子,也是将来的皇位继承人,由于嘉靖过于打压文官集团结下了梁子,结果文官集团除少数几人,集体“叛变”都站在裕王的背后。拥护裕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嘉靖很不舒服,肯定呀,眼看自己的粉丝数量越来越少,黄V马上都快要保不住了,所以他需要人来制衡这种关系。但问题是,裕王可是大明朝未来的皇位接班人,虽然帮助嘉靖打击裕王,可以获得暂时的“威武霸气”。但从长远来说,他还有前途可言吗?在这种背景下,更没有人敢随便来敲打裕王,即便是对嘉靖言听计从的严嵩,都不敢轻举妄动。但他的儿子不这么想,“敢死队”队长严世蕃不管不顾、心甘情愿的加入粉丝团当嘉靖的“铁粉”,处处公开与裕王做对,几次逼得裕王不得不向严世蕃刷礼物讨好。对此,嘉靖很满意,而严世蕃有了嘉靖大哥的支持,自然能长时间占据嘉靖朝热度榜第一的位置,其风光和权势一度超过了他爹。客观来说,严世蕃果断抓住了机会,做了大家都不敢做的事情,自然会脱颖而出,但是他真的为长远打好基础了吗?在嘉靖的“关怀”和严嵩的“帮助”下,严世蕃未经科举步入仕途,一路高升官至工部左侍郎兼尚宝司丞,成为了嘉靖朝最大的承包商和建造商,他一边和严嵩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一边在贪污的梯田里辛勤的“耕耘”着,在这位黑心建造商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拖延工期的工作态度下,产生了许多豆腐渣工程。由于这位仁兄干的太过于“敬业”,把嘉靖道长坑的手摸口袋,空空如也,而严世蕃吃的穿的用的,甚至比嘉靖的还要好。而嘉靖道长呢?吃着泡面,勒紧裤腰带的同时还要时不时的,给他刷礼物点赞评论,这真是一种嘲讽。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嘉靖的心思被严世蕃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嘉靖把严世蕃当做知己,而严世蕃只是把嘉靖当成了好用的工具而已。嘉靖皇帝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不但很难糊弄,也很难伺候,有时候他给内阁大臣传旨,用的方法居然是递纸条,内容居然是暗语,很难揣摩圣意,唯一的标准答案在嘉靖自己手里,如果搞不明白,没有会意,他虽然不会怪罪你,但知道你不是很聪明,就不会委以重用,他相信,只有采用这样的方式,才能有效控制住所有人,但严世蕃却有破译暗语的能力,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经被免职之后,赵文华想让刚当巡抚的胡宗宪顶替总督的位置,这个人事任命非同小可,所以奏折送上去很长时间,没有任何回音。突然有一天,嘉靖给严嵩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宪似速,宜如何”,严嵩大概理解的意思是:“胡宗宪升的太快,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于是严嵩准备上书为胡宗宪说几句话,建议破格提拔一下,写好了奏折,准备送上去之前,严世蕃凑过来一看,他大笑了起来,老爹,皇上的意思你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是:“胡宗宪升的太快,你觉得杨宜怎么样”。杨宜,时任南京户部右侍郎,从政经验丰富,嘉靖觉得胡宗宪还需时日打磨历练,还是杨宜比较靠谱,暗语就这么被鬼才解开了,确实厉害。嘉靖皇帝自幼苦读诗书,学习成绩不错是个尖子生,而且他十分博学,有读课外书的习惯,虽然他白天炼丹修道,但是晚上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还是会在工作岗位上认真批阅奏折的,对每个大臣的能力他还是心中有数的,重要位置的任免他都会慎重思考,然后写成暗语以递纸条的方式询问内阁的建议,只有跟他一样聪明绝顶的人,才能解开这些暗语,严世蕃无疑符合这个苛刻的条件,有了严世蕃的帮助,使严嵩成为了嘉靖不可或缺的人,而在严党的组织架构里,严世蕃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时人也称严世蕃为“小阁老”。

