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自然评审:约20%申请者明显试水、应付!

爱思德学术 2024-05-09 13:48:55

今年五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吸引了广泛关注。评审专家解老师谈了自己几天来的评审感受:从其评审的两个学部23份面上和青年项目来看,生命学部的项目质量在评审中明显高于医学部,而每个学部中,有两份项目的质量尤为突出。有20%左右的申请者明显是应付或者试水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谓的硬伤。

“2024年五一假期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有感:两个学部共23份,其中生命学部的质量明显高于医学部的质量;每个学部2份的质量明显高于其余的质量;

有20%左右的申请者明显是应付或者试水的。

质量不高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所谓的硬伤,例如:

面上项目申请者所发表文章的质量不够高;近三年(或一年内)发表文章的数量不够多;面上项目申请者发表的文章主要是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文章缺少或缺乏;科学问题不够新,为了追热点而研究,痕迹明显;面上项目申请者的职称不够,没有达到高级职称或副高职称;已结题的项目的成果不够,多数成果是滥竽充数;其它一些擦边球,比如,有些申请者发表的文章存在勘误(图片误用),乃至有撤稿记录的;更有基者有些申请者口碑极差,虽然没有被认定学术不端,但明显的存在问题等等。”

解老师指出,约20%的申请者似乎在应付或尝试申请,他们的申请材料存在诸多问题,如发表文章质量不高、数量不足,以及缺乏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等。此外,一些申请者的研究主题缺乏创新性,仅仅是为了追逐热点,而且有些申请者的职称和已结题项目的成果也未能达到预期标准。

在评审过程中,解某强调了全面评价的重要性,并表示在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会考虑其他因素,如申请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学术口碑。他还提到,通讯作者的文章在面上项目申请中尤为重要,因为这体现了申请者的组织协调能力。

尽管存在争议,解某和其他评审专家仍然坚持公平、全面的评价原则。

他们认为,评审工作应该优中选优,即使这意味着有些优秀的申请者可能无法获得资助。评审工作不仅关注申请人的论文发表情况和职称,更重视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以及研究的潜在意义。

在信息时代,评审专家们通过细致的文献检索和对申请材料的深入分析,力求在众多申请中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以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0 阅读:469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4:37

    科研为什么要采用申请制,国家有真正需要完成的科研直接组织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做难道不行吗?高校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申请基金上值得吗

  • 2024-05-10 08:21

    [呲牙笑]没职称也是罪?

爱思德学术

简介:助力科研学者,专注学术服务