我们再说说严世蕃的第四点,是他综合水平的体现,充沛的体能和处理政务的能力。严世蕃精力旺盛,他的业余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纵情声色,免不了酒精助兴,但为了不耽误年迈老父抛来的政务问题,严世蕃有他的一套方法。这方法便是,叫侍从去端一盆滚烫的热水,毛巾在水中浸泡,趁热时围在头上,稍有凉意,便马上放到热水中浸热,重复两三次这个动作,酒就可以醒了,这样在上朝时便不会再显出一副醉态,能清醒地回答与处置交办的事情。而他的政务能力就是用血腥狠辣的手段,打压反对他们父子二人的大臣。

很快他们的对手出现了,沈鍊,字纯甫,号青霞,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虽然是一位锦衣卫,但却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先后出任过多个地方的县令。不管在哪里为官,他都是清廉爱民,政绩卓著,深得当地百姓爱戴。陆炳听闻后就请吏部把他调到京城做锦衣卫,陆炳的眼光没有错,沈鍊为人刚正,嫉恶如仇,胆量过人,工作能力也是非常突出,在“庚戌之变”时,俺答围城要求入贡,只有司业赵贞吉挺身而出表示反对,内阁大臣一片沉静,沈鍊站了出来支持赵贞吉,这时有人问沈鍊的官职,沈鍊大声回答“锦衣卫从七品”,问他的人讥笑道:“屁大个官,哪有你说话的份”!沈鍊却浩然正气的答道:“诸位大人不言,小吏自当言之!”讥笑他的人羞愧的退下了。随后在目睹了“庚戌之变”的耻辱和严嵩的丑态后,一次醉酒,他愤然写下弹劾严嵩的奏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但文书刚送上去,谕令就下来了:“锦衣卫沈鍊,处以仗邢,发配居庸关外”,身受仗伤后沈炼携妻挈子去了保安,在保安,沈炼终日拿李林莆、秦桧、严嵩奸臣的像作靶,让人日日练射,六年后,在严世蕃的指示下,沈鍊被杀害于宣府,他的两个儿子关入监狱后被活活打死。但沈鍊这个平凡的名字,会被镌刻于史册之上,永不磨灭。沈鍊的死,没有让匡扶正义的人停下脚步,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小编看过一部叫硬汉的电影,里面的主角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对惩恶扬善的事死磕到底,在他见义勇为的过程中有人支持他,有人打击他,有人质疑他,但最终他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了英雄。下面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出场嘉宾,就是有明代第一硬汉之称的杨继盛。

硬汉杨继盛,字仲芳,河北容城人,正德五年(1510)生,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有趣的是严嵩曾推荐过杨继盛,自然不是欣赏他的正直无私,而是因为杨继盛跟他的对手仇鸾有矛盾,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么,逻辑是这么个逻辑,但是严嵩的小算盘这次算是打错了,因为杨继盛的敌人名单上不光有仇鸾还有他严嵩。虽然严嵩并没有得罪过他,甚至还推荐过他,但杨继盛是一个心系天下的人,他为夏言感到不公,他为朝局感到不公,他为死在俺答屠刀下的万民感到不公。在弹劾严嵩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天,这是他最放松的时光,他回顾了过往,从他童年的贫苦,到青年的求索,再到现在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前景光明,仕途远大,他为之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但杨继盛是个纯洁的人,他知道唯有以命相搏,才能给这个黑暗的帝国带来黎明的曙光。也许有些人看杨继盛的行为觉得他愚蠢,迂腐,自不量力,但这正是我们伟大民族的魂魄所在。于是他拿起了笔,写下了悲愤的心声:臣孤直罪臣杨继盛,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嘉靖收到奏疏不久,就有得知奏疏内容的严党成员,把消息告知了严嵩,老贼严嵩确实慌了,他知道这个人是来玩命的,于是独眼军师严世蕃又一次出场了,他看完了奏疏内容奸邪一笑。不久杨继盛还是被关进了诏狱,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严世蕃利用自己的势力把杨继盛拖出了牢房,廷仗一百,虽说被打的皮开肉绽,伤筋动骨,却奇迹的保住了一条命,所以说杨继盛还是有盟友的,一般廷仗六十足以将人活活打死。但就算有盟友帮助杨继盛也只剩下半条性命,诏狱阴暗潮湿,卫生条件极差,杨继盛的伤口没有消毒包扎,在恶劣的环境中,开始感染溃烂,杨继盛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他居然用破碎的碗片,把感染腐烂的碎肉刮落,没有发出悲痛的哀嚎,没有流下委屈的泪水,只有单调的摩擦声回响在诏狱的牢房里,杨继盛就这样的活了下来,就这样名震天下成为了硬汉。杨硬汉的案子在他盟友暗暗的帮助下,就这样拖了三年,看到了转机,外面的盟友纷纷奏疏要求释放杨继盛,于是奏折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就在此时严党份子给严嵩进言:养虎为患,杨继盛不可留。严嵩利用一份论罪奏疏,加上了杨继盛的名字,嘉靖皇帝毫不犹豫的又被利用,当了刽子手批示了这份奏疏:秋后处决。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初一日,杨继盛英勇就义,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杨继盛既有信念也有勇气,真乃大丈夫也。严嵩和严世蕃在府邸里欢庆着他们的胜利,不过你们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严世蕃不光在官场上混的春风得意,他的私生活也是多姿多彩,他父亲严嵩虽然罪大恶极,但在婚姻方面他的父亲是专情的,一辈子只跟他母亲欧阳淑端从一而终,可良好的榜样却培养出了严世蕃这个花花公子,光妻妾就有27个,好家伙老兄你照顾的过来吗?还喜欢每天起床让小妾的嘴当他的痰盂,名叫“美人盂”,还爱上厕所不带手纸,带一条狗,叫“肛狗”,你老兄这花活可够多的,由于头条君审核的较为严格,小编就不对以上内容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查资料,绝对颠覆你的“三观”,据说这货还爱养娈童,喜欢男女通杀一起打扑克,比我们的朱厚照老兄还玩的花样百出。名作“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影射的就是他,东楼对西门,小名庆儿,严世蕃你能成为名作里面的男主角,也算让你小子出名了。上级的青睐,仕途的坦荡,富足的日子,这心情真是舒畅,再看看朝堂之下,无人敢于我辈抗衡,貌似敌人也都被消灭了,但貌似只是严党这么认为,其实敌人就在你们的身边。嘉靖四十年(1561),宫里失火了,偏偏就烧了西苑的永寿宫,估计由于嘉靖道长炼丹,没有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加之消防设备不给力,宫殿被烧毁,嘉靖道长无家可归了,他找来严嵩问他该怎么办,严嵩却回答到:“三大殿刚刚修完,余料不足,陛下可以暂时移居南宫”。南宫可是当年朱祁钰囚禁朱祁镇的地方,嘉靖道长听后怒怼道:“严嵩老儿侬脑袋是不是瓦特了”,看看气的都变上海口音了,这时旁边的徐阶看准机会上来说到:“陛下暂居偏殿,阴湿狭小,臣于心不忍,虽三大殿刚成,但据臣估算,所剩余料,足以重建永寿宫,三月即可完工”。嘉靖顿时兴高采烈起来,连声夸奖徐阶,尴尬就这么解除了,但严嵩意识到了徐阶的威胁,过了一段时间,严嵩的老婆死了,这是一个十分沉痛的噩耗,更麻烦的是,根据规定严世蕃要回家丁忧三年,青词严世蕃写的,主意严世蕃出的,儿子去守灵了,嘉靖的暗语没人破解了,工作就完了,幸亏那会只有飞鸽传书没有可视电话,要不还要让严党嚣张不少日子。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二月,林润上书弹劾严世蕃擅自勾结盗匪,欲行不轨,严世蕃被抓了起来,却没杀,于是三法司准备将杀害杨继盛、沈鍊的罪名套在严世蕃头上继续加把火除掉严世蕃,但徐阶却说杨继盛、沈鍊之死是皇上下旨,嘉靖不会承认这个错误,奏疏应该从他勾结江洋大盗,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还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房子等几个方面进行弹劾,“通倭”,“犯上”嘉靖最为反感的两个词语,这回严世蕃必死无疑。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辛酉,严世蕃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严世蕃被杀了,严嵩白发人送黑发人,但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如此,皇上和贪官有着微妙的关系,那就是我们不生产银子,我们只是银子的搬用工,吃了我的拿了我的统统给我送回来,严嵩被抄家后,只能沿街乞讨两年后悲惨死于荒郊野外,咎由自取的命运不值得人同情。这是个不能弃权的游戏,严氏父子为了贪欲和利益,杀掉了夏言,杀掉了沈鍊,杀掉了杨继盛,舍弃了那些在俺答铁蹄下呻吟的百姓,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它并不是游戏,而是一个残酷的赌局,你不能退出,输掉你的财富,输掉你的性命,输掉你的一切,恶贯至此,终于满盈,终结赌局者,徐阶也!用流氓收拾流氓的方法,终于为前期铺垫这场赌局的人沉冤昭雪,他们都是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心中有天下的人。而这场赌局最无辜的是嘉靖,这位天资聪慧,刚愎自用的皇帝,最终沦为发牌的荷官,连看底牌的资格都没有,想用就用,想耍就耍。可悲呀,可悲!

11 阅读:5789
评论列表
  • 2021-12-31 19:49

    你给当年明月交钱了吗?

    遗忘 回复: 叶语晓声
    哈哈,开个玩笑别当真啊,当年明月都走仕途了你给他钱他也不要[笑着哭]
    叶语晓声 回复:
    请问当年明月给明史交钱了吗?历史类的题材都有重样的内容奇怪吗?
    叶语晓声 回复: 遗忘
    其实明朝那些事也算历史参考,我也尊重当年明月,但是历史就是这么乏味,我们写着乐呵乐呵就行。感谢你的评论。
  • 2022-01-05 02:56

    终明一朝,朱家人都是刻薄寡恩。

    不乐 回复:
    说错了,大明战神就是个有情人,但是做皇帝那是一等一的次。
    叶语晓声 回复:
    站上权利的最高点,就是这样,伴君如伴虎。
  • 2022-01-26 12:15

    小阁老才能是真有才能,坏也确实够坏

    叶语晓声 回复:
    严嵩也不差,只是看跟谁比了,但是严世蕃确实很厉害,半文盲还能混的风生水起的从古到今,屈指可数。
  • 2021-12-31 20:09

    写的有水平

  • 2022-01-05 17:23

    你封的?

    叶语晓声 回复:
    嗯,行不?把你酸到了?
  • 2022-01-06 08:48

    智商最高?[睡觉]

  • 2022-01-06 17:42

    在嘉靖时代严世蕃做官能力绝对超一流,关键时刻能豁出去且心狠手辣,严嵩做官能力真不如他。

    用户10xxx27 回复:
    确实,如果严世蕃不动军饷可能还下不了台!我搞不懂怎么突然对东南抗倭军费动了贪念!当时整个南方都在严嵩父子手中,盐,铁,粮还有布匹。从曹运到陆地镖局都在严嵩父子手中,所有封疆大吏高层地方官吏,比如胡宗宪等。结果动了戚继光军饷导致局部战争失利,连当时的江浙总督胡宗宪都遮掩不住,强行调胡宗宪回京审查,导致整个严家的倒塌!
    用户17xxx59 回复:
    拉倒吧,严世蕃智商爆表,能力超一流,情商一般,如果不是他老爹罩着,不知道让嘉靖撸多少遍了
  • 小编写的还是不错的,再接再厉。明朝那些事已经写过了,可以写写唐朝那些事呀

    用户10xxx27 回复:
    唐不敢写啊,过不了审!唐皇室与大臣的伦理纲常有点尴尬。拍电视剧遮遮掩掩还行,写成半历史半小说类型的肯定不行啊!
  • 2022-01-07 17:04

    奸臣还分智商最高的?还有三六九等?

    用户10xxx91 回复:
    当然有分,特别是嘉靖朝那个高手场,智商低点早就被干掉了,赵文华就是个例子。
    用户65xxx05 回复:
    奸臣没智商活不过一集
    叶语晓声 回复:
    就是个题目,你们为什么这么较真,奸臣没有智商连大臣都做不了,天赋这个东西你不能说他不存在吧?
  • 2022-01-11 12:49

    好文章[点赞]

    叶语晓声 回复:
    感谢鼓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 2022-01-19 20:21

    奸与忠谁说了算

    叶语晓声 回复:
    评论区说了算,既有有用的奸臣,也有没用的忠臣,作者实在没办法回答你[吃瓜]

叶语晓声

简介:历史趣闻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